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质疏松骨折骨质愈合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2100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质疏松骨折骨质愈合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质疏松骨折骨质愈合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骨质疏松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科疾病,困扰着很多人的健康生活,造成很多严重后果。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比较严重的一种。骨质疏松性骨折与普通骨折的愈合过程完全不同,一般性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分为纤维骨痂期、软骨骨痂期和骨性骨痂期。
[0003]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组织学观察表明,纤维骨痂期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合成m型胶原;软骨骨痂期主要是成软骨细胞合成、分泌Π型胶原;骨性骨痂期主要是随着软骨内成骨的出现和发展,Π型胶原消失,逐渐由抗张力性能较强的I型胶原所取代。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共同参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过程,但以软骨内成骨为主。软骨内成骨迟缓,骨性骨痂改造加速(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痂内胶原纤维疏松、排列紊乱且与主应力方向不一致,导致骨折愈合质量降低。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较长,具有较高的骨折不愈合率和延迟愈合率,且愈合后再发生骨折的概率也较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本兼治、副作用小,止疼效果肯定、迅速,且无毒副作用,能够更有效的起到骨质疏松骨折骨质愈合的目的中药制剂。
[0005]本发明药物组成份的用量是发明人经过长期大量摸索总结得来的,各组份用量在下述重量份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一种骨质疏松骨折骨质愈合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份原料药制备:
党参I?4份、黄芪2?5份、杜仲I?4份、续断I?4份、女贞子I?4份、桑椹I?4份、山茱萸I?4份、枸紀子2?6份、熟地黄2?6份、覆盆子I?4份、五味子2?5份、沙苑子I?4份、英丝子2?5份、肉灰蓉I?4份、锁阳I?4份、淫羊藿I?4份、龙骨I?4份、牡.3?8份、龟板I?4份。
[0006]优选的,该骨质疏松骨折骨质愈合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份原料药制备:党参2份、黄芪3.5份、杜仲3份、续断3份、女贞子3份、桑椹3份、山茱萸3份、枸杞子5份、熟地黄5份、覆盆子3份、五味子3.5份、沙苑子3份、菟丝子3.5份、肉苁蓉3份、锁阳3份、淫羊藿3份、龙骨3份、牡蛎6份、龟板3份。
[0007]本发明采用党参、黄芪、杜仲、续断、女贞子、桑椹、山茱萸、枸杞子、熟地黄、覆盆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肉苁蓉、锁阳、淫羊藿、龙骨、牡蛎、龟板药进行遣方组药,诸药共凑益气活血,补肾壮骨,消肿止疼,促进组织血液循坏,增加血流量,改善骨组织代谢,增加骨密度,起到骨质愈合之功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共同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质营养之功效。本发明药物既符合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又有现代药理研究支持,故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远期疗效稳定,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0008]下面结合具体中药在本发明配方中所起的用药物功效进行详细的说明,祖国医学认为: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0009]1、对中枢的作用:党参煎剂可对抗硝酸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延长惊厥出现的时间,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也有对抗电惊厥作用。党参煎剂能显着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对乙醇所致小鼠记忆再现障碍也有对抗作用。
[0010]2、对心血管的作用:醇浸液及水浸液均有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是由於外周血管扩张所致,乙醇浸液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
[0011]3、对血液的作用:党参水溶物灌胃,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商品党参可使兔的红细胞显着增加,而白细胞明显降低。
[0012]4、抗溃疡作用:党参具有对抗胃粘膜损伤及增强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党参正丁醇中性提取物灌胃,对大鼠应激性、幽门结扎性、消炎痛和阿司匹林实验性胃溃疡,均有预防保护作用,消炎痛和阿司匹林引起的大鼠胃部粘膜前列腺素E2和氨基己糖含量下降有明显对抗作用,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党参提取物灌胃,能明显提高正常大鼠组织内PGE2的含量,对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素A2含量均有一定降低,而以TXA2降低明显,PGI2/TXA2比值增大,认为党参抗胃粘膜损伤与增强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0013]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党参煎剂可明显促进ConA活化的脾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促进DNA合成的最适浓度为100yg/ml,对白细胞介质-2(IL-2)的产生也有明显增强作用。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也有增强作用。
[0014]6、耐疲劳及抗缺氧作用:党参水煎剂可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并可显着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
[0015]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0016]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0017]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0018]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苗汤。
[0019]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0020]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0021]6、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0022]7、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0023]8、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0024]杜仲:味辛,平,甘,温,无毒,味苦;归肝经气分,入肾经,入手太阴肺经。杜仲具有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杜仲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0025]1、配牛膝,补肝肾及强筋骨之力增强,常用于治肝肾不足的腰腿疼痛及两足无力等症。
[0026]2、配续断,功能补肝肾,利腰膝,固冲任,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诸症。
[0027]3、配补骨脂,温补肾阳力增,兼补脾、肝,既涩下元,又固冲任,常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之阳痿,腰膝冷痛及下元不固之滑精遗尿,亦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胎动不安及脾肾阳虚泄泻等症。
[0028]4、配五加皮,既强壮筋骨又祛风湿,乃补泻兼施,适宜治疗肝肾两虚,风湿侵入筋骨而致的腰腿痛,足膝酸痛,关节不利,两下肢无力等症。
[0029]续断:味苦、甘、辛;归肝、肾经。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0030]1、阳痿不举,遗精遗尿。该品甘温助阳,辛温散寒,用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痿不举,遗精滑泄,遗尿尿频等症。常与鹿茸、肉苁蓉、菟丝子等壮阳起痿之品配伍,如鹿茸续断散(《鸡峰普济方》);或与远志、蛇床子、山药等壮阳益阴,交通心肾之品同用,如远志丸(《外台秘要》);亦可与龙骨、茯苓等同用,用治滑泄不禁之症,如锁精丸(《瑞竹堂经验方》)。
[0031]2、腰膝酸痛,寒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