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艾灸功能的针灸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130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艾灸功能的针灸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是一种带艾灸功能的针灸支架。
【背景技术】
[0002]针灸疗法包含针法和灸法,针法是把针灸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条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目前,进行针法治疗和灸法治疗需单独进行,这样不仅显得繁琐而不方便,而且还降低了针灸治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艾灸功能的针灸支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艾灸功能的针灸支架,包括环形底座,其中在所述底座下铰接有三根支撑杆,在进行艾灸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在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滑槽和定位杆,所述滑槽与所述底座一样呈环形结构所述定位杆为两根,在所述滑槽上方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与所述底座一致呈环形结构,在所述调节轴底部设有能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在所述调节轴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同样为环形结构,在所述升降杆上设有能与所述定位杆配合的定位孔,在所述升降杆顶端设有槽盒可以将艾条方在槽盒内,因为调节轴与升降杆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所以在转动调节轴时升降杆就会随着螺纹转动升高或者降低,进而实现了对艾条与病人皮肤之间的距离控制,最终实现了对温度的控制,确保了针灸和艾灸的治疗效果。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在同一穴位还可以进行艾灸治,很好将针灸与艾灸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节约了针灸与艾灸的治疗时间,而且还极大的提高了针灸与艾灸的治疗效果,并且在进行艾灸时还可以调整艾条的高度,这样在艾灸时就不用担心艾条离病人太进而烫伤到病人,也不用担心离的太远而降低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0009]如图所示,一种带艾灸功能的针灸支架,包括环形底座9,其中在所述底座9下铰接有三根支撑杆I,在进行艾灸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在所述底座9上分别设有滑槽8和定位杆7,所述滑槽8与所述底座9 一样呈环形结构,所述定位杆7为两根,在所述滑槽8上方设有调节轴3,所述调节轴3与所述底座9 一致呈环形结构,在所述调节轴3底部设有能与所述滑槽8配合的滑块2,在所述调节轴3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同样为环形结构,在所述升降杆6上设有能与所述定位杆7配合的定位孔5,在所述升降杆6顶端设有槽盒4可以将艾条方在槽盒内,因为调节轴3与升降杆6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所以在转动调节轴3时升降杆6就会随着螺纹转动升高或者降低,以此起到调节高度的作用,进而实现了对艾条与病人皮肤之间的距离控制,最终实现了对温度的控制,确保了针灸和艾灸的治疗效果。
[0010]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底座9的内径略大于针体握柄的外径,医生在扎好针后将底座9套在握柄外,然后调节支撑杆I的长度使得底座9处于水平,这样在治疗过程中针体与底座9可以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接着在将点燃的艾条放入槽盒4内,这样在针灸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艾灸,首先因为调节轴3与升降杆6是通过螺纹连接,所以在艾灸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轴3来调整升降杆6的高度,在避免烫伤病人的情况先最大限度的提高艾灸治疗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带艾灸功能的针灸支架,包括环形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下铰接有三根支撑杆,在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滑槽和定位杆,在所述滑槽上方设有调节轴,在所述调节轴底部设有能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在所述调节轴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杆,在所述升降杆上设有能与所述定位杆配合的定位孔,在所述升降杆顶端设有槽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艾灸功能的针灸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所述的定位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艾灸功能的针灸支架,包括环形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下铰接有三根支撑杆,在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滑槽和定位杆,在所述滑槽上方设有调节轴,在所述调节轴底部设有能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在所述调节轴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杆,在所述升降杆上设有能与所述定位杆配合的定位孔,在所述升降杆顶端设有槽盒,本实用新型在实现针灸与艾灸同时进行的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控制艾灸的温度,极大的提高了对病人的治疗效果。
【IPC分类】A61H39-08, A61H39-06
【公开号】CN204379765
【申请号】CN201520026846
【发明人】刘汉山
【申请人】刘汉山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