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657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迀延而成;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病程一般超过6?8周,反复患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0003]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传统上将本病分为三型: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国内外的研究又将其分为静止期和活动期。其主要症状为:患耳流脓、耳聋、耳鸣、其他如眩晕、呕吐等。
[0004]目前西医临床上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方法有双氧水洗耳后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的混合液滴耳等。但治标不治本,病情易发生反复。
[0005]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慢性中耳炎的目的。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苍耳子10份、山药15份、柴胡10份、葫芦巴9份、白英9份、栀子8份、胖大海10份、榕树叶8份。
[0008]发明人认为:肾脏主水纳气,开窍为耳。肾有恙,窍不通此为病之本。风邪入侵肺脏,宣发速降失调,邪闭耳窍乃病之表。所以养肾固表、利湿通窍聪耳同时进行方有效治愈此病。
[0009]本发明运用: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山药生津益肺;柴胡和解表里;葫芦巴补肾祛寒;白英清热利湿;栀子泻火除烦;胖大海利咽解毒;榕树叶清热祛湿。诸药合用,共奏养肾固表、利湿通窍聪耳的功效,有效治疗慢性中耳炎。
[0010]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共收集慢性中耳炎患者90例,均来自耳鼻喉科门诊,年龄20?45岁,男性35例,女性55例。病程2个月?2年。
[0011]诊断标准:1、中耳炎发生时,用耳镜由外耳道看进去耳膜会有红肿,并向外耳道突出的发炎现象;2、耳膜表面对耳镜光线的反射会消失或减弱(正常情况下用耳镜光线照射时在耳膜前下方会有光线反射现象);3、中耳积水时,耳膜呈现白色界面。
[0012]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大于18岁的患者。
[0013]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
[0014]2、试验方法
所有患者口服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3次。疗程2周。
[0015]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按照《慢性中耳炎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
[0016]①痊愈:治疗后鼓膜未见充血,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及中耳炎症状完全消失;
②缓解:治疗后鼓膜仅见轻微充血,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及中耳炎症状显著好转;
③无效:鼓膜仍充血,脓性分泌物以及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见加重。
[0017]3.2治疗结果
90例患者痊愈57例,缓解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治疗期间3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可见本发明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安全有效,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9]实施例1
称取:苍耳子10克、山药15克、柴胡10克、葫芦巴9克、白英9克、栀子8克、胖大海10克、榕树叶8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0020]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21]实施例2
称取:苍耳子10克、山药15克、柴胡10克、葫芦巴9克、白英9克、栀子8克、胖大海10克、榕树叶8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0022]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口服,每日服用一次。
[0023]实施例3
称取:苍耳子10克、山药15克、柴胡10克、葫芦巴9克、白英9克、栀子8克、胖大海10克、榕树叶8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0024]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苍耳子10份、山药15份、柴胡10份、葫芦巴9份、白英9份、栀子8份、胖大海10份、榕树叶8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苍耳子10份、山药15份、柴胡10份、葫芦巴9份、白英9份、栀子8份、胖大海10份、榕树叶8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苍耳子10份、山药15份、柴胡10份、葫芦巴9份、白英9份、栀子8份、胖大海10份、榕树叶8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苍耳子10份、山药15份、柴胡10份、葫芦巴9份、白英9份、栀子8份、胖大海10份、榕树叶8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中耳炎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苍耳子10份、山药15份、柴胡10份、葫芦巴9份、白英9份、栀子8份、胖大海10份、榕树叶8份。本发明运用: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山药:生津益肺;柴胡:和解表里;葫芦巴:补肾祛寒;白英:清热利湿;栀子:泻火除烦;胖大海:利咽解毒;榕树叶:清热祛湿。诸药合用,共奏养肾固表、利湿通窍聪耳的功效,有效治疗慢性中耳炎。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中耳炎。
【IPC分类】A61K36/8945, A61P27/16
【公开号】CN105250594
【申请号】CN201510734927
【发明人】刘雁
【申请人】刘雁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