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输液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184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输液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属于医疗护理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小儿手背静脉输液时,患儿手指、手掌、手腕长时间强直地平放、固定在纸板上,使手部过度疲劳,患儿手指关节强直,影响末梢血液循环,尤其是对意识不清的患儿,儿童进行输液时,更易发生脱落,一旦针头滑出血管,可导致出血,药液外渗组织间隙,某些药物刺激性强,渗入组织间隙可引起炎性反应,甚至组织坏死。患儿输液时,由于门诊环境条件的限制,环境比较嘈杂,家长和患儿情绪都比较烦躁,所以给患儿静脉输液前我们首先要稳定好家长和患儿的情绪。
[0003]患儿生性好动,而且由于血管较细,容易发生输液外渗,由于小儿具有自身的生理心理特性,小儿静脉输液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对小儿输液护理中,除了要做好一般的输液护理外,还要根据其特性做好特殊护理。
[0004]临床上,在给小儿进行输液时,为了防止小儿上肢乱动,常常由陪护人员手工固定小儿上肢,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且固定不牢固,很容易导致穿刺针头移位,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给小儿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0005]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可以轻松固定小儿手臂的装置,以便进行固定小儿手臂进行静脉输液的同时,又不会给小儿本身带来很大的痛苦,是目前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儿输液固定装置,更适合满足小儿手部输液的舒适度,设置的弹性约束带可以进行一次固定,输液更方便。
[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固定板为模型板,模型板上设置有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相对应的立体凹槽,模型板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约束带;所述约束带上设置有挂件;
[0008]所述模型板对应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的立体凹槽表面设置有保温布层,保温布层的外形与立体凹槽形状相仿,保温布层四周边缘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0009]所述模型板对应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的立体凹槽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小型鼓风发热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N多I根弧形布带及尼龙搭扣;所述布带一端固定连接在立体凹槽一侧边缘,布带另一端一面设有尼龙搭扣公扣,布带通过尼龙搭扣公扣与设置在保温布层一侧边缘相应位置的尼龙搭扣母扣咬合起到固定作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布层为双层结构,从上而下依次为棉垫层和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底部加设有魔术贴公扣,相应的,立体凹槽内加设有魔术贴母扣。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I)本实用新型的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固定板为模型板,模型板上设置有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相对应的立体凹槽,模型板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约束带,立体凹槽的设置更适合满足小儿手部输液的舒适度,设置的弹性约束带可以进行一次固定,输液更方便。
[0014](2)本实用新型的小儿输液固定装置,设置有小型鼓风发热器,使得能够中和输液时间长了之后,体内温度降低带来的不适感,及时补充热量,且热量能够均匀且温和的传递。
[0015](3)本实用新型的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对应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的立体凹槽表面设置有保温布层,且保温布层采用包括保温布层和透气层的双层结构,既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透气的作用,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
[0016](4)本实用新型的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在弹性约束带上设置有挂件,可以转移小儿注意力,减轻输液负担,减轻医护人员的哄小儿负担。
[0017](5)本实用新型的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设置,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固定作用牢固,可以有效固定保温布层结构不致脱落。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布层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布层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为模型板2,模型板2上设置有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相对应的立体凹槽1,模型板2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约束带5 ;弹性约束带5上设置有挂件6。本实用新型的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固定板为模型板,模型板上设置有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相对应的立体凹槽,模型板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约束带,立体凹槽的设置更适合满足小儿手部输液的舒适度,设置的弹性约束带可以进行一次固定,输液更方便。在弹性约束带上设置有挂件,可以转移小儿注意力,减轻输液负担,减轻医护人员的哄小儿负担。
[0024]如图2所示:模型板2对应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的立体凹槽I表面设置有保温布层7,保温布层7的外形与立体凹槽I形状相仿,保温布层7四周边缘与使用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对应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的立体凹槽表面设置有保温布层,且保温布层采用包括保温布层和透气层的双层结构,既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透气的作用,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
[0025]具体的,如图3所示:保温布层7为双层结构,从上而下依次为棉垫层71和透气层72 ;透气层72底部加设有魔术贴公扣11,相应的,立体凹槽I内加设有魔术贴母扣8。
[0026]为了使得能够中和输液时间长了之后,体内温度降低带来的不适感,及时补充热量,且热量能够均匀且温和的传递。如图1所示:模型板2对应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的立体凹槽I设置有容置腔3,容置腔3内设置有小型鼓风发热器4。
[0027]具体的,如图4所示:固定装置包括I根弧形布带9及尼龙搭扣;弧形布带9 一端固定连接在立体凹槽I 一侧边缘,弧形布带9另一端一面设有尼龙搭扣公扣10,弧形布带9通过尼龙搭扣公扣10与设置在保温布层7 —侧边缘相应位置的尼龙搭扣母扣12咬合起到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设置,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固定作用牢固,可以有效固定保温布层结构不致脱落。
[0028]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模型板,模型板上设置有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相对应的立体凹槽,模型板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约束带;所述约束带上设置有挂件; 所述模型板对应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的立体凹槽表面设置有保温布层,保温布层的外形与立体凹槽形状相仿,保温布层四周边缘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模型板对应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的立体凹槽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小型鼓风发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N ^ I根弧形布带及尼龙搭扣;所述布带一端固定连接在立体凹槽一侧边缘,布带另一端一面设有尼龙搭扣公扣,布带通过尼龙搭扣公扣与设置在保温布层一侧边缘相应位置的尼龙搭扣母扣咬合起到固定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布层为双层结构,从上而下依次为棉垫层和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底部加设有魔术贴公扣,相应的,立体凹槽内加设有魔术贴母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为模型板,模型板上设置有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相对应的立体凹槽,模型板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约束带;约束带上设置有挂件,模型板对应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的立体凹槽表面设置有保温布层,保温布层的外形与立体凹槽形状相仿,保温布层四周边缘与使用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模型板对应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的立体凹槽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小型鼓风发热器。本实用新型的小儿输液固定装置,固定板为模型板,模型板上设置有小儿手指及手臂形状相对应的立体凹槽,模型板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约束带,立体凹槽的设置更适合满足小儿手部输液的舒适度,设置的弹性约束带可以进行一次固定,输液更方便。
【IPC分类】A61M5-14, A61M5-52
【公开号】CN204319434
【申请号】CN201420664389
【发明人】胡凤君, 谢亚清, 苏春华, 姜利杰, 孙国华, 李建军
【申请人】北华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