一种治疗甲状腺肿瘤中药制剂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7745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甲状腺肿瘤中药制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甲状腺肿瘤是颈部最常见的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称为甲状腺腺瘤。恶性肿瘤也不少见,大多为甲状腺癌,肉瘤很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约为5.5 / 10万人口,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九位。发病年龄多数为20-50岁,尤多见于妇女,男女之比大约为1:2_4,在肿瘤的治疗广泛地采取手术加中药,放疗和中药化疗的中西结合方案。由此可见,中药在癌症的防治中愈来愈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背景技术】
[0002]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身恶性肿瘤的1 一 2%,女性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都发生在青状年,由于它病理类型较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有时可自然生存10年以上,有的甚至有肺部转移还能带病生存5年左右,但高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可以在短期内死亡。
[0003]绝大部分甲状腺癌的发生来自滤泡上皮,少数可来自滤泡旁细胞,极少数来自甲状腺的间质。临床上常把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恶性成度低,预后较好。未分化癌属高度恶性,髓样癌的恶性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0004](1)乳头状癌是一种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4。大部分病例除甲状腺区有一无痛肿块外,很少有其它症状。病变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易被疏忽从而延迟就诊,首次就诊时平均病程已有5年个别可长达10余年。乳头状癌常伴有同侧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在颈内静脉周围,很少转移至颌下淋巴结,也可进一步转移至颈后三角或向下至纵隔淋巴结。由于进行浸润的破坏和压迫,可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如所致的气管狹窄引起呼吸困,肿瘤侵犯气管腔可产生咯血或大出血;食管受累后可发生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累后可致声音撕哑等。乳头状癌也可经血道转移至肺脊柱等部位。
[0005](2)滤泡状癌是以滤泡要组织特征的另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15 %。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病程较长,生长缓慢,肿瘤边界清楚,有包膜感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原发灶一般是单个,有时也可是多个。肿瘤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可随吞咽移动,多无痛或疼痛不明显。有时很早就出现血道转移,但颈淋巴结转移要比乳头状癌为少。少数滤泡状癌浸润和破坏邻近组织可出现道阻塞等症状。
[0006](3)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5?10%,临床比较少见,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病程短,发展快。大多见于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侵及周围组织,不少病例的甲状腺几乎全被癌肿取代。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声音撕哑和颈耳区疼痛等症状,两颈常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血道转移也较常见。大多数甲状腺未分化癌首次就诊时已经失去了积极治疗的机会。
[0007](4)髓样癌这是一种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癌肿,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10%,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癌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多是散发性约10%为家族性。由于髓样癌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而该细胞又起源于神经嵴的内分泌细胞,可分泌若干生物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前列腺素,降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临床上除了和其它甲状腺癌一样有甲状腺肿块和颈淋巴结转移外,还有其特有的症状;如约30%的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等类似类癌综合症。这是由于肿瘤分泌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促使肠道蠕动加速所致,甲状腺原发灶和颈转移灶切除后这类症状可消除。
[0008]结节性甲状腺肿多是由单纯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来,非炎症也非肿瘤。其主要病因是缺碘或内分泌调节紊乱。甲状腺腺瘤属甲状腺的良性肿瘤,其组织来源是甲状腺滤泡上皮,部分病例可有恶变倾向。
[0009]甲状腺癌除了未分化型,多有明显的恶体征易于诊断,其他三型: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0 %,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平均病期6年,个别可达30年,临床检查常不易定性,因此,如有以下情况应高度警惕,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诊断。
[0010]1在非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青年尤其是女性曾在幼儿期接受过颈及上胸部放射治疗者。
[0011]2儿童患者有甲状腺肿大或结节。
[0012]3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伴腹泻,类癌症或阵发性高血压者。
[0013]4甲状腺大小不等,凹凸不平,质硬实,活动受限或固定。
[0014]5增大迅速或近欺迅速增大的实性结节或产生压迫症状,如呼吸不暢或音哑。
[0015]6肿块较大,外形不规则,活动度差,囊性,穿刺抽出棕黄色液体(肿瘤多为棕褐色甲状腺肿多为胶样液),X攝片见肿物中有散在整形较小的钙化。
[0016]7颈部中下段胸锁乳突肌旁淋巴结肿大。
[0017]本病中医诊断为石瘦,多因情志内伤。系因肝脾气郁,痰瘀互结,积久恶变而出现的癌病类疾病。冲任失调或饮用高山恶水使痰气互结,搏于颈前所至。以颈前结喉两侧呈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不变,按之柔软,偶有结块为主要表现的瘿病类疾病。
[0018]中医辨证论治
(1)气郁痰凝证:颈前肿块质地坚硬,凹凸不平,精神抑郁,胸闷胁痛,烦躁易恕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红苔薄,脉弦,疏肝解郁,软坚散结。
[0019](2)痰湿瘀滞证:颈前肿块质硬不活动,表面凹凸不平,胀硬刺痛,胸闷纳呆,口腻恶心,肢体倦怠,大便清薄,舌体淡胖或紫暗,苔白腻,脉濡滑,燥湿化痰,行气化瘀。
[0020](3)瘀血诅滞证:颈前肿块较大,质硬凹凸不平,推之不移,甚至溃流血水,声音撕哑,饮食难下,身倦体瘦,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化痰散结。
[0021](4)正虚毒恋证:病之后期肿块巨大,坚硬不动或手术后复发或放射治疗后肿块本消,身体消瘦,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失眠多梦,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无力,益气养阴,解毒化痰。

【发明内容】

[0022]本发明创造一种治疗甲状腺肿瘤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应用中医理论结合生物技术酶解工艺;制取中药材,提取抗肿瘤成分,来治疗甲状腺肿瘤。收取中药材
雅胆子:性寒,味苦,有小毒,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痢。含雅胆子苦味素ABCDEFG ;雅胆子苦醇及雅胆子甙。此外尚含植物毒蛋百即雅胆子毒素,生物碱雅胆子碱等。种子中含脂肪油,油中含油酸,亚油酸,甘油脂,亚油酸,软脂酸,硬脂酸,二十六烷酸及雅胆子酸等。
[0023]川楝子:性寒,味苦,有小毒,功效:疏肝止痛,驱虫。含川楝素生物碱,山奈醇,树脂及鞣质。
[0024]大枫子:性热,味苦,有毒,功效:祛风燥湿,攻毒杀虫。种子含多量脂肪油约50%,其主要成分为大风子酸及次大风子酸次大风子油酸,去氢大风子油酸及其甘油脂。(本方用大风子种皮即种仁外被一层红棕色或黃棕色薄膜较小的一端显皱纹其周围有一浅黄色凹入的环纹)。将以上药材通过生物发酵酶解提取制成片剂作为治疗甲状腺癌的中药方剂。
[0025]本发明创造的新颖性为:应用中药材经物理改造古方炮制,在结合生物酶解制取抗癌成分。创造性为:改造古方炮制法给生物酶解提供最佳条件从而收到最佳效果。适用性为: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是广大患者急需之品。
[00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一
取雅胆子,川楝子各100克,分别用文火在铁锅内炒至微黄色(便于除壳和脂肪的酶解),分别再用粉碎机打碎为大小不等的小颗粒,再用1:5的净化水漂去壳,这时壳与子实分离壳上浮子实下沉,再捞尽浮壳后余下子实体加入1:10的净化水进入磨漿机研麽,细度在0.1毫米,置入酶解罐中加入5%的脂肪酶,5%的果胶酶,恒温48C酶解72小时后,再开罐加进蛋白酶,淀粉酶各5%,恒温48C继续酶解72小时后,用100目筛压滤,滤液在65C干燥喷雾制粉待用,
实施例二
取大风子籽仁外皮100克,洗净及时经50C风干机烘干至无水,经研磨磨粉为0.1毫米,再与实施例一所提取的粉剂组合为一体,同时加入3%的淀粉为粘合剂在无菌条件下压制成片(含大风子籽仁外皮0.1克),便是成品。
【主权项】
1.本发明创造一种治疗甲状腺肿瘤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制取雅胆子,川楝子有效物质,其特征在于:收取雅胆子,川楝子,无皮果仁,将果实用火炒至微黄色,经破碎后用水漂泻,加1:5的净化水漂泻,籽仁下沉壳上浮,留仁去壳,获得纯籽仁,同时经火炒后的籽仁中脂肪易于酶解,籽仁经磨粉需加1:10的净化水研磨为0.1毫米,置入酶解罐再加入脂肪酶,果胶酶各5%,在恒温48C酶解72小时后再开启罐盖再添加蛋白酶,淀粉酶各5%,再恒温48C继续酶解72小时,经滤后,滤液经65C干燥制粉,粉剂加入大风子籽仁外皮,大风子籽仁外皮经50C烘干至无水后研磨为0.1毫米,在总量中加入3 %的淀粉拌匀后压制成片便是成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创造一种治疗甲状腺肿瘤中药制剂制备方法。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女性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都发生在青壮年。由于它病理类型较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有时可自然生存10年以上,有的甚至有肺部转移还能带病生存5年左右,但高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可以在短期内死亡。本发明创造应用中医理论结合生物技术提取中药抗癌物质来治疗甲状腺癌,中药提取物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IPC分类】A61K36/58, A61P35/00
【公开号】CN105232631
【申请号】CN201410327397
【发明人】陈启忠, 陈兆涛, 赵娟
【申请人】崇州市地龙海龙生物制品开发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7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