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妇产科骨裂的中药膏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7162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妇产科骨裂的中药膏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妇产科骨裂的中药膏剂。
(二)
【背景技术】
[0002]女性在生产过程中最易发生骨裂,特别是在顺产过程中,随着胎儿的出生伴随的便是母亲不同程度的骨裂,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骨裂程度不同,位置较为隐私,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如通过服药、手术等措施进行治疗,患者治疗恢复过程漫长,疗效不能确定,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一种治疗妇产科骨裂的中药膏剂。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治疗妇产科骨裂的中药膏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06]豆叶七16?33克,鸡心七17?32克,三爪金龙18?26克,三分三0.6?0.9克,三对节19?24克,大叶山桂15?20克,大麻药19?27克,大接骨丹20?29克,小棕包21?30克,山莨菪16?28克,水苦荬19?32克,乌脚枪21?31克,叶下花20?27克,仙桃草23?34克,白毛蛇22?32克,羊角扭19?28克,竹凌霄22?31克,多班紫金牛24?34克,赤车使者25?35克,驳骨丹26?33克,附地菜22?29克,软水黄连23?29克,岩葱17?28克,金线草21?29克,狗筋蔓24?32克,鸭嘴花19?26克,接骨树23?35克,黄蜀葵22?28克。
[0007]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0008]豆叶七16克,鸡心七17克,三爪金龙18克,三分三0.6克,三对节19克,大叶山桂15克,大麻药19克,大接骨丹20克,小棕包21克,山莨菪16克,水苦荬19克,乌脚枪21克,叶下花20克,仙桃草23克,白毛蛇22克,羊角扭19克,竹凌霄22克,多班紫金牛24克,赤车使者25克,驳骨丹26克,附地菜22克,软水黄连23克,岩葱17克,金线草21克,狗筋蔓24克,鸭嘴花19克,接骨树23克,黄蜀葵22克。
[0009]本发明所述中药为膏剂,将各原料清洗干净后,按常规方法制成膏剂,外敷于患处使用。
[0010]其中,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0011]豆叶七:味苦;性凉。归肺;肾;肝经。功能主治补肺益肾;清热止咳;散瘀止血。主虚劳咳嗽;肾虚腰痛;咽喉疼痛;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0012]鸡心七:味微甘,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温经通络,活血止血,接骨。用于跌打损伤,咳血;外用治乳腺炎,刀伤,开发性骨折,疔疮肿毒。
[0013]三爪金龙:味辛;性温。祛风除湿;散瘀通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0014]三分三:性温,味苦、辛。解痉镇痛、祛风除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用治胃痛,胆、肾、肠绞痛,风湿关节疼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0015]三对节:味苦,性凉。清热毒,祛风湿,截疟,接骨。本品水提取物在动物试验中有抗组胺作用。甘露醇有脱水作用。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风湿骨痛,疟疾,肝炎;外用治痈疖肿毒,骨折,跌打损伤。
[0016]大叶山桂:味甘、辛,性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止血,接骨。用于胃寒疼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阳痿,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蛇咬伤。
[0017]大麻药:味辛麻,性温。镇痛,消肿,止血。治风湿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吐血,衄血,便血。
[0018]大接骨丹:味苦、辛,性平。活血祛瘀,祛风利湿。根皮、叶: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腰痛,慢性肠炎,腹泻;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治血瘀经闭。
[0019]小棕包:味辛;微苦;性寒。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敛疮杀虫。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褥疮;疥癣。
[0020]山莨菪:味苦、辛,性温。镇痛解痉,活血去瘀,止血生肌。用于溃疡病,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功能症,胆道蛔虫症,胆结石,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0021]水苦荬:味苦,性平。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咽喉肿痛,肺结核咯血,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跌打损伤。外用治骨折、痈疖肿毒。
[0022]乌脚枪:味微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祛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肝炎,痢疾,肠炎,泌尿系结石,跌打肿痛,骨折;外用治疔疮,烧烫伤,蛇咬伤。
[0023]叶下花:味苦;性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血;消肿散结。主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瘰疬结核;风寒;喘咳。
[0024]仙桃草:味甘;微辛;性平。归肝;胃;肺经。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清热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疽疮疡;咳血;吐血;衄血;肚胃气痛;疝气痛;痛经。
[0025]白毛蛇:味微苦;甘;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怯风除湿;活血通络。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火牙痛;疖肿;带状疱疹;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腰肌劳损;跌打骨折。
[0026]羊角扭:味苦,性寒。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治风湿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疮,疥癣。
[0027]竹凌霄:味甘、淡,性平。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健脾消食,舒筋活血。用于肺结核咳嗽,食欲不振,胸腹胀满,筋骨疼痛,腰腿痛;外用治烧烫伤,骨折。
[0028]多班紫金牛:味苦,性微寒。归肺、肝二经。功用主治镇咳,祛痰,活血,利尿,解毒。治慢性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咯血,吐血,脱力劳伤,筋骨酸痛,肝炎,立即,急慢性肾炎,高血压,油气,肿毒。
[0029]赤车使者:味微苦,性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消肿。用于细菌性痢疾;外用治风湿关节痛,骨折,痈疖肿毒。
[0030]驳骨丹:味辛;苦;性平。归肝;肾;肺经。祛风湿;散瘀血;续筋骨。主风湿痹痛;月经不调;产后腹痛;跌打肿痛;骨折。
[0031]附地菜: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肾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胃痛吐酸;痢疾;热毒痈肿;手脚麻木。
[0032]软水黄连:味苦;性寒。归肝;大肠经。清热燥湿;解毒。主治痢疾;黄疸;目赤;痈肿疮疖。
[0033]岩葱:味辛;微苦;性凉。归肾;膀胱经。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支气管炎;肺炎;肝炎;尿路感染;中耳炎;疮痈;骨折;外伤出血。
[0034]金线草:味辛;苦;性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主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泻;痢疾;胃痛;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广累)疬;痈肿。
[0035]狗筋蔓:味甘、淡,性温。功能主治接骨生肌,散瘀止痛,祛风除湿,利尿消肿。用于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