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6122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 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 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 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0003] 到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以中药长期调理性的治疗较好。西 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 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 等。
[0004] 中医学中无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大多归属于"积证"、"痞满"、"胁 痛"、"痰瘀"等病证范围,与肝郁、痰湿有关。
[0005] 经研究表明,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阻滞,横逆 犯胃,气病及血,血流不畅而成本证;当肝病传脾,脾失运化,水湿稽留,日久生痰,以致痰湿 互结,内郁肝胆而成本证。某些胁痛(如肝火)病人,因过食肥甘厚味,过分强调休息,滋生痰 浊;又因胁痛日久,肝脾肾功能虚弱,痰浊不能及时排泄,积留体内,痰阻血瘀形成本病。
[0006]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脂肪肝虽具有特定的部位,但要注意结合原发病, 找出辨证要点,现根据发明人多年的临床体会把其分成如下几个证型。
[0007]1、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 症状:此型患者初期表现为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倦怠乏力、善叹息,恶心纳呆,后来并 随情志变化而增减,肝脏肿大或不大,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弦细。
[0008]治则:治宜疏肝理气、通经活络、化痰祛瘀。
[0009]2、痰湿内阻、肝郁脾虚型: 症状:患者表现为右胁胀满,嗳气恶心,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厚 白腻,脉儒缓。
[0010] 治则:治宜疏肝健脾、祛湿化痰。
[0011] 3、痰瘀痹阻、肝肾亏虚型: 症状:此型患者临床比较多见,表现为形体稍胖,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胁痛不舒,时有 头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夜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0012] 治则:治宜滋肾益肝、化痰祛瘀。
[0013] 4、痰瘀互结、气滞血淤型: 症状:这是比较严重的一型,患者素有消渴病(糖尿病)或慢性迀延性肝炎、胁下肝肿 大,质中拒按,纳减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0014] 治则:治宜益气化痰、祛瘀散结。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发明一种中药制剂,使其对脂肪肝的治 疗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另一个问题是发明与该中药制剂相配套的制备方法。
[0016]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技术问题,发明人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以多年中医临床经验所 总结出来的验方为基础,精心研究现代中药制剂技术和现代人患脂肪肝的特点,通过临床 试验的反复验证和摸索,对验方的药材种类和剂量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 中药组方和一套与之相配套的制备方法,由此生产获得的中药制剂对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十 分显著。该中药组方为(以重量份计): 山楂10-33份、党参8-32份、茵陈6-20份、苍术6-23份、郁金5-18份、何首乌10-35 份、川楝子4-11份、巴戟天8-25份、三棱7-24份、莪术5-18份、黄精7-28份、黄芪7-24份、 虎杖10-37份、泽泻6-24份、白术7-28份、枳实7-30份、黄连5-18份、荷叶5-20份、茯苓 6-22份、大黄4-13份、甘草7-12份。
[0017] 该中药组方范围优选出来的具有优异疗效的组方配比分别为(以重量份计): 1、山楂21份、党参20份、茵陈13份、苍术14份、郁金12份、何首乌22份、川楝子7份、 巴戟天16份、三棱15份、莪术12份、黄精17份、黄芪15份、虎杖23份、泽泻14份、白术17 份、枳实18份、黄连11份、荷叶12份、茯苓13份、大黄8份、甘草11份。
[0018] 2、山楂23份、党参21份、茵陈12份、苍术13份、郁金14份、何首乌20份、川楝子 8份、巴戟天18份、三棱13份、莪术14份、黄精15份、黄芪16份、虎杖25份、泽泻16份、白 术15份、枳实16份、黄连12份、荷叶15份、茯苓14份、大黄9份、甘草12份。
[0019] 与上述中药组方相配套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1) 、按本发明中药组方分别准确称取山楂、党参、茵陈、苍术、郁金、何首乌、川楝子、 巴戟天、三棱、莪术、黄精、黄芪、虎杖、泽泻、白术、枳实、黄连、荷叶、茯苓、大黄、甘草各中药 材; (2) 、将三棱、虎杖、郁金和巴戟天洗净,切片,浸入米醋溶液(醋酸浓度为5-15%) 1-5小 时,取出洗净,烘干研磨,过70-110目筛,得细粉,备用; (3) 、取何首乌、白术、大黄分别粉碎,炒制,研磨,过70-110目筛,得细粉,备用; (4 )、将党参、莪术、黄芪、枳实放入容器中,浸入4-12倍量体积浓度为60-80%的乙醇溶 液浸泡1-6小时,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6小时,滤过,静置后,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5°C 相对密度为1. 14-1. 17的稠膏备用; (5) 、将山楂、茵陈、苍术、川楝子、黄精、泽泻、黄连、荷叶、茯苓、大黄和甘草混合放入容 器内,加入4-15倍量的蒸馏水,煮沸并提取2次,每次1-6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进一步 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14-1. 17的稠膏备用; (6) 、将上述步骤(2)-(5)所制的所有细粉和稠膏混合,利用现在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 制成临床所需要的成品制剂,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酒剂、油剂、糖浆剂、冲 剂、酊剂等剂型。
[0020] 本发明所用中药材的性质和来源: 山楂: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 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0021] 党参: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西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味甘,性平; 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0022] 茵陈: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苦、辛,性微寒;归脾、 胃、肝、胆经;清湿热,退黄疸。
[0023] 苍术: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 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0024] 郁金: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味辛、苦,性 寒;归肝、心、肺经;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
[0025] 何首乌:本品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味苦,甘,涩;性 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疱,祛风,解毒。
[0026] 川楝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 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0027] 巴戟天: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 六、七成干,轻轻棰扁,晒干。味甘,辛,性微温;归肾、肝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 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0028] 三棱: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破血 行气,消积止痛。
[0029] 莪术: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 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0030] 黄精: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平;归脾、 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0031] 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补 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0032] 虎杖:本品为寥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 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 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0033] 泽泻: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 湿热。
[0034]白术: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莖。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 湿利水,止汗,安胎。
[0035] 枳实: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味苦、辛、酸,性 温;归脾、胃经;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0036] 黄连: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味苦,性寒;归心、 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0037] 荷叶: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清热解暑,升发 清阳,凉血止血。
[0038]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渗湿 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0039] 大黄:本品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 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0040] 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心、 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41] 本发明中药组方的组方分析: 该组方是以山楂、党参、何首乌、虎杖、枳实、黄精为君药,行气散瘀、健脾益肺、养血滋 阴、祛风利湿、化痰散痞、补气养阴;以白术、巴戟天、三棱、黄芪、苍术为臣药,燥湿利水、补 肾强骨、消积止痛、利尿托毒、燥湿健脾;以泽泻、茵陈、茯苓、荷叶、川楝子为佐药,燥湿利 水、清湿退疸、凉血止血、舒肝行气;以郁金、莪术、黄连、大黄为使药,清心解郁、行气破血、 泻火解毒、逐瘀通经;以甘草调和诸药性,使君臣佐使诸药配合,阴阳相携、表里互助,从而 达到行气散瘀、健脾益肺、养血滋阴、祛风利湿、化痰散痞、补气养阴、补肾强骨、利尿托毒、 凉血止血、舒肝行气等功效,对脂肪肝的治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疗效十分显著。因此,本 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004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药制剂在治疗脂肪肝方面具有见效快、效果好、治愈率 高、无毒副作用等十分显著的技术优势;此外,其制剂工艺先进、设备简单、药效稳定、普适 性好、易于扩大生产等也是本发明较为突出的技术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实施例1 发明人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组方和制备方法的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