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7564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男性前列腺增生,导致前列腺部尿道受阻发病率占20%_30%,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量随之增加,这种尿道受阻病初期都靠吃药进行治疗,但吃药最终无法根治,都必须进行手术等其它配合治疗进行缓解,特别是对前列腺疾病等进行物理治疗后(如微波治疗、射频治疗、激光治疗、电切治疗等)引起前列腺水肿使尿道狭窄产生排尿困难,严重时引起尿滞留,通常的解决办法是给患者插引流管引流。传统的引流管一端插入尿道,放入膀胱内,另一端放在阴茎外与引流袋连接,由于引流管直接通过尿道括约肌,使括约肌不再起括约作用,所以只能直排式排尿。此引流管的引流技术,其缺点在于:患者不能自主排尿,只要膀胱有尿液就直接排入引流袋中;外挂引流袋,患者会很痛苦,对其行动很不方便;另外,此留置导尿是一种侵入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膀胱的黏膜损伤,为细菌的滋生感染打开了门户,同时还可能导致尿路的感染(文献报道),如果此引流管留置5天以上者菌尿发病率为100%,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前列腺支撑导管,但是其放置在尿道中,会给患者造成明显异物感,造成了患者膀胱的不适感,使患者有尿不尽的感觉,不利于排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它不仅能够减少其在膀胱内的异物感,而且降低了患者膀胱的不适度,避免了患者产生尿不尽感觉的现象,从而前列腺患者利于排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它包括:
[0005]可置留在膀胱颈部和约肌近端之间的置留管,所述置留管内设置有中空排尿通道;
[0006]至少两个向其内充填介质使其扩张并扩张后可贴紧膀胱颈部的囊体,所述囊体沿着置留管的周向设置在置留管的外壁上,置留管的外壁在相邻的囊体之间形成间隙壁,并且置留管在至少一个间隙壁上开有与中空排尿通道相连通的排尿口。
[0007]进一步为了便于排尿,所述置留管在囊体的前方设置有变形部,并且变形部上开有与中空排尿通道相连通的主排尿口,当膀胱逐渐充盈而膨胀时,所述变形部逐渐向四周扩张,所述主排尿口也随之扩大。
[0008]进一步为了便于向囊体内充装使囊体扩张的介质,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还包括与相应的囊体对应的单向阀,所述置留管设置有与中空排尿通道连通并且与相应的囊体一一对应的介质进孔,所述单向阀连接在相应的置留管的介质进孔和相应的囊体的内腔之间,以便向囊体内单向充填介质。
[0009]进一步为了防止置留管全部滑入膀胱以及利于置留管拔出时便于导向,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还包括头大尾小的软质锚,所述软质锚连接在置留管的尾端。
[0010]进一步为了在向外抽离置留管时,先完成囊体的缩憋动作,所述囊体上设置有排气塞,所述软质锚的尾部连接有软质锚拉线,所述排气塞上连接有排气塞拉线,软质锚拉线和排气塞拉线连接在一起形成打结点,并且排气塞拉线上排气塞到打结点的距离小于置留管、软质锚和软质锚拉线形成的整体构件上排气塞到打结点的距离。
[0011]进一步为了使扩张后的囊体紧贴在膀胱颈部,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还包括牵拉线,所述软质锚通过拉线组件连接在置留管的尾端,所述牵拉线连接在拉线组件上,通过向后牵拉牵拉线使扩张后的囊体贴紧膀胱颈部。
[0012]进一步为了方便将置留管导入尿道并留置在尿道内,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还包括置留管置入装置,所述置留管置入装置包括外管组件、内芯管、定位柱和锚固定圈,所述内芯管设置在外管组件内,所述定位柱和锚固定圈设置在内芯管外壁上,所述置留管可滑动地并可脱离地套装在内芯管上,所述软质锚的尾端放在锚固定圈内,软质锚的头端包在定位柱上。
[0013]进一步为了从置留管置入装置向置留管上的囊体充装介质使其膨胀,所述置留管上设置有与相应的囊体一一对应的介质进孔,所述内芯管上开有与内芯管内通道相连通并且和囊体一一对应的介质孔,所述内芯管沿着轴向上在介质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阻介质圈,两个阻介质圈、内芯管的外壁和置留管的内壁之间围成一与介质孔相连通以及同时与置留管上的介质进孔相连通的密封腔。
[0014]进一步,所述外管组件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锚固定圈容置在第一导管内,所述定位柱的尾端与第一导管的头端相接,第一导管的尾端与第二导管相接。
[0015]进一步,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还包括注射针,所述外管组件的尾部具有注射针导向管,所述注射针在注射针导向管内一定行程上滑动,注射针的内腔和内芯管的内腔相连通。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将囊体设置为至少两个,并且沿着置留管的周向设置,这种设置一改原来引流管的单一的鼓形或球形气囊,减少了其在膀胱内的异物感,降低了患者膀胱的不适度,同时在相邻的囊体之间的置留管上设置有与中空排尿通道连通的排尿口,当囊体位于膀胱颈部时,这样的设置可使膀胱颈部的尿液也能排出,可使其与常人一样将尿液完全排尽,解决了原来产品因球囊占居只能排出球囊上部的尿不尽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19]图3为图2的C部放大图;
[0020]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0021]图5为图2的D部放大图;
[0022]图6为本发明的置留管与软质锚及各拉线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发明的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的另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6所示,一种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它包括:
[0027]可置留在膀胱颈部和约肌近端之间的置留管1,所述置留管1内设置有中空排尿通道;置留管1的头部设置成球头状,方便其插入尿道;
[0028]至少两个向其内充填介质使其扩张并扩张后可贴紧膀胱颈部的囊体2,所述囊体2沿着置留管1的周向设置在置留管1的外壁上,置留管1的外壁在相邻的囊体2之间形成间隙壁,并且置留管1在至少一个间隙壁上开有与中空排尿通道相连通的排尿口 111;本实施例设置的囊体2有两个,并且间隙壁上均设置有排尿口 111。
[0029]本发明将囊体2设置为至少两个,并且沿着置留管1的周向设置,这种设置一改原来引流管的单一的鼓形或球形气囊,减少了其在膀胱内的异物感,降低了患者膀胱的不适度,同时在相邻的囊体2之间的置留管1上设置有与中空排尿通道连通的排尿口 111,当囊体2位于膀胱颈部时,这样的设置可使膀胱颈部的尿液也能排出,可使其与常人一样将尿液完全排尽,解决了原来产品因球囊占居只能排出球囊上部的尿不尽现象。
[0030]如图6所示,所述置留管1在囊体2的前方设置有变形部12,并且变形部12上开有与中空排尿通道相连通的主排尿口 121,当膀胱逐渐充盈而膨胀时,所述变形部12逐渐向四周扩张,同时所述主排尿口 121也随之扩大;向外扩张后的变形部12呈灯笼状结构,本实施例的变形部12上的主排尿口 121为三个,但不限于此;当膀胱无尿时,膀胱收缩,灯笼状会因其材料质软随之变形,降低患者有异物的不适;当尿液充满膀胱时,膀胱鼓起,变形部12成灯笼状达到最大排尿口。
[0031]如图6所示,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还包括与相应的囊体2对应的单向阀4,所述置留管1设置有与中空排尿通道连通并且与相应的囊体2—一对应的介质进孔13,所述单向阀4连接在相应的置留管1的介质进孔13和相应的囊体2的内腔之间,以便向囊体2内单向充填介质;本实施例的单向阀4为单向气阀皮。液(气)从内芯管8通过压力进入时,单向气阀4鼓起,液(气)进入囊体2中,根据进液(气)的多少而相应的鼓起;当无压力时,单向气阀包紧置留管1,液(气)无法回流,达到单向进液(气)的作用。
[0032]如图6所示,可自主排尿前列腺支撑导管还包括头大尾小的软质锚6,所述软质锚6连接在置留管1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