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5990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
【背景技术】
[0002]医用注射器是人们日常医疗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医疗器械,以前一般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玻璃注射器,由于玻璃注射器在每一次使用后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忘记消毒而给使用者带来造成病菌交叉感染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研发了一种一次性注射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有以下问题的存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过后,由于针头仍安装在针筒上,在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刺伤使用注射器的医护人员或者处理这些注射器的工作人员;另外,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将回收的一次性注射器重新包装后再销售,这一行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0003]专利号为200510122883.4的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次性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包括塑料推杆、塑料针筒、硅胶密封活塞、针头,塑料推杆右端设有导向环,硅胶密封活塞安装在导向环的右侧,并过盈配合的安装在塑料针筒的内孔中,在导向环的右端还设有回拉杆,在回拉杆上设有活塞限定台阶、回拉凸台、弹性槽口和导向芯杆,回拉凸台设置在弹性槽口的两侧,导向芯杆位于回拉凸台的右侧,硅胶密封活塞卡套在回拉杆上,其左端与导向环相接触,并由活塞限定台阶固定,在导向环的左侧设置有自毁缺口,塑料针筒的右端设有可退针座,可退针座的右段为锥体针座,左端为限位座,可退针座通过限位限位座密封的安装在塑料针筒的右端,在可退针座的中心设有由基孔和扩张孔组成的台阶孔,基孔与导向芯杆相对应,扩张孔与回拉凸台相对应,针头密封的套装在可退针座的锥体针座上。
[0004]在注射结束后,将回拉杆推至可退针座内,在推送的过程中,由于弹性槽口的设置,回拉凸台经过基孔时产生径向的形变,直至回拉凸台到达扩张孔后,回拉凸台回弹,使回拉杆与可退针座连为一体,通过拉动塑料推杆使可退针座收纳于塑料针筒内,然后通过自毁缺口将塑料推杆折断,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0005]1、由于注射器的体积较小,塑料推杆上的回拉凸台的尺寸也很小,在将回拉杆推送至扩张孔内时,势必会造成回拉凸台的磨损,在进行注射器的自毁时,会造成塑料推杆与可退针座的脱离,而如果将回拉凸台体积做大,此时不利于回拉杆与可退针座的固定配合;
[0006]2、在将回拉杆与可退针座连为一体的配合过程中,当操作力度过大时,推杆的推进距离不易控制,很容易将可退针座从塑料针筒的前端推出,而不利于注射器的自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在完成注射后,能够通过拉杆将可退针座及针头收纳至针筒内,具有更高的操作稳定性,便于注射器的销毁。
[0008]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包括针筒,针筒的前端连接有可退针座,可退针座上连接有针头,针筒内设有推杆,推杆上设有折断缺口,推杆朝向针头的一端设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朝向针头的前段设有可与可退针座一体式固定配合的回拉杆,可退针座包括与回拉杆对应的回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拉杆上设置有弹性槽口,回拉杆上位于弹性槽口的两侧分别设置弹性翅片,弹性翅片的截面在推杆推进方向上呈倒钩结构且相对于回拉杆侧壁弹性设置,回拉段上设置与回拉杆对应的配合孔,配合孔包括与回拉杆配合的基孔及与弹性翅片对应且尺寸大于基孔的卡扣孔。
[000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回拉杆上位于弹性翅片的后段设置有定位件,回拉杆与可退针座一体式固定配合时,定位件抵于回拉段对应的端面。
[00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回拉段上与回拉杆对应的端面呈锥面结构,所述的定位件的形状与该锥面结构相对应。
[0011]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孔包括与回拉杆对应且分别位于卡扣孔的前后两段的第一基孔及第二基孔。
[0012]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回拉段为左小右大的圆台结构且与针筒内壁过盈配合,针筒的前端部设置有防止可退针座从针筒前端脱离的卡扣结构。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1、在回拉杆在与可退针座一体式固定配合时,弹性翅片在经过第一基孔时,产生弹性形变向回拉杆侧壁靠拢,此时弹性翅片与第一基孔内壁的摩擦力较小,不会产生较大的磨损,弹性翅片到达卡扣孔时,由于卡扣孔的尺寸较大,弹性翅片产生回弹,倒钩结构的设置使回拉杆与可退针座实现稳定的一体式固定配合;
[0015]2、弹性翅片进入卡扣孔时,此时定位件抵于回拉段对应的端面且两者的配合面为锥面,可以便于控制推杆的推进可退针座的距离。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筒前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在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实用新型可退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含义:1-针筒;11_卡扣结构;2-推杆;21_折断缺口 ;22_回拉杆;22a-定位件;22b-弹性槽口 ;22c-弹性翅片;3_密封活塞;4_可退针座;41_回拉段;42_配合孔;42a-第一基孔;42b-卡扣孔;42c-第二基孔;5_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包括针筒1,针筒I的前端连接有可退针座4,可退针座4上连接有针头5,针筒I内设有推杆2,推杆2上设有折断缺口 21,推杆2朝向针头5的一端设有密封活塞3,密封活塞3朝向针头5的前段设有可与可退针座4 一体式固定配合的回拉杆22,可退针座4包括与回拉杆22对应的回拉段41,回拉段41为左小右大的圆台结构且与针筒I内壁过盈配合,针筒I的前端部设置有防止可退针座4从针筒I前端脱离的卡扣结构11,能够防止在使用、存放及运送的过程中,造成可退针座4的脱落;回拉杆22上设置有弹性槽口 22b,回拉杆22上位于弹性槽口 22b的两侧分别设置弹性翅片22c,弹性翅片22c的截面在推杆2推进方向上呈倒钩结构且相对于回拉杆22侧壁弹性设置,回拉段41上设置与回拉杆22对应的配合孔42,配合孔42包括与回拉杆22配合的基孔及与弹性翅片22c对应且尺寸大于基孔的卡扣孔42b,基孔包括与回拉杆22对应且分别位于卡扣孔42b的前后两段的第一基孔42a及第二基孔42c,即卡扣孔42b在配合孔42内相对独立设置,此时回拉杆22能够与第一基孔42a及第二基孔42c贴紧配合。在回拉杆22在与可退针座4 一体式固定配合时,弹性翅片22c在经过第一基孔42a时,产生弹性形变向回拉杆22侧壁靠拢,此时弹性翅片22c与第一基孔42a内壁的摩擦力较小,不会产生较大的磨损,弹性翅片22c到达卡扣孔42b时,由于卡扣孔42b的尺寸较大,弹性翅片22c产生回弹,在推杆2往后进行回拉时,倒钩结构的设置使回拉杆22与可退针座4实现稳定的一体式固定配合。
[0024]本实施例中的回拉杆22上位于弹性翅片22c的后段设置有定位件22a,回拉杆22与可退针座4 一体式固定配合时,定位件22a抵于回拉段41对应的端面,回拉段41上与回拉杆22对应的端面呈锥面结构,定位件22a的形状与该锥面结构相对应。弹性翅片22c进入卡扣孔42b时,此时定位件22a抵于回拉段41对应的端面且两者的配合面为锥面,可以便于控制推杆2的推进可退针座4的距离。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包括针筒,针筒的前端连接有可退针座,可退针座上连接有针头,针筒内设有推杆,推杆上设有折断缺口,推杆朝向针头的一端设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朝向针头的前段设有可与可退针座一体式固定配合的回拉杆,可退针座包括与回拉杆对应的回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拉杆上设置有弹性槽口,回拉杆上位于弹性槽口的两侧分别设置弹性翅片,弹性翅片的截面在推杆推进方向上呈倒钩结构且相对于回拉杆侧壁弹性设置,回拉段上设置与回拉杆对应的配合孔,配合孔包括与回拉杆配合的基孔及与弹性翅片对应且尺寸大于基孔的卡扣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拉杆上位于弹性翅片的后段设置有定位件,回拉杆与可退针座一体式固定配合时,定位件抵于回拉段对应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拉段上与回拉杆对应的端面呈锥面结构,所述的定位件的形状与该锥面结构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孔包括与回拉杆对应且分别位于卡扣孔的前后两段的第一基孔及第二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拉段为左小右大的圆台结构且与针筒内壁过盈配合,针筒的前端部设置有防止可退针座从针筒前端脱离的卡扣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次性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包括针筒,针筒的前端连接有可退针座,可退针座上连接有针头,针筒内设有推杆,推杆上设有折断缺口,推杆朝向针头的一端设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朝向针头的前段设有可与可退针座一体式固定配合的回拉杆,可退针座包括与回拉杆对应的回拉段;回拉杆上设置有弹性槽口,回拉杆上位于弹性槽口的两侧分别设置弹性翅片,弹性翅片的截面在推杆推进方向上呈倒钩结构且相对于回拉杆侧壁弹性设置,回拉段上设置与回拉杆对应的配合孔,配合孔包括与回拉杆配合的基孔及与弹性翅片对应且尺寸大于基孔的卡扣孔;本实用新型完成注射后,能够通过拉杆将可退针座及针头收纳至针筒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便于注射器的销毁。
【IPC分类】A61M5-31, A61M5-50, A61M5-178
【公开号】CN204468896
【申请号】CN201520140733
【发明人】可久富雄
【申请人】可久富雄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