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2892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医疗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使在插入部前端侧配置有抬起座的医疗设备中的收纳于操作部的抬起座的牵引机构保持水密性和气密性的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般来说,具有各种功能的处置器具、例如钳子贯穿插入在内窥镜主体内,从在前端侧开口的开口部延伸出。例如公知有如下的处置器具抬起座:在内窥镜主体的前端的周面侧的一部分上设置开口部,使从该开口部向侧方延伸出的引导线等处置器具向所期望的方向弯曲。
[0003]处置器具抬起座能够通过设置于内窥镜的基端侧的操作部使引导线在被支承的状态下转动、弯曲,而使处置器具朝向操作者所期望的方向。操作部和处置器具抬起座通过贯穿插入在钳子抬起管路内的线等而连结。
[0004]由于处置器具抬起座部分被插入到体腔内而使用,因此在使用后,进行钳子抬起管路内的清洗处理。因此,例如像专利文献I提出的那样,为了使清洗液等液体从开口部传递到管路而不侵入内窥镜的操作部内,使由弹性部件构成的O型环嵌装于线或者线制动器,从而实现水密(或者气密)的结构。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9-2388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由于上述的钳子抬起管路内的水密的结构通过O型环实现,因此线与O型环的滑动阻力变大。即,由于滑动阻力针对与线连接的操作杆的操作制动性地进行作用,因此操作杆的操作变重,手术人员的操作的力增减变难,成为细微的操作变难的原因之一。并且,相反地,如果减小线与O型环的滑动阻力,则水密性和气密性变差,担心清洗液向操作部内的侵入或使用时体腔内的液体的侵入等情况。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 ]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具有:抬起管路部件,其在前端部具有能够转动的抬起座;牵引部件,其贯穿插入在所述抬起管路部件的管路内,使所述抬起座转动;连杆机构,其与所述牵引部件连接而施加牵引力;以及密封部件,其以水密或气密的方式分别固定于所述管路和所述牵引部件,能够伴随着所述牵引部件的移动而发生变形,以水密或气密的方式将所述管路内和所述连杆机构分离。
[0012]发明效果
[0013]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不妨碍操作性且实现可靠的水密或气密性的医疗设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医疗设备在内窥镜主体内内置抬起座单元的内窥镜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图。
[0015]图2是示出内置于内窥镜主体的抬起座单元的示意性结构的图。
[0016]图3A是示出插入部的前端部分的外观结构的图。
[0017]图3B是示出插入部的前端部分的外观结构的图。
[0018]图3C是示出插入部的前端部分的抬起座抬起时的外观结构的图。
[0019]图4A是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密闭性确保机构的抬起管路的结构,是示出抬起座放倒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0]图4B是示出抬起座抬起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1]图5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密闭性确保机构的密封部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的图。
[0022]图5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密闭性确保机构的密封部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的图。
[0023]图6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密闭性确保机构的密封部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的图。
[0024]图6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密闭性确保机构的密封部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的图。
[0025]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密闭性确保机构的密封部件的外观结构的图。
[0026]图8A是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密闭性确保机构的抬起管路的结构,是示出抬起座放倒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7]图8B是示出抬起座抬起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8]图9A是具有第三实施方式的密闭性确保机构的抬起管路的结构,是示出抬起座放倒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9]图9B是示出抬起座抬起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0]图1OA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密闭性确保机构的密封部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的图。
[0031]图1OB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密闭性确保机构的密封部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的图。
[0032]图1l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密封部件的结构例的图。
[0033]图1l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密封部件的结构例的图。
[0034]图12A是示出设置于第二、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密封部件的弹簧引导件的结构的图。
[0035]图12B是示出设置于第二、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密封部件的弹簧引导件的结构的图。
[0036]图12C是示出设置于第二、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密封部件的弹簧引导件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38]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医疗设备在内窥镜主体内内置有抬起座单元的内窥镜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图。在图2中示出内置于内窥镜主体的抬起座单元的示意性结构,图3A、3B示出插入部的前端部分的外观结构,图3C示出插入部的前端部分的抬起座抬起时的外观结构。
[0039]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大体上由内窥镜主体I和作为各种外部装置的内窥镜用设备7构成,该内窥镜用设备7搭载在能够移动的滑车2上。关于以下的说明,以软性镜为例进行说明,但在硬性镜中也可以同样地搭载。
[0040]内窥镜主体I包含:插入部(挠性管)4,其插入到作为观察对象的体腔内;弯曲部5和后述的前端部6,它们设置于插入部4的前端侧;以及内窥镜操作部3,其设置于基端侧并使弯曲部5进行弯曲动作。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弯曲部5侧称作前端侧,将操作部3侧称作基端侧。
[0041]内窥镜用设备7具有:光源装置8,其生成对观察对象部位进行照射的照明光;视频处理器9,其对拍摄到的影像信号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监视器10,其将影像信号作为观察图像进行显示;以及作为输入部的键盘11等。
[0042]而且,在滑车2上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瓶12,该瓶12贮存用于清洗等的液体(清洗液:例如以生理盐水等水为主的液体)。并且,在内窥镜用设备7中包含送气栗单元(未图示)。而且,在滑车2的架上收纳有抽吸单元13,该抽吸单元13对在体腔内从后述的清洗喷嘴向体腔内喷出的液体或气体以及粘液等进行抽吸。
[0043]内窥镜主体I与光源装置8经由通用线缆14由连接器15连接。通用线缆14除了由光纤构成的光导以外还包含传送影像信号等的多条信号线、由管构成的气体和液体的供给路径(送气送液通道)和排出路径。通用线缆14的与内窥镜用设备7侧连接的连接器15分支从成信号线、管以及光导,与各自的设备连接。在内窥镜操作部3中设置有弯曲操作部16、送气送水按钮17a、抽吸操作按钮17b以及后述的抬起座操作杆31,该弯曲操作部16用于使弯曲部5向与插入方向彼此垂直的例如上下和左右方向弯曲。在插入部4的基端侧在与内窥镜操作部3之间配设有钳子通道的插入口部18,该钳子通道从通道开口部6a贯穿到插入部4内部。
[0044]内窥镜主体I的前端部6由硬质部件形成为圆筒形状,如图3A所示,周面的一部分从前端被切去,一部分具有平坦面41,剩下的部分作为通道开口部6a开口。在平坦面41上配置有照射照明光的照明窗42、用于对观察对象部位进行观察的观察窗43以及喷出流体的喷嘴44。照明窗42由光学透镜构成,将从光源装置8通过光纤引导来的照明光照射到观察对象部位。通过了观察窗43的观察像可以通过光纤等向设置于内窥镜操作部3内的摄像元件(未图示)引导,也可以在前端部6内在观察窗43(物镜)的下方配置摄像元件(未图示)而成像。摄像元件例如使用CCD或CM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