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位腹部x光拍片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26915阅读:来源:国知局
5]图17为图16中的C向局部向视图;
[0036]图18为保温垫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19为图16中的D向局部向视图;
[0038]图中:1车体,11万向轮,12支撑板,13衣服,14婴儿;
[0039]2箱体,20挡板腔,21滑槽,22挡板,221第一滑块,222第二滑块,23第一滚珠,24第二滚珠,25第一铅衣,26第二铅衣,261重叠,271齿条,272箱体齿轮,273挡板电机,28保护壳,291玩具,292摄像头;
[0040]31红外传感器,32压力传感器;
[0041 ]4壳体,41丝杠,42第一齿轮,43第二齿轮,44第三齿轮,45从动锥齿轮,46主动锥齿轮,47壳体电机,48轴承;
[0042]5大臂,51螺纹孔,52大臂电机,53第一蜗杆,54第一蜗轮,55大臂主动齿轮,56大臂从动齿轮;
[0043]6小臂,61第一耳板,62小臂电机,63第二蜗杆,64第二蜗轮,65小臂主动齿轮,66小臂从动齿轮;
[0044]7手掌,71第二耳板,72手掌电机,73曲柄,74连杆;
[0045]8手臂总成,81第一夹板,82第二夹板,83第三耳板,84缺口 ;
[0046]9保温垫,91固定套,92电热毯,93水管,94护套,95进水口,96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7]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车体1、箱体2、挡板22、挡板驱动总成、壳体4、手臂总成8和保温垫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48]如图1所示,车体I为本发明的基础部件,在车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1,万向轮的设置以便于整体的移动。车体做成中空结构,一方面便于减轻整体的重量,另一方面可在车体中安装其它结构部件。在车体的顶部设有上端敞口的方形中空箱体2,箱体由铅板制成,箱体的底部为支撑板12。如图2所示,在箱体的左侧壁上设有挡板槽20,在挡板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槽21,在挡板槽中设有挡板22,如图3所示,在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块221和第二滑块222,第一、第二滑块均为条状的金属件,如图4所示,在第一滑块的自由端端面上设有第一滚珠23,第一滚珠可在第一滑块中滚动。在第二滑块的前后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滚珠24,第二滚珠可在第二滑块上滚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滑动安装在滑槽中,且第一滚珠与第二滚珠均与滑槽内壁接触,以保证挡板与箱体之间的滑动性。如图5所示,在第二滑块的自由端端面上固定有齿条271,在箱体的左侧壁中转动安装有箱体齿轮272,在箱体的左侧壁上固定有挡板电机273,挡板电机的输出轴与箱体齿轮的齿轮轴固连,以驱动箱体齿轮的转动。为防止挡板电机刮到医护工作者的衣服,在箱体的外壁上设有保护壳28,保护壳为半球形的中空结构,保护壳螺纹安装在箱体上,且保护壳罩在挡板电机的外部。
[0049]在箱体顶部设有红外感应器31,红外感应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挡板电机信号连接,当护士将婴儿举到箱体上方时,触发箱体顶部的红外感应器,进而控制器向挡板电机发送信号,使得挡板电机工作以驱动箱体齿轮旋转、齿条下移,此时挡板下移,可方便护士将婴儿放在箱体中。在箱体的右侧壁上也活动设置有挡板,且右侧壁上的挡板与左侧壁上的挡板驱动方式相同。如图6所示,在箱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铅衣25,在挡板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铅衣26,第二铅衣的两端与第一铅衣之间具有重叠261部分,以避免X射线从两者之间的缝隙中射出。
[0050]如图7所示,在箱体的前侧壁上设有玩具291,玩具为可运动的儿童玩具,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玩具的设置是为了吸引婴儿的注意力,避免婴儿在陌生的箱体内产生烦躁情绪,玩具的类型不受限制,任何可以吸引婴儿注意力的玩具皆可。此外,还可在玩具上设置发声模块,发声模块可以发出妈妈哄孩子的声音,以进一步避免婴儿产生烦躁情绪。在箱体的前侧壁上还设有朝向箱体内侧的摄像头292,摄像头可采集箱体中的婴儿图像,以便于护士观察婴儿的动态。
[0051]如图7所示,在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壳体4,壳体的形状与成人腹部的形状相同,在壳体上滑动安装有一对大臂5,大臂可在竖直方向做上下移动。如图8所示,两大臂左右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中设有两个竖向放置的丝杠41,两丝杠分别与两大臂的安装端螺纹连接。为便于安装,如图11所示,在大臂上设有螺纹孔51。
[0052]如图9、图10所示,丝杠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中,在每一丝杠的下部固定有第一齿轮42,在两丝杠之间设有三根转轴,三根转轴与两丝杠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在两端的转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43,两第二齿轮分别与两第一齿轮啮合配合,在中间的转轴上固定有第三齿轮44,第三齿轮的两侧分别与两第二齿轮啮合。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外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外啮合,所以两第一齿轮的转向和转速均相同,这样两丝杠的转速和转向相同,最后使得两大臂以相同的方向和速度移动。在中间的转轴下部固定有从动锥齿轮45,在壳体中设有壳体电机47,在壳体电机输出端设有与从动锥齿轮啮合配合的主动锥齿轮46。壳体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丝杠构成了大臂升降驱动机构。
[0053]如图11所示,在大臂的自由端设有小臂6,在小臂的安装端设有第一耳板61,第一耳板与大臂铰接连接,在大臂的自由端设有安装腔,第一耳板伸入到安装腔中,在安装腔中设有大臂电机52,在大臂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一蜗杆53,在安装腔中转动安装有与第一蜗杆啮合配合的第一蜗轮54,在第一蜗轮的蜗轮轴上固定有大臂主动齿轮55,在第一耳板上转动安装有与大臂主动齿轮啮合配合的大臂从动齿轮56。大臂电机动作时,可驱动小臂绕铰接点相对大臂的摆动。
[0054]如图12所示,在小臂的自由端设有手掌7,在手掌的安装端设有第二耳板71,第二耳板与小臂铰接连接,在小臂的自由端设有安装腔,第二耳板伸入到安装腔中,在安装腔中设有小臂电机62,在小臂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蜗杆63,在安装腔中转动安装有与第二蜗杆啮合配合的第二蜗轮64,在第二蜗轮的蜗轮轴上固定有小臂主动齿轮65,在第二耳板上转动安装有与小臂主动齿轮啮合配合的小臂从动齿轮66。小臂电机动作时,可驱动手掌绕铰接点相对小臂的摆动。
[0055]如图13所示,手掌为块状的结构,在手掌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夹板81,手掌为中空结构,一方面可以减轻自身的重量,另一方面结构强度足够。在第一夹板的一端设有缺口84,在该缺口中铰接安装有第二夹板82,在第二夹板的安装端设有第三耳板83,第二夹板通过第三耳板与第一夹板铰接。在手掌内腔中设有手掌电机72,在手掌电机输出端设有曲柄73,在曲柄上铰接连接有连杆74,连杆的另一端伸入到第二夹板中且连杆与第二夹板铰接。当手掌电机动作时,可通过曲柄、连杆带动第二夹板绕铰接点的摆动,以实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组成的夹持器的张开与闭合,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均为圆弧形结构,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内壁弧度与婴儿胸部外形相适应。
[0056]如图14所示,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上设有保温垫9,如图16所示,在保温垫9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套91,如图19所示,固定套整体为长条状的中空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