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口腔清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3538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口腔清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臭氧临床口腔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口腔医学领域,1935年Fisch是第一位把臭氧应用于临床的牙科医生,但直到80年代末口腔用臭氧研究才再次成为一门学科,尝试将臭氧治疗逐步引入牙科领域,用于治疗龋病、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0003]多年来臭氧作为广谱、高效的抗菌剂已应用于医学领域。与臭氧相比,臭氧溶液不仅具有强大的氧化性和快速的杀菌作用,还有安全无毒,无刺激性的优点。而将臭氧通入水中可获得一定浓度的臭氧溶液。在同一浓度臭氧溶液对同一细菌的作用中,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杀菌率略有提高,杀菌率与时间相关性较小,说明臭氧溶液对细菌的作用发生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臭氧即发挥强氧化作用。
[0004]文献报告,用臭氧溶液和0.2%氯已定对牙周炎患者牙周袋进行冲洗治疗,结果显示臭氧可作为治疗由细菌、病毒和真菌引起牙周炎的手段,并可用于牙周炎日常护理和专业治疗。与常用的抗菌药物氯已定、双氧水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实验中分别进行细胞数量、细胞新陈代谢活性,及细胞凋亡等组织相容性实验的比较,结果表明,臭氧溶液比其他口腔抗菌药物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臭氧溶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有毒性,但比对照的抗菌药物低。提示可用臭氧溶液进行辅助牙周炎病患龈上,龈下治疗中做水溶液冲洗使用。
[0005]臭氧发生器利用大自然中雷击放电产生臭氧的原理,以空气为原料,以电力为能量,把空气引入机器内,过滤、干燥后,通过发生器高压放电,使氧分子在高速运动着的电子轰击下发生电离,产生撞击,把氧分子电离成一个个氧原子,三个氧原子结合形成臭氧。然后通过强力排气栗将臭氧气体送入水中,进行杀菌消毒。现有技术中臭氧水制取方便,我国拥有相当成熟小型家用臭氧发生器的生产技术,产品性能稳定,价格较低。
[0006]如何进一步提升臭氧溶液在医疗领域的运用,是现有医学探索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如何进一步提升臭氧溶液在医疗领域的运用,是现有医学探索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口腔清洁装置。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临床口腔清洁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臭氧临床口腔清洁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容水腔、栗及洁牙机头,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气体输出端通过臭氧管与容水腔相连,所述栗的入口端与容水腔相连,所述栗的出口端与洁牙机头相连,还包括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一控制部设置于向臭氧发生器提供电能的电路中或设置于臭氧管上,第一控制部用于控制臭氧发生器向容水腔中注入臭氧的量。
[0009]现有技术的实践证明,臭氧溶液作为牙周病控制菌斑的方法是可行的。由于牙周病引起原因众多,例如慢性牙周病患者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含量较高,青少年侵袭性牙周炎一般由伴放线杆菌引起,而妊娠期龈炎则是由中间普氏菌过多导致的。然而,不同浓度的臭氧溶液对不同种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杀灭力度也是不同的,即臭氧溶液针对某种菌种的杀菌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臭氧溶液的浓度和温度。除此之外臭氧在水中的浓度,臭氧气体的分压,气液接触面积也影响灭菌能力。
[0010]当今我们使用在牙周病治疗中的洁牙机冲洗水多为普通蒸馏水,这在牙周炎治疗的过程中只起到冲刷牙结石及牙菌斑的效果,并未对致病菌起到抗菌治病的用;采用的溶解有臭氧的冲洗水,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灭菌能力,但现有洁牙机制备的臭氧溶液的臭氧浓度多为定值,在针对某一菌种时,不一定能够起到良好的杀灭效果,故本发明提供的臭氧临床口腔清洁装置技术方案,旨在为控制牙菌斑提供更好的可行性。
[0011]以上臭氧临床口腔清洁装置技术方案中,设置的臭氧发生器用于制备臭氧气体,并通过臭氧管注入到容水腔中的溶剂中得到臭氧溶液,通过栗对臭氧溶液做功,使其由洁牙机头喷出用于洁牙。本结构中还包括用于控制向容水腔中介质注入臭氧的量的第一控制部,旨在通过以上第一控制部,达到控制容水腔中臭氧浓度的目的。
[0012]现有技术中,臭氧发生器可基于高压放电式制备、紫外线照射式制备、电解式制备等,这样,以上第一控制部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功率控制模块、时间控制器等,以上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的功率,时间控制器可用于控制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的时间,以定量控制向容水腔中送入臭氧的量,以上向容水腔中送入臭氧的量可决定容水腔中臭氧溶液的浓度;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控制部还可以是设置于臭氧管上的截断阀,以在向容水腔中输入一定量的臭氧后,通过截断臭氧的流道,停止向容水腔中送入臭氧。
[0013]综上,以上方案中,通过在臭氧临床口腔清洁装置上设置第一控制部,可达到制备出不同浓度的臭氧溶液的目的,以便于实现针对口腔的不同病症,采用特定浓度的臭氧溶液作为洁牙液,以针对特定菌种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利于采用臭氧溶液作为口腔的洁牙液时,对口腔致病菌杀灭的有效性。
[0014]以上臭氧临床口腔清洁装置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臭氧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易分解为氧。实验显示,臭氧溶液中的臭氧的半衰期与温度有关,4°C时半衰期为132分钟,10°C时半衰期为128分钟,20°C时半衰期为27分钟,30°C时半衰期为6分钟。同时,针对某一浓度的臭氧溶液,臭氧溶液对细菌的杀灭效果与臭氧溶液的温度也是息息相关的:如幽门螺杆菌,采用18°C的臭氧溶液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弓形杆菌,采用30°C的臭氧溶液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15°C的臭氧溶液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以上特定温度、特定浓度的臭氧溶液用于细菌杀灭时,也依赖于杀灭时间,综合臭氧易分解的特性,在同时满足口腔对臭氧溶液温度耐受力、臭氧溶液灭菌时间内的有效性的情况下,不宜采用过高温度的臭氧溶液。现有技术中,用于对液体制冷的设备一般较为庞大,为利于本臭氧临床口腔清洁装置携带、移动的便捷性,优选采用在需要时,如气温较高的夏季,对臭氧溶液的溶剂采用预先冷冻的方式,如采用冰箱冷藏或冷冻,在臭氧溶液需要较高温度时,再对臭氧溶液进行加热的方式,故为便于对臭氧溶液进行温度调整,所述容水腔中、容水腔至洁牙机头的臭氧溶液管路中,至少有一个上设置有加热装置。
[0015]由于容水腔中相较于臭氧溶液管路中,容水腔中有体积更大的臭氧溶液,为利于对臭氧溶液温度的控制精度,所述加热装置为设置于容水腔中的电加热装置,为利于直观反应臭氧溶液的温度,所述容水腔中还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
[0016]为便于实现对本臭氧临床口腔清洁装置所生成的洁牙液温度的自动控制,所述温度测量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所述臭氧临床口腔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与加热装置相连,第二控制部用于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参数。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以上温度传感器向第二控制部输入反应臭氧溶液温度值的数字信号,第二控制部可设置为包括对比模块及调控模块,以上对比模块通过对比,用于判定是否对臭氧溶液进行加热,以上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向加热装置输入电能的功率和/或控制向加热装置提供电能的电路的通断。
[0017]以上方案中,包括了对臭氧溶液进行臭氧浓度和臭氧溶液温度控制,为便于将两个控制指标集合在一个单元上,以利于对本设备操作的便捷性,所述臭氧临床口腔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部,所述第三控制部包括两个控制旋钮,两个控制旋钮分别与第一控制部及第二控制部相连,两个控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