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287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0002]【背景技术】:
神经根型脊椎病,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其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临床表现有: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等。本发明中药可以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治愈率高。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它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的优点。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多刺绿绒蒿13-17、赤芍10-14、白芷1-5、柄饭树6-10、威灵草13-17、灯盏花1-5、独活1-5、鸡血藤10-14、岩梭6-10、丹参10-14、榔榆茎13-17、五加皮6-10,山苍子1-5、白扁豆10-14、枳实
6-10o
[0005]—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多刺绿绒蒿15、赤芍12、白芷3、柄饭树8、威灵草15、灯盏花3、独活3、鸡血藤12、岩梭8、丹参12、榔榆莖15、五加皮8、山苍子3、白扁显12、枳实8。
[0006]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消除或改善颈项部疼痛及上肢麻木症状。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0007]【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g)为:多刺绿绒蒿15、赤芍12、白芷3、柄饭树8、威灵草15、灯盏花3、独活3、鸡血藤12、岩梭8、丹参12、榔榆茎15、五加皮8、山苍子3、白扁? 12、积实8。
[0008]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0009]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朱某,男,43岁。主诉:会计,经常伏案工作,颈项部疼痛3月余,加重一周,诊断为颈椎病。经服本发明中药2周,颈项部疼痛消失,上肢活动如常人,随诊3月无复发。
[0010]病例二:
牛某,男,53岁。主诉:体力工作者,颈项部酸胀不适伴上肢麻痛2月余,加重3天,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经服本发明中药14贴,颈项部及右上肢疼痛消失,随诊无复发。
[0011]病例三:
黄某,男,49岁。主诉:因颈项部疼痛伴左上肢麻木4月,加重一周,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经服本发明中药20贴,上述症状消失,随诊无复发。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多刺绿绒蒿13-17、赤芍10-14、白芷1-5、柄饭树6-10、威灵草13-17、灯盏花1-5、独活1-5、鸡血藤10-14、岩梭6-10、丹参10-14、榔榆茎13-17、五加皮6-10,山苍子1-5、白扁豆10-14、枳实6-10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多刺绿绒蒿15、赤芍12、白芷3、柄饭树8、威灵草15、灯盏花3、独活3、鸡血藤12、岩梭8、丹参12、榔榆莖15、五加皮8、山苍子3、白扁显12、枳实8。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多刺绿绒蒿13-17、赤芍10-14、白芷1-5、柄饭树6-10、威灵草13-17、灯盏花1-5、独活1-5、鸡血藤10-14、岩梭6-10、丹参10-14、榔榆茎13-17、五加皮6-10、山苍子1-5、白扁豆10-14、枳实6-10。本发明中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消除或改善颈项部疼痛及上肢麻木症状。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IPC分类】A61P19/08, A61P25/00, A61K36/752
【公开号】CN105287818
【申请号】CN201510723004
【发明人】冯丹
【申请人】冯丹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