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8216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本发明肱骨头把持基座上连接多个短骨针,肱骨头把持基座通过空心连接杆与空心手柄连接。空心推杆连接空心推杆柄。长骨针尖端有螺纹,体部有刻度。本发明克服了过去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缺陷。本发明可以控制肱骨头在肩关节盂的转动,可以在三维空间里控制其方向,缩短手术复位时间;使肱骨头在肩关节盂里的复位和临时固定一步完成,有极高重复性;利用长骨针完成肱骨头固定后,肱骨头把持器可与肱骨头分离,仅保留了长骨针,为肱骨头与大结节和小结节复位腾出空间;不同形状的肱骨头把持基座为不同骨折形态提供了多样选择。
【专利说明】
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背景技术】
[0002]在本发明之前,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时,肱骨头无专用临时复位固定工具。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分型为II1、IV型的粉碎性的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头与大结节、小结节分离,呈游离状态。由于肱骨头在解剖颈近端呈半球状,可在关节盂内随意转动,无法把持,导致手术中复位、定位、临时固定均非常困难。此时若无适合工具把持肱骨头使其维持合适位置,将无法同时将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头、肱骨干复位。以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骨膜剥离器临时复位,克氏针钻入肱骨头临时固定。此方法有诸多缺陷:1、骨膜剥离器不能控制肱骨头旋转方向;2、骨膜剥离器对肱骨头有切割作用可能损伤肱骨头,使原本就有骨质疏松的肱骨头破碎,增加复位难度;3、单根克氏针不能控制肱骨头旋转,多根克氏针虽然可以控制肱骨头旋转,但克氏针对肱骨头也有切割作用,不能施加较大的推力,故不能推动肱骨头向关节盂移动,不能快速使肱骨头复位。4、肱骨头多克氏针固定也会因反复在肱骨头内钻孔,使肱骨头结构破坏不利骨愈合,增加肱骨头缺血坏死的风险;5、利用骨膜剥离器、克氏针等工具反复复位操作,增加了软组织损伤,延长了手术时间,从而增加了感染机会、手术出血量,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的专用工具。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5]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肱骨头把持基座上连接多个短骨针,肱骨头把持基座通过空心连接杆与空心手柄连接。空心推杆连接空心推杆柄。长骨针尖端有螺纹,体部有刻度。
[0006]所述肱骨头把持基座为中央有孔的圆形、三角形或矩形,一面有3或4枚锥状短骨针,另一面通过空心连杆与空心手柄连接,构成肱骨头把持器。
[0007]所述空心推杆外径小于肱骨头把持器的空心连杆的内径,空心推杆与推杆手柄连接。
[0008]所述长骨针直径小于空心推杆的内径。
[0009]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肱骨头把持器通过基座的3或4枚短骨针,可以插入肱骨头的松质骨,把持牢固,可以控制肱骨头在肩关节盂的转动,可以在3维空间里控制其方向,缩短手术复位时间;可以在肱骨头把持器内插入空心推杆、在空心推杆内插入长骨针, 在复位满意时,将长骨针钻入肱骨头并穿出固定于肩关节盂上作为临时固定;可以在长骨针固定肱骨头后,将空心推杆推进,使肱骨头把持器的短骨针从肱骨头松质骨中拔出,使肱骨头把持器与肱骨头分离;使用该发明可使肱骨头在肩关节盂里的复位和临时固定一步完成,并在后续骨折复位过程中始终保持肱骨头和肩关节盂的相对关系稳定不变,有极高重复性;利用长骨针完成肱骨头固定后,肱骨头把持器可与肱骨头分离,仅保留了长骨针,为肱骨头与大结节和小结节复位腾出空间;不同形状的肱骨头把持基座为不同骨折形态提供了多样选择。本发明的其他具体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附图说明】
[0010]图1一一本发明结构原理剖面示意图(肱骨头把持器、分离器、长骨针结合状态)。
[0011]图中各标号对应部件如下:[0〇12]短骨针1、(胧骨头把持)基座2、(空心)连接杆3、(空心、)手柄4、(空心、)推杆5、 (推杆)手柄6、长骨针7。【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
[0014](肱骨头把持)基座2中间呈中空状态,其一面连接短骨针1,短骨针1为锥形,3或4 个短骨针1与基座2垂直;基座2与(空心)连接杆3连接,连接杆3另一端连接(空心)手柄4,基座2的中空直径、连接杆3的内径、手柄4的内径大小相同,为一连续的空心管道,构成肱骨头把持器;(空心)推杆5与(推杆)手柄6相连,推杆5与手柄6也为空心管结构,为一整体,构成肱骨头分离器;推杆5的长度为短骨针1、基座2、连接杆3、手柄4的长度之总和,推杆5的外径小于肱骨头把持器(基座2中空直径或连接杆3的内径或手柄4的内径)的内径,并将推杆5插入其中;长骨针7,其外径小于推杆5、手柄6的中心管道内径,长骨针7可插入由推杆5与手柄6构成的肱骨头分离器;长骨针7尖端有螺纹,体部印有标记段和刻度。当长骨针插入肱骨头分离器时,标记段完全进入推杆手柄6时,螺纹顶端与推杆5的末端平齐,继续插入长骨针 7,所显示的刻度为螺纹顶端进入肱骨头松质骨的深度。长骨针7可与电钻、气钻等动力装置通过动力装置的夹持器连接。
[0015]本发明应用过程说明:[〇〇16]骨科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时,先将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的骨折块向两侧牵开,从而可以显露肱骨头的骨折面,此时肱骨头在关节囊内是游离状态,可在肩关节盂内自由转动。 关节面呈半球形状,一般面对关节盂,而骨折断面朝向外侧,但由于肱骨头在关节囊内的旋转,肱骨头关节面与关节盂的对应关系是非正常解剖状态,例如内收成角状态、外展成角状态、旋前成角状态、旋后成角状态、盂下脱位状态,等。在本发明出现前,没有专用工具来把持、复位、临时固定肱骨头。可以利用普通骨膜剥离器撬动肱骨头来尝试复位和改变肱骨头旋转方向临时复位,克氏针钻入肱骨头临时固定。骨膜剥离器不能控制肱骨头旋转方向;骨膜剥离器对肱骨头有切割作用可能损伤肱骨头,使原本就有骨质疏松的肱骨头破碎,增加复位难度;单根克氏针不能控制肱骨头旋转,多根克氏针虽然可以控制肱骨头旋转,但克氏针对肱骨头也有切割作用,不能施加较大的推力,故不能推动肱骨头向关节盂移动,不能快速使肱骨头复位。肱骨头多克氏针固定也会因反复在肱骨头内钻孔,使肱骨头结构破坏不利骨愈合,增加肱骨头缺血坏死的风险;利用骨膜剥离器、克氏针等工具反复复位操作,增加了软组织损伤,延长了手术时间,从而增加了感染机会、手术出血量,不利于骨折的愈合。本发明在骨折复位时,可将肱骨头把持器的基座2对准肱骨头骨折面,将短骨针1插入肱骨头的松质骨,即可把持肱骨头,短骨针1有3-4个,可分散短骨针1在肱骨头内的应力,可提供较多把持力的同时避免短骨针1对肱骨头的切割,克服了常规方法中使用骨膜剥离器、单根克氏针对肱骨头骨折块的切割缺点。手术者手持肱骨头把持器的手柄4,调整肱骨头关节面对应方向,使肱骨头关节面与肩关节盂的关系恢复正常,由于肱骨头把持器的手柄4与肱骨头的稳定把持,不会出现对肱骨头的把持失效,不会出现本发明之前使用骨膜剥离器翘拨肱骨头时的无法把持和无法有效控制肱骨头旋转的情况;在手术过程中X线透视确认肱骨头关节面与肩关节盂的关系恢复正常后,将肱骨头分离器的推杆5插入肱骨头把持器,但不推到底,再插入长骨针7,将长骨针7连接电钻等动力装置,将长骨针7钻入肱骨头,并穿出钻入肩关节盂,手持手柄6将肱骨头分离器的推杆5推到底,此时肱骨头分离器使肱骨头把持器分离,仅保留长骨针7与肱骨头的固定,抽出肱骨头把持器与肱骨头分离器。此操作过程由一个手术医生,双手即可完成,可以确保肱骨头在复位到解剖位置后有长骨针7临时固定于关节盂。而本发明前,由于骨膜剥离器和克氏针对肱骨头的翘拨和把持是不稳定的,需要一名医生两手利用骨膜剥离器和克氏针维持骨折的复位,另一名医生再用一枚克氏针固定肱骨头和关节盂,且不能确保肱骨头和关节盂是复位在解剖位置。在长骨针7临时固定肱骨头于关节盂后可以继续完成肱骨大结节与小结节与肱骨头的复位手术。此时肱骨头与肩关节盂的三维空间关系固定,便于其他骨折块的复位与固定,同时长骨针7还提供了肱骨头的方向,为后续的骨折固定提供了参考,且一根长骨针7占据空间减少,并不影响后续骨折复位。[〇〇17]基座2可为圆形、三角形、矩形三个款型可供替换选择。
【主权项】
1.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基座中间呈中空状态,其上垂 直连接短骨针,基座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手柄,基座的中空直径、连接杆的内 径、手柄的内径大小相同,为一连续的空心管道,构成肱骨头把持器;推杆与手柄连接,推杆 与手柄为空心管并为一整体,构成肱骨头分离器;长骨针插入肱骨头分离器的推杆与手柄的空心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 杆的长度为短骨针、基座、连接杆和手柄的长度之总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 骨针尖端有螺纹,体部印有标记段和刻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长骨针尖端螺纹的顶端与推杆的末端平齐。
【文档编号】A61B17/56GK105943138SQ201610338439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8日
【发明人】王骏飞, 熊进, 胡可可, 郑欣, 仲小霞
【申请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