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外套管自封式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183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轴外套管自封式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外套管自封式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0002]2013年我国静脉大输液的用量是104亿瓶,静脉输液装置使用量是30亿套,静脉留置针用量3亿以上。主要是由美国BD公司的合资企业、贝朗公司合资企业及山东威高公司、苏州林华公司等所生产的产品。
[0003]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由不锈钢针芯、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不锈钢针芯与外套管一起刺入血管中,进入血管后抽出不锈钢针芯,让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由于留置在静脉内的是软管,避免了钢针对血管的损伤,病人可以带针轻度活动。静脉留置针适用于任何部位穿刺,一次穿刺可以连续或间隔多次、多天使用,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医疗护理人力物力,具有健康经济学意义,因此中华护理学会倡导使用留置针输液,目前已在示范医院提倡“钢针零容忍”,建议2次以上的输液治疗全部使用留置针。
[0004]静脉留置针在输液完毕后不需要拔除,留待下次输液时再用,停止输液后由于静脉回血,留置针堵管,因此留置时间长短一直存在争议,卫生行政部门、医院质控部门及留置针厂家都主张留置时间不超过3-4天。
[0005]静脉留置针堵管是因为血液回流进导管腔内,血液中的血小板等凝血物质在低流速的导管内凝血、血栓形成进而堵管,为保证导管能重复使用必须通过封管技术防止堵管,特地开发了一系列的用具、药物、操作技术和《规范》、《标准》。美国由静脉输液协会每4年更新一次《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目前使用的《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1年版》,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11月14日发布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封管”已经成为医疗和护理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
[0006]目前标准方法“封管”方法为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封管液注入导管内进行“封管”,其原理是假设静脉血压为静止状态,生理盐水或其他封管液作为工作液质占据导管腔内空间后使血液及其凝血成分不能进入导管内;其次导管内的生理盐水能稀释进入的凝血物质,延缓凝血和血栓形成。该方法不能避免血液进入导管,其原因如下:其一,因为呼吸和心脏搏动导致人体外周静脉压力是波动的,导致血液进入导管内形成“回血”;其二,血液中的血小板、细胞和凝血物质会扩散进入填充于导管内的“封管液”达到一定的量后形成凝血块。
[0007]这种“封管”需要使用“正压接头”、“封管液”、“冲洗封管注射器”等器材,通过“三次脉冲式推注”以及“正压封管”等精细的技术操作完成。该方法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一次性使用的封管冲洗注射器形成资源性浪费,增加了医疗废弃物和处理成本,不利于环保。
[0008]由于生理盐水的“封管”的有效时间约4小时,该“封管”只能用于间隙性输液的封管,超过4小时的“封管”必须使用肝素封管液。肝素是抗凝处方药,护士不能决定使用,因此增加了医师的工作量;此外,一部分病人因体质和病情不能使用肝素药液封管,这类病人每4小时“封管” 一次,增加护理工作量,影响睡眠休息,影响病人舒适度。
[0009]当前有一种在留置针座处使用机械活塞关闭或打开针座处导管的方法实行“封管”的留置针,无论其工作原理如何,都是在针座处形成“阀门”,“封管”时关闭阀门导致静脉内的导管形成一个狭长死腔,血液中的凝血物质进入该段无流速死腔内,凝血物质附着于管壁凝血形成堵管。其次在针座上操作活塞的外力传递至静脉内的导管,导管位移、脱落和划伤血管内膜,造成输液漏液、输液失败、静脉炎、静脉血栓等。
[0010]另有一种自封闭留置针,其针座内腔被隔断部分隔离成正压室和输液腔两部分,停止输液时正压室内的液体能自动缓慢流入输液腔达成“封管”。原理与标准生理盐水“封管”的一样,该方法只是减少护士注入封管液的“封管”操作,由于留置导管的尖端是开放的,随呼吸和心跳带来的压力波动仍然回出现“回血”以及血小板和凝血物质进入,仍然会凝血堵管。
[0011]另有在导管尖端设置防逆流机械活瓣、鸭嘴式单向开口的其它方法,因“封管”效果不确定,上市多年在《静脉输液实践标准》中未被推荐使用,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已无踪迹。
[0012]因此,本发明人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研宄,终于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13][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轴外套管自封式静脉留置针。
[0015][技术方案]
[001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7]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外套管自封式静脉留置针,它包括自封式静脉留置针上端部分A及其下端部分B。
[0018]所述的自封式静脉留置针主要由:外管1、内管2、工作质液囊3、输液腔4、柔性连接管5、加压块6、耐压液囊7、锁扣8、针座9、输液管10、针尖槽11、管底12与液囊管道13等组成;
[0019]自封式静脉留置针上端部分A由外管I与内管2组成,其中内管2置于外管I之内,内管2内壁构成输液腔4,内管2外壁与外管I末端融合封闭并构成针尖槽11,内管2与外管I的下端融合封闭构成管底12 ;内管2与外管I之间的环形腔隙构成工作质液囊3 ;
[0020]自封式静脉留置针下端部分B由针座9外体、内管2、输液管10与液囊管道13组成,针座9的中心是内管2,在针座的的侧面设有输液管10,输液管10的一端与内管2相连接;
[0021]针座内的液囊管道13 —端在管底12与工作质液囊3相连接,另一端穿过针座9外体与柔性连接管5的一端相连接,柔性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耐压液囊7相连接;
[0022]耐压液囊7置于加压块6中;在输液时,将加压块6开启,让工作液质回流到耐压液囊7 ;在停止输液后需要封管时,将加压块6合拢,并锁住锁扣8,让工作液质流到工作质液囊3,工作质液囊3充盈后挤压输液腔4形成封闭。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向工作质液囊3注入工作液质使得其充盈后封闭输液管4。
[00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柔性连接管5能避免护理操作外力通过针座导致静脉内导管的移动或划伤静脉血管内膜。
[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耐压液囊7为圆柱形、长方体形、椭圆形或圆形。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耐压液囊7中的工作液质是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外管1、内管2、工作质液囊3、柔性连接管5、耐压液囊7、针座9、输液管10与液囊管道13是用聚碳酸酯或聚乙烯制造的,其中内管2在充盈后可弹性扩张。
[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液囊管道13与柔性连接管5的角度是100-120。。
[00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内管2与输液管10的角度是100-130°。
[0030]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
[0031]本实用新型是让工作液质囊占据导管内空间的物理方法,流体属性使得工作液囊能填满留置针导管输液腔的每一个间隙,从导管尖端开始封堵,朝向静脉内的导管不留间隙不留死腔,彻底隔断血液和导管,符合生理学和医学原理。
[0032]与生理盐水的稀释性抗凝封管和盐水占位封管不同,本实用新型工作液囊占据导管内空间的物理方法没有“工作液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无需对“工作液质”进行药物级别的管制。
[003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外套管自封式静脉留置针,它包括自封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