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艾炙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9388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艾炙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艾炙床。
【背景技术】
[0002]颈椎病、腰椎病、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病。近来,由于社会进步的加快,很多年青人由于工作的需要,长时间坐在电脑旁长期保持着一个坐姿,长时间熬夜加班又大大的增加了这类疾病在年青人中的发生,使这类疾病的发病率趋于低龄化。而目前对于这类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没有特效药可供服用。患者只有在疼痛难忍时靠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痛苦,对病情的治疗没有丝毫帮助。或者有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或外贴药膏来进行治疗,这不但治疗时间长,而且效果也并不理想。
[0003]艾炙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其属于中医外治法,是将百草之王的艾草制成艾条,点燃后于经络或患处四周熏炙或灼炙,可以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对风湿、关节炎等具有较好的疗效。现今流行的艾炙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将艾条直接放在身体的患处点燃;2、在艾条下放一块姜片,俗称隔姜炙。以上两种艾炙方法均采用手持操作,不但操作者容易疲劳,而且点燃艾条后产生的明火或掉落的火星经常会烫到患者,既浪费人力,安全性又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艾炙床,使患者可躺于床上接受艾炙治疗,治疗效果好,舒适度高,安全性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多功能艾炙床,包括床体,该床体包括床框、床面和床脚,床面安装在床框上,床框支撑在床脚上,还包括置物架和艾炙笼;沿床框长度方向设有4根支撑条,分别为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4根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床框的两端固定、且相互平行,第一支撑和第四支撑条设置在床框的两侧边沿,第二支撑条和第三支撑条设置在床框的中间部位;所述床面由7块床板组合而成,分别为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第五床板、第六床板和第七床板,第一床板、第五床板、第六床板和第七床板为固定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为活动床板;第一床板和第五床板分别设置在床框的两端,第一床板和第五床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端的第一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上,第六床板和第七床板位于第一床板和第五床板之间,第六床板的两侧固定在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上,第七床板的两侧固定在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上,第二床板的两端置于第二支撑条和第三支撑条上、且其一侧与第一床板铰接,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的两端均对应置于第二支撑条和第三支撑条上,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可沿第二支撑条和第三支撑条滑动;所述置物架位于床面的下方,其两端可调高度地固定在床脚上,置物架的置物板位于正对活动床板的位置,托盘设置在置物板上、且可沿置物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艾炙笼为不燃材料制成,艾炙笼包括笼圈和格栅,笼圈为两端开口的筒体,格栅为多孔结构;格栅覆盖在笼圈的底端,其外周侧与笼圈固定,艾炙笼的顶端倒扣在托盘上。
[0007]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条与第一支撑条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30cm,第三支撑条33与第四支撑条3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30cm。
[0008]更进一步,所述艾炙笼还包括笼脚,该笼脚为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其上端与笼圈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9]更进一步,所述笼脚与笼圈一体成型。
[0010]更进一步,所述艾炙笼为多个,多个艾炙笼可拆卸式重叠设置。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艾炙床可对多个部位的疾病进行艾炙治疗,如踝关节疾病、膝关节的风湿或关节炎、颈椎、腰椎等疾病等;在艾炙过程中,患者可平躺或坐在床上,可看书、看报或看电视,患者容易坚持治疗而不会疲惫,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在不需要进行艾炙治疗时,也可作用普通床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治疗床俯视图;
[0014]图2为第二床板翻折状态俯视图;
[0015]图3为支撑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治疗床侧视图;
[0017]图5为艾炙笼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I为床框,21为第一床板,22为第二床板,23为第三床板,24为第四床板,5为第五床板,26为第六床板,27为第七床板,31为第一支撑条,32为第二支撑条,33为第三支撑条,34为第四支撑条,4为床脚,5为万象轮,8为艾炙笼,81为格栅,82为笼圈,83为笼脚,9为置物板,10为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参见图1~图4:多功能艾炙床包括床体、置物架、托盘10和艾灸笼8。床体为木质材料制成,床体包括床框1、床面和床脚4,床面安装在床框I上,床框I支撑在床脚4上。床脚4为四个,分别对应固定在床框I的四个角,用于支撑床框I。在床脚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象轮5,方便床体移动。床框I宽度为80cm~l 10cm,长度为170cm~210cm。沿床框I长度方向设有4根支撑条,分别为第一支撑条31、第二支撑条32、第三支撑条33和第四支撑条34,4根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床框I的两端固定、且相互平行。第一支撑31和第四支撑条34设置在床框I的两侧边沿,第二支撑条32和第三支撑条33设置在床框的中间部位,第二支撑条32与第一支撑条3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30cm,第三支撑条33与第四支撑条34之间的距离为20~30cm。床面由7块床板组合而成,分别为第一床板21、第二床板22、第三床板23、第四床板24、第五床板25、第六床板26和第七床板27,第一床板21、第五床板25、第六床板26和第七床板27为固定床板,第二床板22、第三床板23和第四床板24为活动床板。第一床板21和第五床板25沿床框I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床板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条31和第四支撑条34上、且位于床框I头部一端,第五床板2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条31和第四支撑条24上、且位于床框I脚部一端;第一床板21的宽度小于第五床板25的宽度。第二床板25的宽度小于第三床板21和第四床板24的宽度,第二床板22的两端分别置于第二支撑条32和第三支撑条33上、且位于靠近第一床板21的位置,第二床板22与第一床板21铰接。在使用时,可将第二床板22翻折,使第二床板22与第一床板21重叠,当枕头使用。第三床板23和第四床板24的两端均对应置于第二支撑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