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便秘和肝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9785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便秘和肝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便秘和肝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便秘和肝炎均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排出不畅。可伴见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暖气反胃,大便带血等症。常可在左下腹扪及粪块或痉挛之肠型。肝炎临床表现为:病程长、食欲不振、恶心、疲乏无力、右肋胀痛、头晕、肝肿大、失眠出血等,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人的生命。目前上述两种疾病均是通过不同的西药和中药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特别是西药治疗还会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并且能彻底治愈便秘和肝炎的中药。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便秘和肝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秀光针2-6、细针砂1-5、谷青草4-8、茵陈3-7、金银花1_5、枸杞4-8、山楂1-5、板兰根2-6、马鞭草2-6、糯稻根1-3、麦芽1-5、麪粉1-5。
[0004]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便秘和肝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秀光针4、细针砂3、谷青草6、茵陈5、金银花3、枸杞6、山楂3、板兰根4、马鞭草
4、糯稻根2、麦芽3、麪粉3。
[0005]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如下:将上述配制好的秀光针、细针砂、谷青草、茵陈、金银花、枸杞、山楂、板兰根、马鞭草、糯稻根、麦芽原料药放入炒锅中,再加入重量为上述原料药总量3倍的白醋一起进行烘炒,待炒制半干半湿后再加入配制好的麪粉进行炒干,将炒干后的原料药按传统煎煮方法进行煎煮,煎煮后进行过滤制得本发明中药药液。服用方法,每天2次,每次100克,7天为一个疗程。
[0006]上述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秀花针,性味苦甘、平。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治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水肿,痞块,黄疸,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
[0007]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痛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0008]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
[0009]枸杞,性甘、平,具有养肝、滋肾、润肺之功效。
[0010]板兰板,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止痛之功效。
[0011 ]马鞭草,性凉,具有凉血、散瘀、通经、消胀之功效。
[0012 ]糯稻根,味甘、性平,具有养阴、健胃之功效。
[0013]麦芽,性味甘、平,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之功效。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不仅对便秘和肝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肝腹水也有一定的疗效。
[0015]临床资料,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随机选取140名患者,其中肝炎患者40名,便秘患者100名,其中男性95名,女性45名,年龄在22-58岁,平均年龄43.8岁,病程2_6年,平均3年,便秘症状:排便时间延长,3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肝炎症状:食欲不振、恶心、疲乏无力,肝肿大,便秘患者经服用本发明一疗程后87人治愈(2天以内排便一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13人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治疗便秘患者总有效率为100%。肝炎患者经服用本发明一疗程后32人治愈(食欲增加,肝肿大消失,无恶心现象);8人好转(食欲增加)ο治疗肝炎患者总有效率为100%ο
【主权项】
1.一种治疗便秘和肝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秀光针2-6、细针砂1-5、谷青草4-8、茵陈3-7、金银花1-5、枸杞4-8、山楂1-5、板兰根2-6、马鞭草2-6、糯稻根1-3、麦芽1-5、麪粉1-5;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如下:将上述配制好的秀光针、细针砂、谷青草、茵陈、金银花、枸杞、山楂、板兰根、马鞭草、糯稻根、麦芽原料药放入炒锅中,再加入重量为上述原料药总量3倍的白醋一起进行烘炒,待炒制半干半湿后再加入配制好的麪粉进行炒干,将炒干后的原料药按传统煎煮方法进行煎煮,煎煮后进行过滤制得本发明中药药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便秘和肝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秀光针4、细针砂3、谷青草6、茵陈5、金银花3、枸杞6、山楂3、板兰根4、马鞭草4、糯稻根2、麦芽3、麪粉3。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便秘和肝炎的中药,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秀光针2-6、细针砂1-5、谷青草4-8、茵陈3-7、金银花1-5、枸杞4-8、山楂1-5、板兰根2-6、马鞭草2-6、糯稻根1-3、麦芽1-5、麪粉1-5。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不仅对便秘和肝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肝腹水也有一定的疗效。
【IPC分类】A61P1/10, A61K33/26, A61K36/8998, A61P1/16
【公开号】CN105663919
【申请号】CN201610123163
【发明人】陈文金
【申请人】陈文金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