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9800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膏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本发明制备的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中药原料包括:白僵蚕、地龙、金银花、土茯苓、白芍、秦艽、乳香、土鳖子、苍耳子、木贼、巴豆、花椒、淫羊藿、宣木瓜、延胡索、姜黄。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方及适宜的配比,以清热解毒、祛风通络为治疗大法,采用多味中药之间相互配伍,协调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制备的膏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达到了内病外治的效果;而且该膏药配方经济实惠,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膏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
【背景技术】
[0002]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多由病毒或寒冷侵袭面部神经运动纤维,使其 发生病变而造成患者侧面部表情肌群运动障碍而出现口眼歪斜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也称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
[0003] 有学者推荐应用激素治疗面瘫,以缓解神经水肿。但由于几乎所有病人均出现自 行缓解,又未见到进行充分治疗性对照实验以验证结果的报告,故此方法的疗效并未得到 确认。目前常用的治疗主要是靠针灸治疗,早期服用营养神经和激素的药物,恢复期主要靠 针灸治疗,但是该方法治愈时间较长;也有采用西医治疗,或采用药物和理疗相结合进行治 疗面瘫的,但是该方法疗程长,特别是针对45岁以上患者恢复缓慢,长期服药产生负作用, 且易留下后遗症。目前也有一些使用口服中药治疗面瘫,但是由于口服中药对胃的刺激及 对肝脏的毒副作用都较大,而且药物容易受消化液的破坏,还会因肝脏的首过效应而减效, 吸收慢,起效慢。
[0004] 中医外科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 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膏药直接接触皮肤,药物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 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皮下组 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 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目前还没有一种特别有效治疗 面瘫的膏药,因此制备一种对治疗面瘫有理想效果的膏药具有显著意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该膏药起效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其中药原料包括:白僵蚕、地龙、金银花、土茯苓、白芍、秦艽、乳 香、土鳖子、苍耳子、木贼、巴豆、花椒、淫羊藿、宣木瓜、延胡索、姜黄。
[0007] 优选地,上述治疗面瘫的膏药中药原料添加的质量份数为:白僵蚕10-15份、地龙 6-12份、金银花6-8份、土茯苓7-10份、白芍6-12份、秦艽12-15份、乳香10-13份、土鳖子12-16份、苍耳子6-10份、木贼5-7份、巴豆3-5份、花椒7-9份、淫羊藿10-15份、宣木瓜8-12份、延 胡索9-12份、姜黄6-10份。
[0008] 更优选地,上述治疗面瘫的膏药原料添加的质量份数为:白僵蚕12份、地龙10份、 金银花7份、土茯苓9份、白芍8份、秦艽14份、乳香12份、土鳖子14份、苍耳子8份、木贼6份、巴 豆4份、花椒8份、淫羊藿12份、宣木瓜10份、延胡索10份、姜黄8份。
[0009] 白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 地龙:清热息风、清肺定喘、利尿通淋、通行经络;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化齡; 土获等:解毒、除湿,利关节;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秦艽:祛风湿、退虚热、止痛; 乳香:活血去风、定痛、舒筋止痛; 土鳖子:破瘀血、续筋骨;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木贼:疏风散热、解肌、退翳; 巴豆:泻寒积、通关窍、逐痰、杀虫; 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 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 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湿; 宣木瓜:平肝舒筋、和胃化湿; 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0010]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方及适宜的配比,以清热解毒、祛风通络为治疗大法,采用多味中 药之间相互配伍,协调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制备的膏药起效快,作用时 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达到了内病外治的效果;而且该膏药配方经 济实惠,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 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0012] 实施例1 白僵蚕10g、地龙6g、金银花6g、土茯苳7g、白苟6g、秦充12g、乳香10g、土鳖子12g、苍耳 子6g、木贼5g、巴豆3g、花椒7g、淫羊藿I Og、宣木瓜8g、延胡索9g、姜黄6g。
[0013] 实施例2 白僵蚕15g、地龙12g、金银花8g、土茯苳10g、白苟12g、秦充15g、乳香13g、土鳖子16g、苍 耳子10g、木贼7g、巴豆5g、花椒9g、淫羊藿15g、宣木瓜12g、延胡索12g、姜黄10g。
[0014] 实施例3 白僵蚕12 g、地龙10g、金银花7g、土茯苳9g、白苟8g、秦充14g、乳香12g、土鳖子14g、苍 耳子8g、木贼6g、巴豆4g、花椒8g、淫羊藿12g、宣木瓜10g、延胡索10g、姜黄8g。
[0015] 实施例4 称取白僵蚕8g、地龙13g、金银花9g、土茯苳6g、白苟6g、秦充14g、乳香15g、土鳖子10g、 苍耳子5g、木贼8g、巴豆2g、花椒10g、淫羊藿llg、宣木瓜7g、延胡索9g、姜黄5g 以下对应上述实施例来详细描述制备方法: (1)分别称取上述实施例配比的原料,并将上述原料加工成细粉,过60目筛; (2) 称取芝麻油,其中实施例1中称取150g芝麻油;实施例2中称取180g芝麻油;实施例3 称取165g芝麻油;实施例4称取170g芝麻油; (3) 将各实施例中白僵蚕、地龙、土茯苓、白芍、土鳖子、巴豆、花椒、宣木瓜、延胡索、姜 黄置于芝麻油中浸泡30天后,在200-250 °C熬制30-40min,加入金银花、秦艽、苍耳子、木贼、 花椒、淫羊藿在100-120 °C熬制50-60min,沥去熬制物中的药渣,得药液; (4) 步骤(3)得到的药液加热至80°C,加入黄丹,搅拌均勾,分成每IOg-贴,制成膏药, 膏药上面用塑料薄膜盖贴,封装,置于阴凉处存放;其中实施例1加入黄丹42g;实施例2加入 黄丹50g;实施例3加入黄丹46g;实施例4加入黄丹48g。
[0016]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50例,年龄15-70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1天, 最长1个月,将其随机分为5组,其中四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 原料制备的膏药,一组为空白组。
[0017] 二、诊断标准: 1、 多为起病突然,在早晨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做蹙额、皱眉、露 齿、鼓颊等动作; 2、 口角下垂向一侧歪斜,鼻唇沟平坦,讲话、哭笑或露齿动作时更加明显;鼓腮漏气,发 爆破首困难;进食可有口角漏液现象; 3、 部分患者可有流泪,额纹消失,初起时可有耳后、耳下或面部疼痛。
[0018] 三、用法用量: 将膏药贴于面瘫患处,每贴3天,治疗5贴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 酒、大蒜、海鲜、浓茶、麻辣火锅等。
[0019] 四、对于面瘫疗效评定: 痊愈:临床症状即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等现象全部消失,试 验室检查正常,观察三个月未见反复。
[0020] 好转:临床症状即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等现象减轻,病 情得到控制,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
[0021] 无效:临床症状即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等现象等无明显 好转或加重,同时眼睑不能闭合等。
[0022] 五、治疗效果: 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结果统计可知,150名患者中,120名使用了本发明制备的治疗面瘫膏药,其中使 用该膏药的各组患者总有效率均大于93%,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包括:白僵蚕、地龙、金银花、土茯苓、 白芍、秦艽、乳香、土鳖子、苍耳子、木贼、巴豆、花椒、淫羊藿、宣木瓜、延胡索、姜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添加的质量 份数为:白僵蚕10-15份、地龙6-12份、金银花6-8份、土茯苓7-10份、白芍6-12份、秦艽12-15 份、乳香10-13份、土鳖子12-16份、苍耳子6-10份、木贼5-7份、巴豆3-5份、花椒7-9份、淫羊 藿10-15份、宣木瓜8-12份、延胡索9-12份、姜黄6-10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面瘫的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添加的质量 份数为:白僵蚕12份、地龙10份、金银花7份、土茯苓9份、白芍8份、秦艽14份、乳香12份、土鳖 子14份、苍耳子8份、木贼6份、巴豆4份、花椒8份、淫羊藿12份、宣木瓜10份、延胡索10份、姜 黄8份。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5944021SQ201610430164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发明人】刘婧
【申请人】刘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