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13267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改变,临床上主要分为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特殊性胃炎三大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又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慢性疣性胃炎、药物性胃炎、乙醇性胃炎等等。本病常见于成人,占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的80-90%。一般而言,青年人多为浅表性胃炎,老年人多为萎缩性胃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胃炎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0003]慢性胃炎属于慢性疾病,病程缠绵,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胃粘膜糜烂出血者伴呕血、黑便。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慢性胃炎治愈难度高,易复发,当病症发作时让人难以忍耐,精神萎靡,对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此外,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
[0004]西医一般采用抗菌素药物与收敛止泻药物合用,但抗菌素不宜长期服用,使用不当,反而引起肠、胃内菌群失调,造成药物性腹泻。经验证明肠、胃炎用西药难以根治。现有技术中化学药物治标不治本,且毒副作用大,在已有的中药治疗胃炎过程中,疗效较为普通,常常不能完全治愈胃炎,也不能完全消除患者的胃痛、胃酸和胃胀等症状,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有效治疗胃炎的中药制剂。
[0005]中医关于本病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中医认为,慢性胃炎为肝气犯胃,胃脉瘀阻,气机阻滞所致。病因病机有饮食不节,戕伤中州;或外邪内侵,损及脾胃;或忧患郁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以及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等。《沈氏尊生书.胃痛》曰胃痛,邪干胃肠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其病在“胃”,但与“脾”、“肝”、“肾”关系密切,病机特点是虚中夹实。中医素有脾胃同治,其胃乃安的说法。本发明立足中医整体理论,不仅注意疏通胃脉,而且注重调节肝脾,和顺气机,补肾壮阳,益气健脾、活血调肝,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以本发明为主方,加以辨证施治,可以修复各类型胃炎所损伤的胃黏膜,使胃炎糜烂面、溃疡面以及萎缩面消失,胃黏膜光滑正常,达彻底治愈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通过临床在应用中不断优化组分、配比和使用剂量,使得本发明制得的产品在用于慢性胃炎治疗上效果显著、无副作用、不易复发。
[0007]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种治疗胃炎的中药制剂,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0009]香附2-12g,柴胡2-10g,炒白芍2_14g,枳实2_12g,生甘草2_16g,茯苓2_16g,厚朴2-10g,陈皮0-14g,炒白术2-14g,炒苍术2-12g,党参2_20g,荜拨5_12g,薤白2_6g,郁金3-10g,绿萼梅2-6g,枸丰己子2-15g0
[0010]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
[0011]香附15g,柴胡10g,炒白苟10g,枳实9g,生甘草6g,茯苳10g,厚朴10g,陈皮6g,炒白术10g,炒苍术10g,党参20g,荜拨10g,薤白5g,郁金6g,绿萼梅5g,枸申己子10g。
[0012]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散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干燥消毒,混合后共同研为细粉,过200目筛,包装成药,即成散剂。
[0013]用法用量:温水冲服,早、晚各一次,饭后半小时服药,每次服6-10克。
[0014]进一步地,本组合物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剂型。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口服制剂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剂、合剂、胶囊剂、丸剂、片剂、汤剂。
[0016]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香附、柴胡、炒白苟、枳实、生甘草、茯苳、厚朴、陈皮、炒白术、炒苍术、党参、荜拨、薤白、郁金、绿萼梅和枸杞子加水或醇提取,过滤,浓缩,加入药学常用的辅料,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药物制剂组合物。
[0017]进一步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生药量换算成相应配方颗粒量,分别准备药物配方颗粒,将上述中药物配方颗粒混匀,使用时加400ml开水溶解,按照每份200ml分两次服用。
[0018]本发明的疗效评定标准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⑴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观察半年无复发者;(2)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质逐步恢复;(3)无效:临床部分症状消失或无改变,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0019]本制剂已在青岛君平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应用,不断临床总结完善,共治疗12385例,其中治愈11196例,治愈率90.40 % ;显效900例,显效率7.27 % ?’无效289例,无效率2.33%,总有效率达97.67%。
[0020]本发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0021]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0022]柴胡:味苦,性微寒。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0023]炒白芍:味苦、酸,性凉,微寒。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
[0024]枳实:味苦、辛、酸,性温。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0025]生甘草: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6]茯苓:味甘、淡,性平。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27]厚朴:味苦、;辛,性温。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0028]陈皮:味苦、辛,性温。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29]炒白术:味苦、甘,性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0030]炒苍术:味辛、苦,性温。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用于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肢节酸痛重着,夜盲。
[0031]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0032]荜拨:味辛,性热。入脾、胃经,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
[0033]薤白:味辛、苦,性温。用于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按痛肿。
[0034]郁金:味辛、苦,性凉。用于行气解郁,凉血破瘀。用于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0035]绿萼梅:味酸、涩,性平。舒肝,和胃,化痰。用于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
[0036]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0037]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兼具理气、消食、补虚,升阳补气、益胃健脾、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清泄肝热、收敛生机功能,具有疏肝和胃,调理气机,修复胃黏膜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对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溃疡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炎以及伴有其他合并症的胃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胃炎有特殊的疗效。以本发明为主方,加以辨证施治,可以修复各类型胃炎所损伤的胃黏膜,使胃炎糜烂面、溃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