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97327阅读:1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中药丸,特别是供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患者使用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中焦虚寒证,中医病证名。指脾胃阳气亏虚,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论曰中焦如怄者,以其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本胃脘之阳,气温乃能腐化水谷之精,灌养周身,若寒客中焦,则胃中冷,胃中冷则饮食不化,腹痛泄泻,霍乱吐利,治法宜温补之”。以脘腹冷痛绵绵,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畏寒肢冷为辨证要点。
[0003]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上述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药物,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上,人们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上述疾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和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上述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中药丸,以解决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中药丸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上述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一症。
[0005]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党参6?15g、吴茱萸3?9g、附子(制)3?12g、高良姜3?6g、黄芪(炙)15?30g、肉桂2?6g、山药15?32g、肉灰蓉(制)10_16g、白术(炒)7.5?16g、山楂(炒)10?20g、乌梅6?10区、砂仁3?10、陈皮10?2(^、补骨脂7.5?158、大率15?3(^。
[0006]一种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党参7?13g、吴茱萸4?7.5g、附子(制)4?10.5g、高良姜4?5g、黄芪(炙)16?26g、肉桂3?5g、山药16?28g、肉灰蓉(制)ll_14g、白术(炒)8?14g、山楂(炒)11?17g、乌梅7?8.5g、砂仁4?8.5 g、陈皮11?17g、补骨脂8?13g、大率16?26g。
[0007]—种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党参llg、吴茱萸6.5g、附子(制)9g、高良姜4.5g、黄芪(炙)23g、肉桂4.5g、山药24g、肉苁蓉(制)12g、白术(炒12g、山楂(炒)15g、乌梅7.5g、砂仁7.5、陈皮15g、补骨脂llg、大枣22g0
[0008]—种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首先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粉末状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的方法,将研磨好的粉末状药物过筛后,放入无菌室中的专用药器中拌均,继而制备成水丸(其水丸的粒度为:4.0mm-4.2mm),然后晒干,瓶装密封备用。
[0009]一种治疗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的中药丸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6g /次,饭前服,服药30-180天,诸症皆除,病告痊愈。
[0010]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党参,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等症;
吴茱萸,性味:辛、苦、大热、有小毒,具有疏肝下气、温中散寒、燥湿助阳之功效,用于治疗劂阴头痛、胸腹胀满、呕吐吞酸、阳虚泄泻、吐泻转筋、寒疝脚气,外治口舌生疮;
附子(制),性味:辛、甘、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之功效,用于治疗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等症;
高良姜,性味:味辛、性热,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噫气、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脯反胃、食滞、瘴疟、冷癖;
黄芪(炙),性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
肉桂,性味:辛、甘、热,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等症;
山药,性味:甘、平,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等症;
肉苁蓉(制),性味: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尿频余沥、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肠燥便秘等症;
白术(炒),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山楂(炒),性味:酸甘、微温,无毒,具有消食积、化滞瘀之功效,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