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498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的:白芷8?12份、细辛6?10份、防风15?25份、独活8?16份、徐长卿15?25份、香加皮20?30份、薄荷16?20份,本发明制得的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具有祛风止痛,舒筋活血,强壮筋骨等功效。
【专利说明】
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公共汽车、家用轿车等代步工具以及手机、电脑等电子通讯和办公设备的日 益普及,人们在生活方式和工作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运动量越来越少,而保持相同姿势长 期不动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出现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症、肩周炎、风湿痛和关节炎等 症状的人越来越多。目前虽然有一些治疗这些病症的药物,但作用都不是很显著。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比原料:白芷8-12份、细辛6-10 份、防风15-25份、独活8-16份、徐长卿15-25份、香加皮20-30份、薄荷16-20份。
[0005] 所述白芷10份、细辛8份、防风20份、独活12份、徐长卿20份、香加皮25份、薄荷18 份。
[0006] 所述调和剂为蜂蜜,用量15-20份。
[0007] 药理分析: 白芷: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 痒、疥癣。
[0008] 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0009] 防风:主治外感风寒,头痛项强,目眩昏涩,风寒湿痹,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 血,破伤中风,麻疹难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0010] 独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0011] 徐长卿:治疗气管炎、咽炎及支气管哮喘。
[0012]香加皮: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
[0013]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5] 实施例1: 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比原料:白芷8份、细辛6份、防风15份、独活8 份、徐长卿15份、香加皮20份、薄荷16份。
[0016] 实施例2: 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比原料:白芷12份、细辛10份、防风25份、独活 16份、徐长卿25份、香加皮30份、薄荷20份。
[0017] 实施例3: 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比原料:白芷10份、细辛8份、防风20份、独活 12份、徐长卿20份、香加皮25份、薄荷18份。
[0018] 病例: 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20例,年龄50-80岁,病程2年-5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例,给予本发明 药物制剂治疗,对照组10例,给予已有药物治疗;其中年龄最小50岁,最大80岁,病程最短2 年,最长5年。A组中50-60岁以下3例,60-70岁4例,70-80岁3例;B组50-60岁以下3例,60-70 岁3例,70-80岁4例。A、B两组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物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 可比性。
[0019] 2.评价指标 痊愈:2个月内疼痛、麻木、肢体僵硬等症状消失,活动自如。
[0020] 显效:2个月内症状减轻,仍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0021] 无效:症状依旧。
[0022]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病例数X 100%。
[0023] 3.结果分析见表1 表1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比原料:白芷8-12份、细辛6-10 份、防风15-25份、独活8-16份、徐长卿15-25份、香加皮20-30份、薄荷16-20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最优质量比为:白芷10份、 细辛8份、防风20份、独活12份、徐长卿20份、香加皮25份、薄荷18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祛风止痛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加工过程中添加了调和 剂,所述调和剂为蜂蜜,用量15-20份。
【文档编号】A61K36/534GK106063811SQ201610345633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4日 公开号201610345633.5, CN 106063811 A, CN 106063811A, CN 201610345633, CN-A-106063811, CN106063811 A, CN106063811A, CN201610345633, CN201610345633.5
【发明人】杨成东
【申请人】南京泽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