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开型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0278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撑开型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撑开型融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适用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伴椎体不稳、严重椎间盘病变需进行广泛减压的脊柱外科手术。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在世界上仍处于中等水平,故我国国民因腰痛不适就诊时,常常腰椎退变较重,普遍都会合并有腰椎不稳的表现,而腰椎融合技术是目前治疗腰椎不稳等疾病的重要手段,现在不少学者认为现代脊柱外科的精髓是四个部分:减压、融合、矫形、内固定,由此可见腰椎融合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地位。
[0003]腰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病的方法之一,每年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椎间融合术的治疗。椎间融合术包括自体骨移植融合和异体骨移植融合,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增加供区创伤、不能提供及时的机械稳定等缺点使得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异体骨移植不仅费用高、数量有限而且由异体骨引起的病毒传播和免疫排斥也是影响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为提高骨移植融合率,减少外固定依赖性,改善和保持脊柱的曲度,椎间融合器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撑开型融合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聚醚醚酮(PEEK)材料,本材料具有耐热等级高、耐辐射、耐化学药品、冲击强度高、耐磨性和耐疲劳性好、阻燃、电性能优异等特点。
[0007]本实用新型由融合器体I和活动块2组成。
[0008]融合器体1:整体呈弧线型结构,与人体椎体结构形状接近,与椎体终板接触的上下两面具有四棱锥状的齿状结构,嵌入上下终板内,能够有效的防止融合器移动、滑动,造成融合手术失败;左端有一螺纹孔,且开有矩形槽,这种结构加强了稳定性;中间部分特别设计的孔能填充异体骨或人造骨;右端有一开口且开口开到中间部位的孔,便于撑开,右端弧形面设计,避免损伤神经,方便植入;上下端面中部大的容骨孔,可进行同种异体骨或人造骨的植入,且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及愈合。
[0009]活动块2:左端外部为六方形状,方便旋转,中部为阶梯轴,右端为一矩形块且带有倒角,便于撑开融合器体I。
[0010]使用时将活动块2装入融合器体I中,保证装配后活动块2右端不超出融合器体I右端面。
[0011]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行X线、CT检查等诊断患者病症,确定患者的手术位置并实施手术:行手术开口,选择相应大小的植入物,填入碎骨,敲击打实碎骨,用器械植入融合器至最终定位,用X光线确认融合器的最终位置。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实用、安全、手术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采用聚醚醚酮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骼,在人体内能维持足够的机械强度,适宜于骨科临床推广应用。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4]1.大开窗设计,极大的通孔率增加植骨的接触面,利于植骨生长融合。
[0015]2.聚醚醚酮高分子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质,有效降低应力遮挡。
[0016]3.边缘圆弧处理,术中对周围组织刺激小,保护神经组织。
[0017]4.上下端面的齿状面,手术时显著提高各方向上的抗滑移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撑开型融合器的结构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融合器体I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融合器体I右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块2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第一步进行手术暴露。
[0024]第二步为了经椎间隙进入椎间盘,进行切除。
[0025]第三步使用专用器械撑开植入空间直到植入空间恢复合适的高度,取出器械,撑开植入空间。
[0026]第四步使用专用器械去除椎间盘及终板上的软骨,手术时注意保持终板的完整。
[0027]第五步植入融合器至手术要求位置,进行手术固定和术后处理。
【主权项】
1.撑开型融合器由融合器体⑴和活动块⑵组成,其特征在于:融合器体⑴整体呈弧线型结构,与人体椎体结构形状接近,与椎体终板接触的上下两面具有四棱锥状的齿状结构,左端有一螺纹孔,且开有矩形槽,这种结构加强了稳定性;右端有一开口且开口开到中间部位的孔,便于撑开,上下端面中部大的容骨孔,可进行同种异体骨或人造骨的植入,且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及愈合;活动块(2)左端外部为六方形状,方便旋转,中部为阶梯轴,右端为一矩形块且带有倒角,便于撑开融合器体(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开型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融合器体(I)与椎体终板接触的上下两面具有四棱锥状的齿状结构,嵌入上下终板内,能够有效的防止融合器移动、滑动造成融合手术失败;右端弧形面设计,避免损伤神经,方便植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撑开型融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适用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伴椎体不稳、严重椎间盘病变需进行广泛减压的脊柱外科手术。撑开型融合器由融合器体(1)和活动块(2)组成,其特征是:融合器体(1)上下两面具有四棱锥状的齿状结构有效的防止融合器滑动,上下端面中部的大的容骨孔,可进行同种异体骨或人造骨的植入;活动块(2)左端外部为六方形状,方便旋转,中部为阶梯轴,右端为一矩形块且带有倒角,便于撑开融合器体(1)。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的手术位置并实施手术,填入碎骨,敲击打实碎骨,用器械植入融合器至最终定位,用X光线确认融合器的最终位置。
【IPC分类】A61B17-70, A61F2-44
【公开号】CN204411031
【申请号】CN201420732252
【发明人】王雅玲, 白云生, 樊国平, 黄锡艺, 白艳丽
【申请人】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胡桓宇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