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5990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内科领域,涉及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宄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医一般指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中国其他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苗医等等则被称为民族医学。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称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类为替代医学中的一支。
[0003]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各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
[0004]当一些病人肾、脾脏、脾胃等等部位出现问题时,可通过口服中药来进行治疗,但是中药非常苦,而且熬制麻烦,使一些患者难以接受,在口服中药的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忍受很大的痛苦,目前还没有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该中医内科治疗装置治疗效果好,病人使用舒适,解决了现有中医对内科疾病治疗方式不合理等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治疗装置包括一电源盒,所述电源盒上具有伸出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连于所述电源盒,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连有呈圆柱形的药盒,所述药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的一侧铰接在所述下盒体上,所述药盒内填充有药材,所述下盒体的一侧固连于连接管,所述下盒体的另一侧上连通有斜向上的按摩管,所述按摩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下盒体,所述按摩管的另一端固连有按摩块,所述按摩块上具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上盒体的外壁上固连有电磁振动器,所述下盒体内还具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包括一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具有若干根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与电源盒相通,所述电热丝之间填充有导热填充物,所述金属外壳固连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管,所述陶瓷管一端固连在所述金属外壳上,所述陶瓷管另一端固连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电源盒上具有开关按钮。
[0007]本治疗装置的大致使用原理及其使用过程如下:将本装置放置在病人的脚部处,将病人的一只脚脚底板处放置在按摩块上,打开开关按钮,电磁振动器和电热丝同时被接通,电磁振动器为现有技术,通过电磁原理和弹簧的原理实现振动,电磁振动器振动传导能够使按摩块对脚部的穴位进行按摩,起到辅助治疗的功能,长期使用能够加速疾病康复,加热块能够对盒体内的药材进行加热,使药材能够快速挥发,产生的药气通过按摩管通过按摩块上通孔刺激病人的脚部穴位,通过穴位渗透原理,药气通过经络系统直达病患处,能够迅速起到治疗作用,代替了现有治疗方式采用口服中药的方式,直接除去了病人口服中药的痛苦,同时本治疗装置具有见效快的优点。本治疗装置通过按摩机构和加热机构使起到双重治疗作用,无痛苦,见效快,设计巧妙。
[0008]上述的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中,所述上盒体外壁上具有拿持块。
[0009]通过作用拿持块使药盒能够方便的打开。
[0010]上述的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中,所述按摩块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1]橡胶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也较为柔软,具有符合按摩用的性能。
[0012]上述的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中,所述导热填充物为铝粉。
[0013]铝粉导热性能好,能够使金属外壳迅速的加热。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的电磁振动器振动传导能够使按摩块对脚部的穴位进行按摩,起到辅助治疗的功能,长期使用能够加速疾病康复。
[0016]2、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的加热块能够对盒体内的药材进行加热,使药材能够快速挥发,产生的药气通过按摩管通过按摩块上通孔刺激病人的脚部穴位,通过穴位渗透原理,药气通过经络系统直达病患处,能够迅速起到治疗作用。
[0017]3、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代替了现有治疗方式采用口服中药的方式,直接除去了病人口服中药的痛苦。
[0018]4、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通过按摩机构和加热机构使起到双重治疗作用,无痛苦,见效快,设计巧妙。
[0019]5、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盒体外壁上具有拿持块。通过作用拿持块使药盒能够方便的打开。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加热模块的结构图。
[0022]图3是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按摩管和按摩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电源盒;2、连接管;3、上盒体;3a、拿持块;4、下盒体;5、按摩管;6、按摩块;6a、通气孔;7、电磁振动器;8、加热块;8a、金属外壳;8b、电热丝;8c、导热填充物;9、陶瓷管;10、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包括一电源盒1,电源盒I上具有伸出的连接管2,连接管2的一端固连于电源盒1,连接管2的另一端固连有呈圆柱形的药盒,药盒包括上盒体3和下盒体4,上盒体3的一侧铰接在下盒体4上,药盒内填充有药材,下盒体4的一侧固连于连接管2,下盒体4的另一侧上连通有斜向上的按摩管5,按摩管5的一端连通下盒体4,按摩管5的另一端固连有按摩块6,按摩块6上具有若干个通气孔6a,上盒体3的外壁上固连有电磁振动器7,下盒体4内还具有加热块8,加热块8包括一金属外壳8a,金属外壳8a内具有若干根电热丝8b,电热丝8b通过导线与电源盒I相通,电热丝8b之间填充有导热填充物Sc,金属外壳8a固连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管9,陶瓷管9 一端固连在金属外壳8a上,陶瓷管9另一端固连于连接管2上,电源盒I上具有开关按钮10。
[0025]本治疗装置的大致使用原理及其使用过程如下:将本装置放置在病人的脚部处,将病人的一只脚脚底板处放置在按摩块6上,打开开关按钮10,电磁振动器7和电热丝8b同时被接通,电磁振动器7为现有技术,通过电磁原理和弹簧的原理实现振动,电磁振动器7振动传导能够使按摩块6对脚部的穴位进行按摩,起到辅助治疗的功能,长期使用能够加速疾病康复,加热块8能够对盒体内的药材进行加热,使药材能够快速挥发,产生的药气通过按摩管5通过按摩块6上通孔刺激病人的脚部穴位,通过穴位渗透原理,药气通过经络系统直达病患处,能够迅速起到治疗作用,代替了现有治疗方式采用口服中药的方式,直接除去了病人口服中药的痛苦,同时本治疗装置具有见效快的优点。本治疗装置通过按摩机构和加热机构使起到双重治疗作用,无痛苦,见效快,设计巧妙。
[0026]如图1所示,上盒体3外壁上具有拿持块3a。通过作用拿持块3a使药盒能够方便的打开。
[0027]按摩块6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也较为柔软,具有符合按摩用的性能。
[0028]如图2所示,导热填充物Sc为铝粉。铝粉导热性能好,能够使金属外壳8a迅速的加热。
[0029]本中医内科治疗装置通过按摩机构和加热机构使起到双重治疗作用,无痛苦,见效快,设计巧妙。
[00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治疗装置包括一电源盒,所述电源盒上具有伸出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连于所述电源盒,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连有呈圆柱形的药盒,所述药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的一侧铰接在所述下盒体上,所述药盒内填充有药材,所述下盒体的一侧固连于连接管,所述下盒体的另一侧上连通有斜向上的按摩管,所述按摩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下盒体,所述按摩管的另一端固连有按摩块,所述按摩块上具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上盒体的外壁上固连有电磁振动器,所述下盒体内还具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包括一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具有若干根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与电源盒相通,所述电热丝之间填充有导热填充物,所述金属外壳固连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管,所述陶瓷管一端固连在所述金属外壳上,所述陶瓷管另一端固连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电源盒上具有开关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外壁上具有拿持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块由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充物为铝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装置,属于中医内科领域。本治疗装置包括电源盒,电源盒上具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固连有药盒,药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的一侧铰接在下盒体上,药盒内填充有药材,下盒体的一侧固连于连接管,下盒体的另一侧上连通有斜向上的按摩管,按摩管的一端连通下盒体,按摩管的另一端固连有按摩块,按摩块上具有若干个通气孔,上盒体的外壁上固连有电磁振动器,下盒体内还具有加热块,加热块包括一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内具有电热丝,电热丝之间填充有导热填充物,金属外壳固连有陶瓷管,陶瓷管另一端固连于连接管上,电源盒上具有开关按钮。本治疗装置治疗效果好,病人使用舒适。
【IPC分类】A61H39-04, A61M37-00, A61H23-02
【公开号】CN204274971
【申请号】CN201420742295
【发明人】赵强, 李霞
【申请人】赵强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