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针瓶用配药方法及配药机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975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所述配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60]图8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方法中准备插针时的示意图;
[0061 ]图9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方法中完成插针后的示意图;
[0062]图10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方法中翻转输液袋时的示意图;
[0063]图11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方法中抽吸栗吸气时的示意图;
[0064]图12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方法中完成粉针瓶药液输入时的示意图;
[0065]图13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方法中翻转粉针瓶时的示意图;
[0066]图14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方法中抽吸栗吹气时的示意图;
[0067]图15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方法将粉针瓶全部注入输液袋的示意图;
[0068]图16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方法完成配药后拔针的示意图;
[0069]图17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机构双孔针与针头连接器配合的剖视图;
[0070]图18为图17中的爆炸示意图;
[0071]图19为本发明所述粉针瓶用配药机构单孔针与针头连接器配合的剖视图;
[0072]图20为图19中的爆炸示意图。
[0073]图1-6中标记:
[0074]1、粉针瓶,2、输液袋,3、通气管,4、软管二,5、针头一,6、针头二,7、第一液面控制器,8、第二液面控制器,9、抽吸栗;
[0075]图7-20中标记:
[0076]1、粉针瓶,2、输液袋,31、软管一,32、软管二,4、双孔针,41、孔一,42、孔二,5、单孔针,6、针头连接器,61、连接螺纹,62、锁紧帽,63、锁紧支撑杆,7、夹管装置,81、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一,82、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二,9、抽吸栗。
【具体实施方式】
[007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007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79]实施例1
[0080]如图7-11所示,一种粉针瓶1用配药方法,其配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1]步骤一、准备,如图7、8所示,将双孔针4分别连接软管一31和软管二 32—端,其中软管一 31另一端连通抽吸栗9,软管二 32另一端连通单孔针5,将粉针瓶1和输液袋2分别就位且瓶口朝上,对准所述双孔针4和单孔针5;
[0082]步骤二、插针,如图9所示,将双孔针4插入粉针瓶1内,将单孔针5插入输液袋2内;
[0083]步骤三、抽吸,如图11、12所示,抽吸栗9工作,吸气,在粉针瓶1内形成负压,将输液袋2内的药液通过软管二32输入粉针瓶1内,直到药液充满粉针瓶1后,抽吸栗9停止吸气;
[0084]步骤四、翻转,如图13所示,将装有药液的粉针瓶1翻转180°倒立使其瓶口朝下,此时双孔针4和软管一 31同样处于翻转180°倒立状态;
[0085]步骤五、注入,如图14所示,抽吸栗9再次工作,吹气,在粉针瓶1内形成正压,将粉针瓶1内的药液通过软管二 32注入输液袋2;
[0086]步骤六、拔针、完成配药,如图15、16所示,当软管二32检测无药液流动时,粉针瓶1内药液全部注入至输液袋2内,抽吸栗9停止吹气,拔出双孔针4和单孔针5,完成粉针瓶1内药剂配药并注入输液袋2内。
[0087]为了便于对药液监测,在上述步骤三中还包括设于软管一31上的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一 81,如图12所示,以及位于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一 81和抽吸栗9之间的夹管装置7。在步骤六中还包括设于软管二 32上的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二 82。该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一 81安装在软管一 31的管壁外侧,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二 82安装在软管二 32的管壁外侧,均是利用常用的红外光信号技术方法对软管一 31和软管二 32的内部的液体流动状态进行感应和实时监测,如图12中的虚线所示无线通讯连接,继而通过智能控制器实现不同状态信号的转化,最终在控制系统终端显示各种状态和报警信息,并由此对相应其它元件进行控制。
[0088]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一81和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二 82具体使用时,当配药流程进行到上述步骤三状态时,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一81对软管一31的液体开始进行监测,如图15所示,图中虚线为控制系统与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二 82无线通讯连接,此时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二 82仍处于待机状态,此时,控制系统标记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一 81发出的信号为开始状态。在抽吸栗9将输液袋2中的液体吸入粉针安瓿瓶过程中,当粉针瓶1内还没有装满液体也没有药液溢出流入软管一 31中时,控制系统终端将流动监测装置一持续发出的信号标记为工作状态,维持抽吸栗9持续进行抽吸,同时不对夹管装置7做任何操作,直到粉针安瓿瓶装满液体,且软管一 31内吸入少量液体,并流动到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一 81所在的软管一 31位置时,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一81检测到软管一31内出现液体流动,立即将异常信号(有别于前面所述的工作状态信号,此处称为异常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终端,控制系统终端将此时信号标记为结束状态,控制抽吸栗9关闭,同时控制夹管装置7夹紧软管,阻断液体流动,避免液体进入抽吸栗9中。当控制系统终端维持前述控制状态直到配药流程处于步骤五,此时,控制系统终端再次打开夹管装置7,并开启转换栗进行正压吹气模式,同时,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二 82开始对软管二 32进行检测,软管二 32内一直充满有液体,控制系统终端将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二82此时发出的信号记录为开始状态,随着粉针瓶1中的液体逐渐流出,维持控制状态不改变,直到粉针瓶1中液体排完,当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二 82所在的软管二 32处监测不到软管二32内液体通过时,液体流动监测装置二82立即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终端,控制系统将此时信号标记为结束状态,并控制抽吸栗9关闭停止正压输送(此时不对夹管装置7进行控制),至此,即完成一次药瓶配送。
[0089]在上述步骤三中的抽吸栗9吸气时,即当抽吸栗9吸气准备将输液袋2内药液吸入粉针瓶1时,将输液袋2翻转使瓶口朝下,单孔针5朝上,如图10-12所示,能够更容易更快速将输液袋2内药液吸入粉针瓶1,更加节能;因为相对正常情况下输液袋2瓶口朝上单孔针5朝下的情况,如果单孔针5并未插入输液袋2药液中,单孔针5和软管二32需要先吸入一部分空气,在输液袋2处于负压情况下,将输液袋2空气全部挤出去之后才能将药液吸入单孔针5及软管二32中,相对吸阻更大,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也更加浪费能耗,本发明所述的配药方法采用的双孔针4和单孔针5的长度相同,均是插入粉针瓶1和输液袋2瓶口瓶塞厚度并超出3-10mm位置,在粉针瓶1翻转时,能够最大限度将粉针瓶1药液抽吸出去,相同长度的双孔针4和单孔针5在利用与机械自动控制装置配合插针时,插针深度相同,控制程序更加简单。当进行到步骤五中在抽吸栗9吹气时,准备将粉针瓶1内药液推送注入输液袋2中时,将输液袋2再次翻转回到处置位置即瓶口朝上,能够便于粉针瓶1内药液通过软管二 32快速的注入输液袋2中。
[0090]另外,为了便于将粉针瓶1内药剂充分溶解,可以多次循环步骤三至步骤五的抽吸栗9抽吸和吹气的流程,即每次流程均包括将粉针瓶1翻转使瓶口保持正立的初始状态,然后将输液袋2内药液抽吸入粉针瓶1内,粉针瓶1翻转注入输液袋2的循环过程,避免了现有配药方法大多数只进行一次溶解粉针瓶1药剂后,就将其注入输液袋2可能造成粉针瓶1药剂溶解不充分余留在粉针瓶1内而浪费。
[0091]该粉针瓶1用配药方法,在配药过程中,通过最初双孔针4插入粉针瓶1,输液袋2插入输液袋2之后,通过抽吸栗9的抽吸输液袋2内药液至粉针瓶1,翻转粉针瓶1使瓶口朝下,抽吸栗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