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16623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胃癌(消化内科)是原发于胃部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死亡率居各种癌之首位。其发生原因可能与胃部的某些疾病、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及遗传因素等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闷不适、隐痛、胃纳减退、厌食、进行性贫血及消瘦、进展期上腹部可扪及肿块、粪便潜血持续阳性。
[0003]胃癌病因和发病条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胃粘膜上皮的异型上皮增生和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较正常胃粘膜或其他的胃粘膜病变更容易发生癌变,故此受到研究者的注意。癌前疾病则是一个临床概念,是指某些疾病发生胃癌机会较多,如胃息肉、胃腺瘤性息肉,多发性息肉直径大于2cm时,恶变可能性大,胃溃疡为胃癌的癌前疾病,其恶变率各家报告不一,国内资料为6 %?18%。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10?20年之后约有10%的病例发生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酸缺乏、恶性贫血,肠上皮化生等,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二)饮食习惯和食物:经口摄入的食物在胃内长时间停留,而某些食物原料可能是人类和动物的致癌因素,如研究发现油煎鱼、咸鱼、咸肉,咸食物、黄鱼肉、腌制蔬菜、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与胃癌发病呈阳性相关;相反,新鲜蔬菜、芹菜、莴苣、南瓜,茄子、西红柿、各种水果和含大量维生素C的食品均呈阴性相关,其他如进食时生气,进食不定时、进食快、喜进烫食、暴饮暴食、吸烟等都可能引起胃粘膜屏障的损伤,因而发生胃癌疾患,导致癌前疾病或病变,发展为癌。统计分析高发国家移民到低发国家的人群,仍保持对胃癌的易感性,但他们后代的胃癌危险性,与移居国当地人群非常接近,这提示幼年的环境接触和饮食致癌与胃癌发生有关。近年来认为,由饮食摄入硝酸盐在胃内所转化的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是胃癌的病因之一,在胃粘膜损伤的内因基础上,长时间接触外因致癌物的作用,可导致发病,终致癌变。
[0004]中医认为,胃癌发病因素有饮食失节,忧思过度,脾胃损伤、气结痰凝。明张景岳认为病因病机为“阳虚不能化”与“气结不能行”,说明脾胃虚寒,阳气不化,气结于内。气结则血行阻滞,形成血淤。清《景岳全书发挥》指出:“膈者在胸膈胃口之间,或痰或淤血或食积阻滞不通,食物入胃不得下达而呕出,渐至食下即吐而反胃矣。”总之,产生反胃膈塞不通之证有气结、热结、淤血、食积及脾胃虚寒等说。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尤其适用于II期胃癌患者,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6]胃癌按照TM1分期,可分为1、I1、II1、IV期,申请人在大量临床中总结发现,针对于II期胃癌患者,胃癌中医辨证类型有时并不单纯,有加杂和兼症,不能只根据一种分型进行治疗,对于II期胃癌来说,尤会出现脾胃虚寒以及湿热淤毒双重兼症,因此,治疗时应当综合考虑。
[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桂丁10?15份、芦子10?15份、土良姜10?15份、焦神曲15?20份、焦山楂15?20份、焦麦芽15?20份、娃儿藤5?10份、赛葵10?15份、兀胡10?15份、血竭10?15份、仙鹤草15?20份、玉竹15?20份、石斛15?20份、山豆根5?10份、冬凌草5?10份、肿节风5?10份、喜树果5?10份。
[0008]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0009]可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桂丁10份、芦子10份、土良姜10份、焦神曲15份、焦山楂15份、焦麦芽15份、娃儿藤5份、赛葵10份、元胡10份、血竭10份、仙鹤草15份、玉竹15份、石斛15份、山豆根5份、冬凌草5份、肿节风5份、喜树果5份。
[0010]也可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桂丁15份、芦子15份、土良姜15份、焦神曲20份、焦山楂20份、焦麦芽20份、娃儿藤10份、赛葵15份、元胡15份、血竭15份、仙鹤草20份、玉竹20份、石斛20份、山豆根10份、冬凌草10份、肿节风10份、喜树果10份。
[0011]也可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桂丁12份、芦子12份、土良姜12份、焦神曲18份、焦山楂18份、焦麦芽18份、娃儿藤8份、赛葵12份、元胡12份、血竭12份、仙鹤草18份、玉竹18份、石斛18份、山豆根8份、冬凌草8份、肿节风8份、喜树果8份。
[0012]将上述各原料药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0013]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0014]用法:成人每次服用200?300mL,每日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15天为一个疗程。
[0015]药理分析:
[0016]桂丁:辛,甘,性温。归脾,胃,肺经。温中散寒,止痛,止呃。主心胸疼痛,胃腹冷痛,恶心,嗳气,呃逆,呕吐,肺寒咳喘。
[0017]芦子:微辛,温。温中散寒,活络止痛,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咳喘,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胃痛,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牙痛,毒蛇咬伤,外伤出血,烫火伤,乳腺炎等。
[0018]土良姜:辛、苦,温。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寒痛,呕吐,消化不良,寒疝气痛;外用治膝关节痛。
[0019]焦神曲:味甘、辛,药性温。入脾、胃经。功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0020]焦山楂:味酸、甘,药性微温,归睥、胃、肝经。功能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敛止痢。用于治疗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
[0021]焦麦芽:味甘,药性平。归脾、胃经。功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0022]娃儿藤:辛,温,有小毒。祛风化痰,解毒散瘀。治小儿惊风,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肿痛,胃痛,牙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0023]赛葵:甘、淡,凉。清热利湿,解毒散瘀。用于感冒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疔疮,痈肿。
[0024]元胡: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0025]血竭:甘、咸,平。归心、肝经。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0026]仙鹤草:苦、涩,平。归心、肝经。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0027]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0028]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0029]山豆根:苦,寒;有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0030]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
[0031]肿节风:苦、辛、平。归心、肝经。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用于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0032]喜树果:性寒,味苦、涩;有毒。抗癌,散结,破血化瘀用于多种肿瘤,如胃癌、肠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
[0033]本发明的中药配方中,桂丁、芦子、土良姜温中散寒;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健脾消导、和胃;娃儿藤、赛葵、元胡解毒去瘀,活血化瘀止痛;血竭、仙鹤草止血生新;玉竹、石斛清热养阴,养益胃阴;山豆根、冬凌草、肿节风、喜树果解毒抗癌。
[003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治疗脾胃虚寒以及湿热淤毒症状导致的早期胃癌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0035]疗效判断:
[003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