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812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目前尚无可靠而满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它对肝脏不利的因素,治愈率低,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4-8、柴胡3-5、半枝莲8-10、黄芩6-8、炒白术2-4、七叶一支花4-6、虎杖6-8、连翘8_10、紫花地丁 2_4、马齿苋4_5、四季青2-4、黄药子5-8、漏芦6-8、山慈菇10-15、地精草2_4、糖茶薦I _3和矮醋栗4_6。
[0005]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6、柴胡4、半枝莲9、黄芩
7、炒白术3、七叶一支花5、虎杖7、连翘9、紫花地丁3、马齿苋4.5、四季青3、黄药子6、漏芦7、山慈菇12、地精草3、糖茶薦2和矮醋栗5。
[0006]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水煎半个小时,冷却后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15天为一疗程,一般3-4个疗程即可治愈。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纯中药配制而成,配方科学合理,无毒副作用,具有清热利湿、安神养血、燥湿健脾、疏肝理气、凉血解毒功效,本发明对病毒性肝炎有很好的疗效,疗程短,治愈后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炙甘草6、柴胡4、半枝莲9、黄芩7、炒白术3、七叶一支花5、虎杖7、连翘9、紫花地丁3、马齿苋4.5、四季青3、黄药子6、漏芦7、山慈菇12、地精草3、糖茶薦2和矮醋栗5。
[0009]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水煎半个小时,冷却后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15天为一疗程,一般3-4个疗程即可治愈。
[0010]典型病例:
病例1:杨某某,女,45岁,患有病毒性肝炎半年,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面色发黄,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服一个疗程,效果明显,症状明显好转,面色红润,后续服用两个疗程,诸症全消,痊愈。
[0011]病例2:郭某某,男,50岁,患有病毒性肝炎数月,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乏力、口苦、面色发黄,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服三个疗效,诸症全消,检查肝功能正常,痊愈。
[0012]病例3:张某,男,49岁,近一个月常感全身乏力、食欲下降,伴恶心、呕吐、尿黄等症状,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肝炎,连服十余剂,效果明显,患者食欲增加,面色红润,诸症明显减轻,后继续服用两个疗程,诸症全消,治愈。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4-8、柴胡.3-5、半枝莲8-10、黄芩6-8、炒白术2-4、七叶一支花4-6、虎杖6-8、连翘8-10、紫花地丁2-4、马齿苋4-5、四季青2-4、黄药子5-8、漏芦6-8、山慈菇10-15、地精草2-4、糖茶薦1-3和矮醋栗.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6、柴胡4、半枝莲9、黄芩7、炒白术3、七叶一支花5、虎杖7、连翘9、紫花地丁 3、马齿苋4.5、四季青3、黄药子6、漏芦7、山慈菇12、地精草3、糖茶薦2和矮醋栗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炙甘草4-8、柴胡3-5、半枝莲8-10、黄芩6-8、炒白术2-4、七叶一支花4-6、虎杖6-8、连翘8-10、紫花地丁2-4、马齿苋4-5、四季青2-4、黄药子5-8、漏芦6-8、山慈菇10-15、地精草2-4、糖茶藨1-3和矮醋栗4-6;本发明以纯中药配制而成,配方科学合理,无毒副作用,具有清热利湿、安神养血、燥湿健脾、疏肝理气、凉血解毒功效,本发明对病毒性肝炎有很好的疗效,疗程短,治愈后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P31/12, A61P1/16, A61K36/898
【公开号】CN105560861
【申请号】CN201610021417
【发明人】徐昌霞
【申请人】徐昌霞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