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髋臼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及其配套器械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86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应力桥106符合四边区中下内部张力骨小梁的方向,便于传递并分散上方的压应力,防止应力过于集中,防止置入的钢板螺钉断裂。
[0026]横向板体上的螺钉孔3的孔道向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倾斜,且孔道上端面靠近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孔道下端面远离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 ;第六功能固定区域96和第七功能固定区域97上的螺钉孔3的孔道向通孔21倾斜,且孔道上端面靠近通孔21,孔道下端面远离通孔21。螺钉沿着预制倾斜螺钉孔3钉入髋骨,能防止螺钉穿透髋白,避开髋白及其周围的血管神经。第一滑动槽13两端的螺钉孔3在匹配粗大的髋骨时置入螺钉能增强加固效果。
[0027]横向板体1和第十功能固定区域90的边缘均呈波浪状,右接骨板的边缘呈圆滑状且横向板体与竖向板体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圆滑状的边缘减少对盆腔脏器及重要神经血管、肌肉组织的侵扰,周围血管等软组织易于生长覆盖,重新建立血运,减少骨折不愈合、迟缓愈合或畸形愈合的发生率,减少右接骨板周围死腔,圆弧过渡,符合骨盆髋白的生物力学传导途径,符合髋臼顶部、内侧和前后方表面形态和内部骨小梁结构的特点,内应力分布均匀,有效分散骨折端应力,降低螺钉和右接骨板断裂风险,有利于右接骨板承受载荷,从而有利于患处的愈合,增加骨折内固定模拟手术的成功率。进一步,为减少对盆腔器官和血管神经等软组织的压迫。
[0028]实施例中,为使横向板体1与骨骼面更好地贴服,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的自由端相对于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逆时针扭转且扭转角度γ 1为5°~18°,第五功能固定区域95的自由端相对于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顺时针扭转且扭转角度γ 2为0°~10°,竖向板体的中轴线与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的中轴线所成的夹角ε为95 °~105 ° ;
第八功能固定区域98与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的正面夹角α 1为105°~120°,第八功能固定区域98的中轴线和与其连接的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的夹角β 1为105°~120° ;
第九功能固定区域99与第五功能固定区域95的正面夹角α 2为99° -105°,第九功能固定区域99的中轴线和与其连接的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的夹角β 2为90°~105° ;
第一滑动槽13长度为25.0mm~50.0mm,宽度为3.0mm~8.0mm,第三滑动槽(33)长度为3.0mm~10.0mm,宽度为 2.2mm~3.5mm ;
螺钉孔3的孔道中心轴L1与其孔道端面法线L2所成的夹角的角度ω为0°~20°。预设安全方向的锁定螺钉孔3道,所有定向植入的螺钉均避开人体模型中髋关节、闭孔神经血管和臀上血管神经的分散设计,螺钉出口处于安全位置。螺钉孔相对于所在板体0°?20°的前后、内外、上下倾斜角度,均匀分布在髋关节模型周围,保证螺钉拧入后的安全角度。
[0029]实施例中,右接骨板上开有用于克氏针置入的临时定位孔6 ;;第六功能固定区域96和第七功能固定区域97各开有自动复位孔32,数量为1~2个。自动复位孔32根据接骨板的大小使用临时定位孔6或者螺钉孔3,自动复位孔32拧入螺钉后能将接骨板自动固定至正常的髋白前柱和后柱骨骼,将突入盆腔移位的内侧四边区骨折块压迫至正常位置,避免术中用髋白拉钩、顶棒等危险操作器械。因该部位分布丰富的闭孔动静脉血管、闭孔神经、输尿管、精索、肠管、膀胱、子宫、卵巢、输卵管等重要组织结构,髋白拉钩、顶棒均为头端比较尖锐的复位器械,稍有不慎,或放置的位置有偏差,即会误伤上述组织,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接骨板放置到合适位置,仅仅通过拧入自动复位固定孔的螺钉,便能通过接骨板Β区和C区的固定功能区,将四边区的粉碎骨折块整体向外侧挤压复位,如髋臼中心性脱位伴内侧四边区骨折,一次性同时固定,避免使用多块接骨板,维持解剖复位,防止术后复位丢失,细小碎骨片骨质吸收,骨质缺损等骨折内固定并发症,实现安全妥善的固定。大大降低了误伤正常组织的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的复杂复位操作步骤,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切口出血及感染风险。
[0030]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上的螺钉孔3呈一排或者两排设置,第八功能固定区域98和第九功能固定区域99上均设置有1~2个螺钉孔3,螺钉孔3内壁开有相向设置的固定槽3a,固定槽3a能方便固定脚82的插入,便于螺钉置入套管8的稳定,在螺钉拧入后能缓冲螺钉对右接骨板的应力,上述各螺钉孔3在右接骨板上的分布符合荷载分享原则和中立原则;
实施例2中的右接骨板如图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2中的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的末端开有一个临时定位孔6,用于克氏针的插入,便于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的临时定位。
[0031]实施例3中的右接骨板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右接骨板使用于骨骼较大的患者,如成年人。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上的螺钉孔3呈一排或两排设置,有利于加强了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上的螺固面积,使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包容更多的髋臼后上方的骨面,第五功能固定区域95上螺钉孔3的个数为五个并呈一排设置,有利于在细窄的耻骨上支上固定。
[0032]实施例4:
如图7所示为实施例4中的右接骨板,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实施例4中竖向板体靠近横向板体位置设有1~2个螺钉孔3,分别位于第六功能固定区域96和第七功能固定区域97,第六功能固定区域96和第七功能固定区域97上的螺钉孔3作为自动复位孔32,拧入螺钉3后能使接骨板与骨面贴合。第十功能固定区域90上的第三滑动槽33数量为1-2个;第八功能固定区域98和第九功能固定区域99各设有一个第二滑动槽23,第二滑动槽23位于第八功能固定区域98和第九功能固定区域99两侧的板体分别作为第四应力桥104和第五应力桥105。第四应力桥104符合髋白内部压力骨小梁的走行方向,传递上方后方的的压力至坐骨结节,使应力均匀传递分散,防止固定后应力过度集中,出现钢板断裂松动等异常情况;第五应力桥105符合髋白内部压力骨小梁的走行方向,传递上方后方的的压力至坐骨结节,均匀分散上方的压应力。
[0033]实施例5:
如图8所示为实施例5中的右接骨板,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实施例5中的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末端开有一个临时定位孔6,临时定位孔6用于克氏针临时定位,第八功能固定区域98和第九功能固定区域99各向外延伸有与髋臼内侧的解剖学形态相匹配的固定臂4,固定臂4上设置有螺钉孔3,固定臂4上还开有第四滑动槽41,第四滑动槽41长度为3.0mm至6.0mm,宽度为2.2mm至3.5mm,第四滑动槽41用于克氏针的初始固定,以便于右接骨板在不滑脱的情况下,允许右接骨板调整位置,确保右接骨板定位于最佳的正确位置,两个固定臂4分别螺固于髋臼内侧四边区的前后缘与前后柱相连接部位,用于特别粉碎的严重复杂髋臼四边区骨折,或伴有骨盆骨折的病例。第四滑动槽41位于第八功能固定区域98和第九功能固定区域99上两侧的板材分别作为第七应力桥107和第八应力桥108,第七应力桥107和第八应力桥108便于传递并分散横向的压应力,防止应力过于集中,防止置入的钢板螺钉断裂。
[0034]实施例5中的右接骨板适用于骨骼模型较大的髋臼后柱或后壁骨折患者以及骨骼模型较大的髋白前柱或前壁骨折。
[0035]—种用于一种通用髋白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的配套器械,包括锁定套管、螺钉置入套管8和夹持钳,锁定套管顶端制有第一握手柄,该握手柄的外周制有防滑纹,末端设有定位外螺纹,定位外螺纹与右接骨板螺钉孔的内螺纹匹配咬合,引导钻头定向钻孔,预先钻出安全的钉道,锁定套管能容纳与钉道孔径相匹配的钻头; 螺钉置入套管8顶端制有第二握手柄81,该握手柄的外周制有防滑纹,末端有1~2个固定脚82,与右接骨板的固定槽3a匹配固定,套管与右接骨板可调角度为Oo?250,保障螺钉按照预定的安全角度拧入;
夹持钳用于右接骨板的夹持,包括左指圈52、右指圈51和夹体52,左指圈52上端设有限位凸起52a,右指圈51沿限位凸起52a方向延伸有锯齿条51a,锯齿条51a啮合于限位凸起52a上,每次收拢左指圈52和右指圈51右指圈51,锯齿条51a能被稳定地卡扣在限位凸起52a上,从而保证夹持钳的稳固夹持,防止右接骨板的滑落;夹体52末端扩张为环形夹头52a,环形夹头52a能夹持圆柱状物体,所述环形夹头52a内有防滑纹,增大夹持摩擦力。
[0036]用于一种通用髋臼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的安装方法:
安装时,将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放置于髋白后上方,即骨盆内部的髋白后柱弓状线部位,向后延伸至骶髂关节,此区块的螺钉孔3方向均指向髋臼后柱后壁方向,固定髋臼后柱后壁区域,与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表面呈0°~20°的倾斜角度,防止螺钉侵入关节内;第二功能固定区域92上的螺钉孔3固定髋臼顶部负重区的后半部分;
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与髋白正上方接触,固定髋白顶部正上方穹窿部位和髋白前壁的骨折,使用克氏针插入第一滑动槽13初始固定右接骨板,以便右接骨板在不滑脱的情况下,允许右接骨板调整位置;
第四功能固定区域94上的螺钉与所述的第四固定区94表面呈5°~15°的倾斜角度,指向髋白前外方向的前壁前柱,防止螺钉侵入关节内,固定髋白顶部负重区的前半部分。
[0037]第五功能固定区域95放置于髋白的前柱即耻骨上支上方部位,此区块的螺钉孔3方向与第五功能固定区域95表面呈0°~10°的倾斜角度,防止螺钉侵入关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