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自毁式静脉输液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1830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自毁式静脉输液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安全自毁式静脉输液针。
【背景技术】
[0002]自上世纪末以来,由于社会和技术的原因,不安全输液己成为人类各种传染性疾病交叉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全面实现安全输液,己成为保障大众健康的重要环节。
[000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所谓安全输液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接受输液者无害;二是对卫生保健人员不构成任何危险;三是输液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构成危害。这就要求输液针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特征:
[0004]1、输液针使用一次后,其原有功能丧失。此特征可在技术上保证接受输液者不被其重复使用所危害。
[0005]2、输液针使用一次后,其外露针尖藏匿。此特征可在技术上保证废弃输液针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对卫生保健和其他人员不构成针刺伤害和交叉感染等危险。
[0006]3、输液针使用一次后,其原有功能丧失和外露针尖藏匿一并自动实现。此特征可克服人工控制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能彻底杜绝由故意行为导致的各种不安全输液情况的发生。
[0007]随着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相应的规定和指导意见出现后,对于带穿刺针的输液设备,如注射针筒、静脉输液针等,各种安全自毁功能结构被应用和改进。现有对于静脉输液针,其自毁功能结构为:将穿刺针管设置成活动可回缩至针座内,在静脉输液针使用完之后,通过操作部分使得穿刺针管回缩至针座内,外露针尖藏匿,并通过止退结构防止穿刺针管复位;从而达到安全自毁功能;但由于输液针的体积较小,既要保证输液通畅,还要设计相应的止退结构,这样导致现有的止退结构存在设计可靠性问题,存在在一定的操作下,可消除止退结构的作用,将输液针重新推动复位,输液针有可能被不法商贩重复利用,故无法正确实现输液针的自毁。
[0008]还有一种结构采用防止针管回位的止退结构加上折断结构,使得输液针无重复利用的价值,从而杜绝了违法回收输液针的可能,达到安全自毁功能;如中国专利号为200520086804.4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静脉针》(授权公告号为:CN2829755Y),其主要结构为:包括针座、针尖(其实质为带尖部的穿刺针)、叶片(其实质为方便通过胶带将输液针固定在输液者上的翼片)、针套、导管,针座外设有插座,插座包括保护管和与保护管一体的座体,座体中空,两端开有插口,中间部位设有卡舌,插头为与插座相对应的插头体,插头体上部中空,两端有高于插头体的插销,中间为一硬导管(其实质为具有输液通道的,且具有折断自毁功能的自毁芯棒),硬导管上设折断口,插头的硬导管插入插座内插接在一起。具有使用后能够自毁,防止使用后针头外露刺伤而被感染的情况或回收转卖,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的情况等优点。但上述结构的静脉针仍然存在折断结构以及止退结构设计不合理,具体如下:
[0009]其折断结构为设置在硬导管中部的切口,而硬导管具有输液功能,其为中空管,受到输液针整体体积的限制,以及保障硬导管的输液通畅性,硬导管壁厚较薄,切口设计较为不便,切口太浅则后期折断不便,太深则影响装配和使用。
[0010]其次,硬导管折断之后,硬导管被拉出较长距离,硬导管的折断口外露,同样存在保洁员在操作过程中,折断口扎伤保洁员的风险。
[0011]而且,输液针上止退结构采用保护管内设有的卡舌和凸台(文献中为标号15),使针座大头卡在插座凸台不能再向下移动,同时插座卡舌顶在针座小头上,不仅止退结构复杂,存在加工不便,而且切口设计与其上的止退结构独立性较高,无协同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硬导管上切口被拉出保护管后,而设置在硬导管上的针座与保护管之间的止退结构却未配合到位的问题,存在操作人员提前折断硬导管,而止退结构却未配合到位,存在保洁员操作过程中,按压硬导管外露部分将针尖被意外推回,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断结构和止退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方便,操作连贯性好,安全可靠的安全自毁式静脉输液针。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自毁式静脉输液针,包括有保护管、穿刺针、自毁芯棒以及针座,所述保护管外设有翼片,保护管为中空的套管,自毁芯棒插装在保护管内可滑动,自毁芯棒一端为连接输液导管的输液端,自毁芯棒的输液端穿出保护管,自毁芯棒另一端连接所述针座,穿刺针安装在针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毁芯棒与针座一体成型,自毁芯棒与针座连接一端的端部为锥形,自毁芯棒上该锥形端为轴向朝向针座一端小、另一端大,所述保护管的管腔内设有自毁芯棒定位缩孔,自毁芯棒定位缩孔位于保护管管腔对应自毁芯棒输液端的一端端口,自毁芯棒定位缩孔与保护管管腔临接处形成限位台阶,自毁芯棒与自毁芯棒定位缩孔定位配合,所述针座上设有可滑入自毁芯棒定位缩孔内的定位轴段,定位轴段外径与自毁芯棒定位缩孔孔径适配,定位轴段轴向长度与自毁芯棒定位缩孔轴向长度相适配,定位轴段一端面为连接所述自毁芯棒锥形端的折断端面,定位轴段折断端面与自毁芯棒之间经锥形端形成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环形切口,定位轴段另一端设有环形限位凸起,环形限位凸起可滑入保护管管腔内,并与所述限位台阶限位配合。
[0014]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自毁式静脉输液针,其工作原理为:在使用前或使用时,自毁芯棒插装在保护管内,经自毁芯棒定位缩孔定位;在使用完后,拉动自毁芯棒的输液端,自毁芯棒在保护管内滑动,穿刺针滑入保护管管腔内,直至针座上环形限位凸起与保护管管腔内限位台阶限位止动,穿刺针完全进入保护管内,此时针座上定位轴段滑入自毁芯棒定位缩孔内定位,由于定位轴段轴向长度与自毁芯棒定位缩孔轴向长度相适配,自毁芯棒被完全拉出保护管,定位轴段的折断端面与保护管端面齐平,定位轴段的折断端面与自毁芯棒的锥形端形成一圈截面形状三角形的切口,一手捏住自毁芯棒,另一只手捏住保护管,即可沿自毁芯棒与针座连接处折断,在针座的定位轴段上形成与保护管齐平的折断面;其具有如下优点:
[0015]1、由于自毁芯棒的锥形端导向作用,以及折断时,保护管对针座形成定位,保护管端面可形成对折断操作的导向作用,使得折断操作简单易行,折断面平整,折断面与保护管齐平,实现折断后,穿刺针无外露部分,完全避免意外扎伤;同时,由于针座折断面与保护管齐平,使得无外露于保护管外推动穿刺针回位的操作部分,无需专门设计穿刺针止退结构,针座上定位轴段和自毁芯棒定位缩孔配合,具有一定防止穿刺针回位,输液针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0016]2、折断结构自毁芯棒上锥形端与针座连接,并在针座上设置定位轴段和环形限位凸起,在保护管内设置自毁芯棒定位缩孔和限位台阶,要实现自毁芯棒的折断,需要将穿刺针管完全拉到位,才能实现折断口外露,达到针尖回缩到位和折断操作相互限制,达到很好的协同作用,保证操作到位可靠。
[0017]3、实现可靠自毁,采用折断操作,输液针无可利用价值,避免人为将穿刺针复位重复利用的可能性。
[00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毁芯棒靠近锥形端的大端位置设有止退弹片,止退弹片一端固定在自毁芯棒外壁上,止退弹片另一端为沿着自毁芯棒径向可压缩张开的弹性变型端,止退弹片的弹性变型端张开后与保护管端部限位配合。
[0019]通过采用上述止退弹片结构设计,保证在自毁芯棒被完全拉出后(穿刺针完全回缩),避免由于误操作将自毁芯棒往回退的情况,保证操作时的安全;同时止退弹片装入保护管内时,止退弹片弹性变型端弹性抵触在保护管内壁上,具有对自毁芯棒定位紧配作用,保证自毁芯棒装配可靠。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管管腔内与针座配合一端设有针座定位缩孔,针座定位缩孔孔径小于保护管管腔,所述针座上环形限位凸起过盈配合在针座定位缩孔内。
[002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计,针座定位可靠,保证输液针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00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限位凸起的外径与保护管管腔孔径适配。
[0023]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下,保证穿刺针回缩入保护管内,穿刺针固定牢固可靠。
[00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毁芯棒的输液端上装配有二通接头,所述二通接头一端具有限位凸缘,二通接头上限位凸缘与保护管端部限位配合。
[0025]通过采用二通接头设置,方便自毁芯棒连接输液导管,限位凸缘与保护管限位,防止自毁芯棒朝向针尖方向推动。
[002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座朝着穿刺针针尖一端端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口,喇叭口内填充有固定穿刺针管的固定胶。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刺针固定牢固可靠。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安全自毁式静脉输液针立体图;
[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安全自毁式静脉输液针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