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032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的复方中药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其他部位时所致的一种疾病,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异位内膜可种植在身体的许多部位,种植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各异。下腹痛和痛经多见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其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深部及直肠区域,以盆腔中部居多。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出血,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在这些区域形成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或形成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引起疼痛的因素可能与内异症形成的结节、包块在月经期体积增大,压迫位于该部位的感觉神经而导致疼痛,或内异症病变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以及盆腔粘连的范围等有关。内异症患者中87. 17%有痛经,71. 13%有下腹痛,57. 14%有全腹痛。继发性渐进性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由于其程度剧烈,常导致患者难以忍受,异常痛苦,部分患者经常下腹痛,经期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临床上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临时止痛的方法,如用布洛芬O00mg,l日3次口服)、消炎痛Q5mg,l日3次口服)等,疼痛消失后停药,治标不治本;或用激素类药物来缓解病症,使异位内膜萎缩,遏制病灶发展, 以消除或缓解疼痛,如妈富隆(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每日1片,连服21天停药,连续服用 3 6个月)、孕三烯酮(2. 5mg,每周2次,连续6个月)、Gn-RH (3. 75mg,每月1次,连续6 个月)等,但副作用大,停药后复发率高;或运用手术直接去除病灶或手术药物联用。如手术加米非司酮、手术加孕三烯酮等,但手术也很难彻底清除异位内膜,术后的复发率较高, 手术的并发症不能被患者接受。中医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概括为瘀血阻于冲任、胞宫, 治疗多从活血化瘀着手,或兼以益气、清热、利湿、补肾、行气、温经散寒等法,治疗途径有中药内服、灌肠、肛门栓塞、直肠滴注、针刺、药灸、耳压、贴敷等法及中药内服加灌肠、中药内服加肛门栓塞、中药灌肠加激素口服、中药内服加激素、推拿-药敷-隔药灸、中药阴道-直肠用药等综合疗法,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大多疗程长,口感差,见效慢,费用高,副作用大,患者难以坚持。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了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外治复方中药。从下腹部给药温经散寒,宣散水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盆腔腹膜异位病灶的消散吸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下腹痛和痛经,经济方便,副作用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复方中药组成和用量为附子20 40g、桂枝10 30g、川椒10 30g、小茴香5 15g、大葱400 500g、麻黄4 8g、生姜80 120g、透骨草20 40g、凤仙草20 40g、当归10 20g、血竭4 8g、乳香10 20g、没药10 20g、冰片0. 8 1. 2g、樟脑0. 8 1. 2g和适量醋。
本发明使用时,先将附子20 40g、桂枝10 30g、川椒10 30g、小茴香5 15g、 麻黄4 8g、透骨草20 40g、凤仙草20 40g、当归10 20g按处方用量称取,粉碎,过 60 80目粗萝,再将血竭4 8g、乳香10 20g、没药10 20g、冰片0. 8 1. 2g、樟脑 0. 8 1. 2g以研钵研成细面,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00 50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80 120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25 30分钟后即成,趁热外敷下腹部,药袋下方要衬1 2层毛巾,以防药物过热烫伤腹部,上方要以塑料袋遮盖,塑料袋上方可加盖棉垫,以增强保温效果,防止药气散失。经后每天1次,每次1小时左右,1付药可蒸用7次,每月3 4付为1 疗程,可用至经期痛经发作之时,如经量过多则需停药,根据病情可选用1-3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针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下腹痛、痛经而设,尤其适合于寒凝血瘀湿阻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部敷药主要选取附子、桂枝、川椒、 小茴香温经散寒;大葱、麻黄、生姜、透骨草通阳宣散水湿;凤仙草、当归、血竭、乳香、没药、 冰片、樟脑、醋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温经散寒,宣散水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从腹部向盆腔渗透,加速异位病灶的消散吸收,从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下腹痛和痛经。
本发明是针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下腹痛和痛经的外用复方中药。具有温经散寒,宣散水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能,凡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下腹痛、痛经,均可应用,尤其适合于寒凝血瘀湿阻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纯中药外治的方法方便、经济、副作用小,患者十分乐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20g、桂枝log、川椒10g、小茴香5g、大葱400g、麻黄4g、生姜80g、透骨草20g、凤仙草20g、当归10g、 血竭4g、乳香10g、没药10g、冰片0. Sg、樟脑0. S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20g、 桂枝1(^、川椒10g、小茴香5g、麻黄4g、透骨草20g、凤仙草20g、当归IOg按处方用量称取, 粉碎,过60目粗萝,再将血竭4g、乳香10g、没药10g、冰片0. Sg、樟脑0. 8g以研钵研成细面, 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0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80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25分钟后即成。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22g、桂枝12g、川椒12g、小茴香6g、大葱410g、麻黄5g、生姜84g、透骨草22g、凤仙草22g、当归llg、 血竭5g、乳香llg、没药llg、冰片0. 9g、樟脑0. 9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22g、桂枝12g、川椒12g、小茴香6g、麻黄5g、透骨草22g、凤仙草22g、当归Ilg按处方用量称取, 粉碎,过62目粗萝,再将血竭5g、乳香llg、没药llg、冰片0. 9g、樟脑0. 9g以研钵研成细面, 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1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84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25分钟后即成。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Mg、桂枝14g、川椒14g、小茴香7g、大葱420g、麻黄6g、生姜88g、透骨草Mg、凤仙草Mg、当归12g、 血竭6g、乳香12g、没药12g、冰片lg、樟脑I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Mg、桂枝 14g、川椒14g、小茴香7g、麻黄6g、透骨草Mg、凤仙草Mg、当归12g按处方用量称取,粉碎, 过64目粗萝,再将血竭6g、乳香12g、没药12g、冰片lg、樟脑Ig以研钵研成细面,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2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生姜88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25分钟后即成。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g、桂枝16g、川椒16g、小茴香6g、大葱430g、麻黄7g、生姜92g、透骨草^g、凤仙草^g、当归13g、 血竭7g、乳香13g、没药13g、冰片1. lg、樟脑1. I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5g、 桂枝16g、川椒16g、小茴香6g、麻黄7g、透骨草^g、凤仙草^g、当归13g按处方用量称取, 粉碎,过66目粗萝,再将凤仙草^g、当归13g、血竭7g、乳香13g、没药13g、冰片1. lg、樟脑1. Ig以研钵研成细面,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30g,切成1 2cm 长的小段,称生姜生姜92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25分钟后即成。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g、桂枝18g、川椒18g、小茴香9g、大葱440g、麻黄8g、生姜96g、透骨草^g、凤仙草^g、当归14g、 血竭8g、乳香14g、没药14g、冰片1. 2g、樟脑1. 2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g、 桂枝18g、川椒18g、小茴香9g、麻黄Sg、透骨草^g、凤仙草^g、当归14g按处方用量称取, 粉碎,过68目粗萝,再将血竭Sg、乳香14g、没药14g、冰片1.2g、樟脑1.2g以研钵研成细面, 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4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96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25分钟后即成。
实施例6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30g、桂枝20g、川椒20g、小茴香10g、大葱450g、麻黄5g、生姜100g、透骨草30g、凤仙草30g、当归 15g、血竭5g、乳香15g、没药15g、冰片lg、樟脑I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30g、 桂枝20g、川椒20g、小茴香10g、麻黄5g、透骨草30g、凤仙草30g、当归15g按处方用量称取,粉碎,过70目粗萝,再将血竭5g、乳香15g、没药15g、冰片lg、樟脑Ig以研钵研成细面, 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5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100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25 30分钟后即成。
实施例7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32g、桂枝22g、川椒22g、小茴香llg、大葱460g、麻黄4g、生姜104g、透骨草32g、凤仙草32g、当归 16g、血竭4g、乳香16g、没药16g、冰片0. Sg、樟脑0. S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 32g、桂枝22g、川椒22g、小茴香llg、麻黄4g、透骨草32g、凤仙草32g、当归16g按处方用量称取,粉碎,过72目粗萝,再将血竭4g、乳香16g、没药16g、冰片0. Sg、樟脑0. Sg以研钵研成细面,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6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 104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30分钟后即成。
实施例8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34g、桂枝24g川椒Mg、小茴香12g、大葱470g、麻黄5g、生姜108g、透骨草34g、凤仙草34g、当归 17g、血竭5g、乳香17g、没药17g、冰片0. 9g、樟脑0. 9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 34g、桂枝Mg、川椒Mg、小茴香12g、麻黄5g、透骨草34g、凤仙草34g、当归17g按处方用量称取,粉碎,过74目粗萝,再将血竭5g、乳香17g、没药17g、冰片0. 9g、樟脑0. 9g以研钵研成细面,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7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 108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30分钟后即成。
实施例9
—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36g、桂枝26g、川椒26g、小茴香13g、大葱480g、麻黄6g、生姜112g、透骨草36g、凤仙草36g、当归 18g、血竭6g、乳香18g、没药18g、冰片lg、樟脑I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36g、 桂枝^g、川椒^g、小茴香13g、麻黄6g、透骨草36g、凤仙草36g、当归18g按处方用量称取,粉碎,过76目粗萝,再将血竭6g、乳香18g、没药18g、冰片lg、樟脑Ig以研钵研成细面, 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8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112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30分钟后即成。
实施例10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38g、桂枝28g、川椒28g、小茴香Hg、大葱490g、麻黄7g、生姜116g、透骨草38g、凤仙草38g、当归 16g、血竭7g、乳香19g、没药19g、冰片1. lg、樟脑1. I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 38g、桂枝^g、川椒^g、小茴香14g、麻黄7g、透骨草38g、凤仙草38g、当归16g按处方用量称取,粉碎,过78目粗萝,再将血竭7g、乳香19g、没药19g、冰片1. lg、樟脑1. Ig以研钵研成细面,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9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 116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30分钟后即成。
实施例11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40g、桂枝30g、川椒30g、小茴香15g、大葱500g、麻黄8g、生姜120g、透骨草40g、凤仙草40g、当归 20g、血竭Sg、乳香20g、没药20g、冰片1. 2g、樟脑1. 2g和适量醋;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 40g、桂枝30g、川椒30g、小茴香15g、麻黄8g、透骨草40g、凤仙草40g、当归20g按处方用6量称取,粉碎,过80目粗萝,再将血竭Sg、乳香20g、没药20g、冰片1. 2g、樟脑1. 2g以研钵研成细面,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50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120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30分钟后即成。
临床应用
疗效标准
痊愈经期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追访3个月未复发;显效经期腹痛基本消失,其他症状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追访3个月未复发;有效经期腹痛减轻,其他症状改善,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追访3个月未加重;无效经期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善。
临床效果
本发明复方中药具有温经散寒,宣散水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能,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下腹痛、痛经患者69例,痊愈30例,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7. 1 %,对照组服用孕三烯酮,痊愈23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6.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本发明无毒副反应(无肝肾功能损害)。
典型病例
1.岳某,女,35岁,初诊2011年3月12日
下腹疼痛,经期加剧5年。月经;! 5经色暗黑,血块较多,行经第一天腹部胀30-40痛剧烈牵及腰骶,第二天稍缓,腰凉、腹凉,经前一周乳房胀痛,经行缓解。末次月经2011年 3月5日。患者下腹部经常针刺样疼痛、阴道疼痛、腰凉、腹凉。舌质暗,边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妇科检查外阴婚式,阴道畅,宫颈肥大、光滑,子宫大小正常,后倾,固定,后壁触痛明显。双附件正常。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寒凝气滞血瘀型)。用本发明复方中药(附子40g、桂枝30g、川椒30g、小茴香15g、大葱500g、麻黄Sg、生姜120g、透骨草40g、凤仙草40g、当归20g、血竭Sg、乳香20g、没药20g、冰片1. 2g、樟脑1. 2g和适量醋) 腹部热敷,每月4付。经治3月后,患者下腹痛、痛经及阴道疼痛消失,腰腹凉感也消失,经色转红,血块减少,追访3个月未复发,属临床痊愈。
2.李某,女,34岁,初诊2011年9月21日
行经腹痛3年,加重2年。患者于2008年5月11日因下腹疼痛,经期加重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发现左附件区有一大小约56mmX44mm囊肿,遂于2008年6月四日住院行囊肿剥离术,病检结果为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下腹痛及痛经消失。1年后患者复感行经腹痛到南阳市中心医院复诊,发现左附件区有一大小约30mm>^9mm囊肿,B超提示卵巢巧克力囊肿。随服中药、孕三烯酮(每周2次,每次2. 5mg) 3个月,服药后缓解,近两年痛经又加重,曾服妈富隆7个月(月经第5天开始,每日1片,连服21天)效果不明显。经人介绍遂来我院就诊。现症经前2天即开始腹痛,行经第1天加重,腹痛难忍,常需服止痛药缓解。月经周期M 25天,经期6天,经色黯黑,血块较多,经前轻度腰困,饮食、二便正常, 舌质紫暗,边尖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涩。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血瘀肾虚气滞型)。用本发明复方中药(附子38g、桂枝^g、川椒^g、小茴香14g、大葱490g、麻黄7g、生姜116g、 透骨草38g、凤仙草38g、当归16g、血竭7g、乳香19g、没药19g、冰片1. lg、樟脑1. Ig和适量醋)腹部热敷,每月4付。经治3月后,患者痛经基本消失,经色转红,血块减少,腰困消失, 追访3个月未复发,属显效。
3.南某,女,39岁,初诊2010年9月四日
行经腹痛5年,加重1年余。患者为原发性不孕症,4年前因行经腹痛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发现右侧卵巢有巧克力囊肿,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2010年服米非司酮及中药 6个月,缓解不明显,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月经周期为30天,经期7天,经色黑红,有血块。 经前乳房胀痛(有乳腺小叶增生病史),行经第1 2天腹痛剧烈,痛及腰骶,肛周坠胀疼痛,大便下血,腰凉、腹凉,虽服止痛药亦不缓解。末次月经为2011年9月18日,患者现感头晕、腿软无力,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边尖有瘀点,舌下静脉怒张,苔薄白,脉沉缓。B超提示①双附件巧克力囊肿,左侧约64mmX 43mm大小,右侧约31mmX24mm大小;②子宫腺肌症。妇科检查子宫如孕50天大小,质硬,活动度差,子宫后壁触痛,有硬结,双附件有囊肿。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肾虚血瘀)。用本发明复方中药(附子34g、桂枝Mg、川椒 24g、小茴香12g、大葱470g、麻黄5g、生姜108g、透骨草!Mg、凤仙草!Mg、当归17g、血竭5g、 乳香17g、没药17g、冰片0. 9g、樟脑0. 9g和适量醋)腹部热敷,每月4付。经治3月后,患者行经腹痛,痛及腰骶,明显缓解,肛周坠胀疼痛减轻,大便下血、腰凉、腹凉消失,经期服止痛药可坚持工作。经前乳房胀痛也缓解,经色转红,血块减少,追访3个月未加重,属有效。
4.赵某,女,29岁,初诊2009年3月16日
继发性腹痛3年,进行性加重1年余。患者月经周期30天,经期6天,经色黑红, 有血块。行经第1 2天腹痛较剧,痛及腰骶,小腹冰冷,痛重时恶心呕吐,大便稀溏,曾用丹那唑治疗3个月,因肝功能受损停药,现经期服止痛药亦不缓解。末次月经为2009年2 月沈日,查舌质紫暗,边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缓。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后倾,固定, 后壁有硬结,触痛,双附件正常。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肾虚寒凝血瘀),用本发明复方中药(附子26g、桂枝16g、川椒16g、小茴香6g、大葱430g、麻黄7g、生姜92g、透骨草26g、 凤仙草^g、当归13g、血竭7g、乳香13g、没药13g、冰片1. lg、樟脑1. Ig和适量醋)腹部热敷,每月4付。经治3月后,患者诸症消失,经色转红,无血块,追访3个月未复发,属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组成为附子20 40g、桂枝10 30g、川椒10 30g、小茴香5 15g、大葱400 500g、麻黄4 8g、生姜80 120g、透骨草20 40g、凤仙草20 40g、当归10 20g、血竭4 8g、乳香 10 20g、没药10 20g、冰片0. 8 1. 2g、樟脑0. 8 1. 2g和适量醋。
2.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先将附子20 40g、桂枝10 30g、川椒10 30g、小茴香5 15g、麻黄4 8g、透骨草20 40g、凤仙草20 40g、当归10 20g按处方用量称取,粉碎,过60 80目粗萝,再将血竭4 8g、乳香10 20g、没药10 20g、冰片0. 8 1. 2g、樟脑0. 8 1. 2g以研钵研成细面,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勻,备用,用时称大葱400 500g,切成1 2cm长的小段,称生姜80 120g,剁碎,将葱、姜、药粉一起倒入盆中,用醋拌勻,以潮为度,装入布袋,隔水蒸25 30分钟后即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腹痛和痛经的复方中药,属于复方中药技术领域,其中药配方为附子20~40g、桂枝10~30g、川椒10~30g、小茴香5~15g、大葱400~500g、麻黄4~8g、生姜80~120g、透骨草20~40g、凤仙草20~40g、当归10~20g、血竭4~8g、乳香10~20g、没药10~20g、冰片0.8~1.2g、樟脑0.8~1.2g和适量醋;先将附子、桂枝、川椒、小茴香、麻黄、透骨草、凤仙草、当归按处方用量称取,粉碎,再将血竭、乳香、没药、冰片、樟脑以研钵研成细面,将以上两种药粉混合均匀,和葱、姜一起用醋拌匀,装入布袋,隔水蒸25~30分钟后即成;具有温经散寒,宣散水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能,凡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下腹痛、痛经,均可应用,尤其适合于寒凝血瘀湿阻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方法方便、经济、副作用小。
文档编号A61K31/125GK102552853SQ20121002879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冯冬兰, 刘宛丽, 吴明柯, 张源, 李改非, 李玉柱, 王改敏 申请人:冯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