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浸膏规模化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6759阅读:18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肝浸膏规模化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肝浸膏规模化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肝浸膏(Hepar Extractum)是从新鲜或冷冻的动物肝脏中提取制备的浸膏,为抗贫血药。其制剂有肝浸膏片、复方肝浸膏片、复方肝浸膏胶囊、复方肝浸膏糖浆、复方胚肝铁铵片等。作为抗贫血及营养补充剂,主要用于缺铁性贫血、病后体弱和营养不良等。
[0003]肝浸膏的执行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812)-2002,本品应为棕色或深棕红色膏状物;有特殊香味,不得有焦味。肝浸膏中总固体应不得低于70%(g/g);按总固体计算,含氮量应不低于8.0%,总糖含量应不得少于总固体的16.0%。
[0004]现有肝浸膏生产工艺基本采用酸水浸提法或热水提取法,其缺点在于提取均不完全,固液分离困难,收得率太低,仅有5%和10%左右,从而使成本过高。其中,酸水浸提法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产安全难以保证。
[0005]现有技术报道了一种肝浸膏的生产工艺:先将处理过的动物肝脏绞碎,加水1.5?2.5倍在40?45°C下用中性蛋白酶酶解1?3.5小时,再加入苯甲酸并升温至沸腾,药液静置20?35分钟后,滤过(弃去残渣),滤液浓缩至提取物的1/2后,加NaOH调节pH值至6.5?8.0,继续浓缩至第一次浓缩体积的1/2?1/3,加入浓缩液2?5倍水稀释,过滤,滤液浓缩至膏状(总固体含量为70%),得肝浸膏。该报道中记载,应用该方法平均肝浸膏收得率约为21.0%,总氮转移率最低约为37.12%。虽然,该报道中标明的投料量达到了每批500kg的生产规模,但其生产工艺中加入了外来化学物质苯甲酸(防腐剂)和NaOH(酸碱调节剂),在最终产品中无法除去,作为原料药,这可能会对肝浸膏的安全性有一定影响。
[0006]现有技术中报道了一种肝浸膏的制备方法:采用封冻后的健康牛肝脏,解冻,除去脂肪和结缔组织,加2倍体积的水,在45?50°C条件下,用复合酶即胰酶(含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酶解5小时,酶解液在85°C以下浓缩至膏状(总固体达70%以上),得肝浸膏。经测定符合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812)-2002规定。该报道中记载,应用该方法肝浸膏平均收率约为26%,总氮转移率最低约为72.40%。该专利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标明的投料量仅为每批5.0kg,仅达到实验室试验规模,不能代表规模化生产时的实际水平。

【发明内容】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肝浸膏的规模化生产工艺,该工艺能够在规模化生产中实际使用,收得率高,肝浸膏收率达到28.5%?30.0%(含总固体> 70.0%),按总固体计算,含有机氮量大于13.0%,总有机氮的转移率达到90%以上,且在制备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0008]本发明提供一种肝浸膏规模化生产工艺,是将新鲜或冷冻的健康牛、羊肝脏绞碎,细胞破壁,用混合酶进行酶解,再用水提取得到的;所述混合酶为木瓜蛋白酶和动物蛋白水解酶。
[0009]作为优选,所述混合酶中,木瓜蛋白酶和动物蛋白水解酶的质量比为0.4?0.6:1;作为优选,所述木瓜蛋白酶和动物蛋白水解酶的质量比为1:2。
[0010]作为优选,所述混合酶为净肝质量的0.5%?0.7%;作为优选,所述混合酶为净肝质量的0.6%。
[0011 ]作为优选,所述酶解的温度为25_55°C。
[0012]作为优选,所述酶解的时间为6-1Oh。
[0013]作为优选,所述牛、羊肝脏的质量为100-1000kg;
作为优选,所述牛、羊肝脏的质量为200-500kg。
[0014]本发明的方法在一次性投料100-1000kg的情况下,均能达到本发明目的,即肝浸膏收得率达到28.5%?30.0%(含总固体2 70.0%),肝浸膏含有机氮量在13.0%以上(按总固体计算),总有机氮转移率可提高到90.0%以上。在一次性投料100-500kg时,肝浸膏收率及检验数据更趋稳定,设备规模适中,工艺稳定性良好。
[0015]作为优选,酶解后,直接在酶解液中加入水进行恒温搅拌提取,得到提取液;
作为优选,将水升温至85_95°C进行恒温搅拌提取;
作为优选,所述加入水的质量为净肝质量的1-3倍;
作为优选,所述恒温搅拌提取的时间为1-2.5h;
作为优选,所述恒温搅拌提取后还有冷却的步骤;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冷却后的温度为30-45°C。
[0016]作为优选,将所述提取液离心分离,在残渣中再加入水进行恒温搅拌提取,将提取液离心、过滤,合并分离液,将分离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
作为优选,所述在残渣中加入水提取后,将提取液离心的转速为1500转/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加入水的质量为净肝质量的1-3倍;
作为优选,将水升温至85-95°C进行恒温搅拌提取;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搅拌的转速为85转/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恒温搅拌提取的时间为1-2.5h;
作为优选,所述恒温搅拌提取后还有冷却的步骤;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冷却后的温度为30-45°C。
[0017]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肝浸膏。
[0018]在上述各优选条件下,制备得到的肝浸膏的各项性能逐步提高。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增加肝细胞破壁步骤,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浸出(细胞质等);有利于肝中蛋白质与混合酶充分接触,极大的提高了酶解的效果;
(2)采用生物酶解,相比酸水解或热水水解条件更温和,环境更友好,可以最大程度上将不溶于水的动物蛋白切割成可溶于水的氨基酸、短肽等有利于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比较之下,酸水解条件竣烈,有可能在水解过程中形成其他物质,有安全性隐患;而热水水解在高温状态下动物蛋白会发生蛋白凝聚现象,不利于水溶性物质的浸出。
[0020]本发明的混合酶(木瓜蛋白酶-动物蛋白水解酶)是在众多酶中经试验优选而来,木瓜蛋白酶和动物蛋白水解酶均为食品添加剂,其本身就是一种蛋白质,经灭酶处理后(高温灭酶),分解为氨基酸,安全性良好。木瓜蛋白酶和动物蛋白水解酶的酶解效果好,且价格低廉,肝浸膏生产成本低;混合酶中各组分用量也是经试验研究优选获得的数据,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动物蛋白切割为水溶性的氨基酸和多肽。本发明的混合酶可使肝浸膏干固体收率以及总有机氮转移率大幅度提高。
[0021](3)将酶解过程与第一次热水提取过程合并,减少了过滤和装罐步骤。由于无论酶解、酸水解还是热水水解,其提取液粘度均很大,造成过滤困难。而将酶解过程与第一次热水提取过程合并,会降低提取液的浓度,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浸出,并且减少了提取液过滤和提取残渣重新装罐的过程。
[0022](4)用本发明的工艺规模化批量生产肝浸膏,肝浸膏收得率达到28.5%?30.0%(含总固体2 70.0%);按总固体计算,肝浸膏含氮量大于13.0%,总有机氮转移率提高到90.0%以上(肝浸膏中总有机氮量与肝脏中总有机氮量的质量百分比)。相比现有酸水浸提法或热水提取法总固体收率仅有5%和10%左右,总有机氮转移率仅30%?40%大幅度提高。而这种提高不仅仅是测定数据的改变,而是使肝浸膏质量有了质的改变,可使肝浸膏最大限度的发挥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
[0024]本发明中使用的木瓜蛋白酶和动物蛋白水解酶均为食品添加剂,均来源于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检验依据为GB 255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用量与使用方法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木瓜蛋白酶和动物蛋白水解酶均为蛋白质,经加热灭酶工艺处理后,分解为氨基酸。
[0025]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肝浸膏含氮量为肝浸膏中总无机氮量与总有机氮量之和;总有机氮量为含氮量减去总无机氮量。总氮转移率为肝浸霄中总氮量与肝脏中总氮量的质量百分比。总有机氮转移率为肝浸霄中总有机氮量与肝脏中总有机氮量的质量百分比。肝浸霄中总无机氮量,一般均低于0.1%,忽略不计。
[0026]本发明的肝浸膏规模化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1)取剔除脂肪、筋膜和结缔组织的新鲜或冷冻的健康牛、羊肝脏100-1000kg,绞碎成糜状,用动物细胞研磨破碎均质机将肝脏细胞破壁,制成肝匀浆;将肝脏细胞破壁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浸出;
(2)将步骤(1)制备的肝匀浆置反应釜中,加入净肝质量1-4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肝匀浆悬液;另取木瓜蛋白酶和动物蛋白水解酶按质量比0.4-0.6:1比例混合(混合酶总用量为净肝质量的0.5%-0.7%),加入净肝质量3?4倍量的水,分散均勾,在搅拌状态下,缓缓加入上述肝匀浆悬液中,于25-55°C恒温搅拌,酶解6-10小时;
(3)在步骤(2)的酶解产物中加入净肝质量1-3倍量的水,升温至85-95°C搅拌提取1-
2..5小时,冷却至30?45°C,静置2小时,离心分离,收集肝提取液;
(4)在残渣中再加入净肝质量1-3倍量的水,升温至85-95°C搅拌提取1-2..5小时,搅拌的速度为85转/分钟,冷却至30?45°C,静置2小时,离心分离,离心的转速为1500转/分钟;弃渣,合并步骤(3)和步骤(4)得到的肝提取液,于45-65°C减压浓缩至稠膏状(浸膏中总固体量之70%)。
[0027]本发明对原料的要求如下:必须是健康动物肝脏,如果是新鲜肝脏,色泽应正常,外形应基本保持完整,应无变质现象,无其它附着组织;若是冷冻肝脏,色泽应均一,无脱水干固、变质现象,解冻时应无明显的水质冰块。
[0028]应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肝浸膏的具体理化性能指标如下:
1.本品为掠色或深掠红色霄状物;有特殊香味,无焦味。
[0029]2.取本品0.2 g,加水50 ml溶解,取溶液5 ml,加茚三酮约5 mg,加热,溶液显兰紫色。
[0030]3.酸度:取本品0.5 g,加水50 ml溶解,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H),pH 值为4.0 ?6.0。
[0031 ] 4.溶解度:取本品加水制成1%浓度的溶液,为无沉淀的棕色液体。
[0032]5.总固体、脂肪、总糖含量:本品含总固体不低于70%(g/g),脂肪不超过3.0%,总糖含量不少于总固体的16.0%。
[0033]6.炽灼残渣:取本品l.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W N),遗留残渣不超过总固体的15.0%。
[0034]7.本品含氮量:按总固体计算,不低于13.0%。总有机氮的转移率不低于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