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9606119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组合物及 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该病是激素依赖性疾病,临床表现多 种多样,组织学上虽然是良性,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病理,是生育年龄妇 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盆腔疼痛、月经异常、不孕、巧囊 等。这些症状及合并疾病都对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是妇科常见的疑难 病种。目前,西医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性激素治疗,因其术后高复发率及激素治疗 的副作用大,使本病的治疗仍成为众多医家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花费低、副作用少等优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组合物。
[0004]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并通过大量试验研究 并不懈探索,最终获得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中药材制备而成,按重量份计,所述的 中药材包括:乌药5-9份、南瓜蒂28-36份、马齿苋12-20份、桂枝3-6份、黑大豆28-36份、 小茴香5_9份、_花根6_12份、莪术6_12份、青丝龙5_9份。
[0006] 优选地,如上所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计,所述的中药材 原料由乌药6-8份、南瓜蒂31-34份、马齿苋15-17份、桂枝4-6份、黑大豆30-34份、小茴 香6_8份、_花根8_10份、莪术8_10份和青丝龙6_8份组成。
[0007] 在本发明的一个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组合 物,按重量份计,所述的中药材原料由乌药7份、南瓜蒂33份、马齿苋16份、桂枝5份、黑大 S32份、小茴香7份、_花根9份、莪术9份和青丝龙7份组成。
[0008]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中药材原料具有如下来 源:乌药选用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aggregata(Sims)Kosterm.的干燥块根;南瓜蒂选用 为萌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moschata(Duch.ExLam. )Duch.ExPoir.的干燥瓜蒂;马齿 苋选用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的干燥全草;桂枝选用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黑大豆选用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 [PhaseolusmaxL·]的黑色种子;小茴香选用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vulgareMill. 的干燥成熟果实;_花根选用瑞香科植物canescens(Wall.)Meissn.的 干燥根;莪术选用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的干燥根莖;青丝龙选用蕨 类石松科青丝龙LycopodiumhamiltoniiSpreng.的干燥全草。
[0009]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通过降低异位内膜的活性和浸润能力,使疾 病由重转轻发展,并使患者痛经程度明显减轻,最终使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经、月经不 调、盆腔包块等临床症状消失,并能纠正内异症患者的血液瘀滞状态,促进局部粘连及结缔 组织的松解,加快瘀血的吸收,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达到治疗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但是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1] 实施例1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0012] 称取乌药0. 07kg、南瓜蒂0. 33kg、马齿苋0. 16kg、桂枝0. 05kg、黑大豆0. 32kg、小 茴香0. 07kg、荛花根0. 09kg、莪术0. 09kg和青丝龙0. 07kg,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 用纱布包之,放人容器中,加16倍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至沸腾,持续1. 5小时,过滤得滤 液,药渣重复煎煮一次,合并滤液,浓缩至膏状物,冷冻干燥抽真空,得提取物,备用;称取提 取物,粉碎,过筛,加入适量水溶解,并加入1-2倍量的蔗糖配制成口服液。
[0013] 实施例2中药片剂的制备
[0014] 称取乌药0. 7kg、南瓜蒂3. 3kg、马齿苋1. 6kg、桂枝0. 5kg、黑大豆3. 2kg、小茴香 0. 7kg、荛花根0. 9kg、莪术0. 9kg和青丝龙0. 7kg,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用纱布包 之,放人容器中,加10倍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至沸腾,持续2小时,过滤得滤液,药渣重复 煎煮一次,合并滤液,浓缩至膏状物,冷冻干燥抽真空,得提取物,备用;称取提取物,粉碎, 过筛,加入5-8倍量的淀粉、0. 2-0. 5倍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适量淀粉浆混匀后制软材, 过20目筛制湿颗粒,将湿颗粒于45-60°C充分干燥,得干颗粒;所得干颗粒与硬脂酸镁混匀 后压片,得片剂。
[0015] 实施例3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试验
[0016]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6例,经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确诊,患者年龄最小约为24 岁,年龄最大约为45岁,平均年龄约为(34. 1 ± 3. 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0017] 对照组患者应用激素进行治疗,具体应用丹那唑口服给药治疗,每日400mg,分 2~4次服用,连续治疗一个月。试验组患者在以上临床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本发明中药 方剂进行治疗,具体组方为:乌药7g,南瓜蒂33g,马齿苋16g,桂枝5g,黑大豆32g,小茴香 7g,荛花根9g,莪术9g,青丝龙7g。以上组方每日一剂,用水煎至400mL,分两次温服。
[0018] 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分为四个临床治疗效果判定等级,包括临 床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治愈:症状(包括瘀血证候)全部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基 本消失。显效:症状(包括瘀血证候)基本消失;盆腔包块缩小1/2以上(B超检查治疗前 后同时期的对比)。有效:症状显著减轻,盆腔包块缩小1/3以上(B超检查治疗前后同时 期对比),停药3个月内症状不加重。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局部病变无变化或有 加重趋势。具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如下表1所示。
[0019] 根据表1中数据所示,试验组28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治愈患者11例,显效患者 13例,有效患者3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6. 4%;相比较对照组28例患者中,经临床治 疗治愈患者2例,显效患者7例,有效患者9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仅为64. 3 %。即试验组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0020]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0021]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按 重量份计,所述的中药材包括:乌药5-9份、南瓜蒂28-36份、马齿苋12-20份、桂枝3-6份、 黑大?28_36份、小茴香5_9份、_花根6_12份、莪术6_12份、青丝龙5_9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 所述的中药材原料由乌药6-8份、南瓜蒂31-34份、马齿苋15-17份、桂枝4-6份、黑大豆 30-34份、小茴香6_8份、_花根8_10份、莪术8_10份和青丝龙6_8份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 所述的中药材原料由乌药7份、南瓜蒂33份、马齿苋16份、桂枝5份、黑大豆32份、小茴香 7份、荛花根9份、莪术9份和青丝龙7份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材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中 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口服制剂,包括片剂、胶囊 剂、颗粒剂和口服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由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份计,所述的中药材包括乌药5-9份、南瓜蒂28-36份、马齿苋12-20份、桂枝3-6份、黑大豆28-36份、小茴香5-9份、荛花根6-12份、莪术6-12份、青丝龙5-9份。本发明药物通过降低异位内膜的活性和浸润能力,使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经、月经不调、盆腔包块等临床症状消失,并能纠正内异症患者的血液瘀滞状态,促进局部粘连及结缔组织的松解,加快瘀血的吸收,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达到治疗目的。
【IPC分类】A61P15/00, A61K36/9066
【公开号】CN105362962
【申请号】CN201510963505
【发明人】钟柏根
【申请人】钟柏根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