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髁间棘骨折复位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91600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胫骨髁间棘骨折复位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骨科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胫骨髁间棘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治疗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方法是在膝关节镜下将因髁间棘骨折而撕脱的骨片尽量压回其解剖位置,并在胫骨平台下方斜行向上钻出三条骨道,其中位于中间的骨隧道穿入克氏针将复位的骨片固定,然后从一侧的骨隧道穿入固定钢丝,从克氏针上方横跨髁间棘骨折块,再从另一侧的骨隧道将固定钢丝拉出,最终固定钢丝借助克氏针的固定作用将撕脱的骨块牢固的固定在解剖位置,最后在膝外将两根钢丝牢固地打结即可以完成髁间棘骨折的复位及固定。然而,上述的过程多是在没有专门治疗髁间棘骨折的辅助工具下进行,膝关节镜下复位的过程中难以很好的将撕脱的骨块复至解剖位置,在加工骨道时不仅由于骨隧道的定位准确性差,还会出现已经完成复位的骨片再次脱位的情况,不仅加大了手术难度,也容易造成副损伤。不仅不利于手术中术者操作,更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远期疗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较同类设计更为小巧实用的复位固定钳有效提高髁间棘骨折片的解剖复位效率和准确性,并在加工骨隧道时压紧骨折片,防止其在加工骨隧道时再次脱位,不仅如此,该复位固定钳还提供多个骨隧道的入口和角度定位装置供术者选择,提高了该复位固定钳的泛用性,使其能够应对多种情况的胫骨解剖变异。
[0004]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包括复位固定钳、多组骨隧道加工限位板、骨折片压板,
[0005]所述的复位固定钳的钳嘴上颚内侧设有的限位突起、钳嘴下颁内侧设有限位钉,与钳嘴上颚对应的手柄外侧还固设有限位架,在限位架上设有多条限位槽;
[0006]每组骨隧道加工限位板主体为一块与限位槽配合的横板,横板的上表面设有一条与横板垂直且与限位槽等宽的上限位板,横板的下表面设有与上限位板关于横板上下对称的下限位板,上、下限位板的后端与横板的后端齐平,上、下限位板的前端延伸出横板的前端,延伸出横板的上、下限位板部分、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之间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在横板上还设有三条贯穿横板前后端面的引导孔,不同骨隧道加工限位板的引导孔直径均不相同;
[0007]所述的骨折片压板为橄榄状的压板,且压板的中部向上隆起,在压板的前边沿设有三块缺口,在压板的上表面设有与限位突起横截面对应的限位孔,隆起部两侧的压板下表面设有增加摩擦的若干钉刺。
[0008]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09]1.小巧方便,通过细小的压板和复位固定钳压针可以不用扩大原先的切口将复位固定钳在膝关节腔内轻松配对组装完毕,更小的伤口易于患者恢复也更加美观;
[0010]2.可通过非常简单的操作对复位的骨片轻微加压固定,其力道可以完全由术者掌握,克服了传统手术中因操作不便或力气不足而导致复位不到位的缺点;
[0011]3.在选择骨道入口和角度时设置了七个入口和角度供术者自由选择,且无论哪个角度都可以将克氏针穿至预定位置,以应对各种胫骨平台的情况;
[0012]4.设置了一系列不同孔径大小的骨隧道加工限位板,提供了可以匹配不同粗细的克氏针的引导板供术者选择,且更换限位板时不需要松开复位固定钳即可完成,为术者在术中更换不同粗细的克氏针提供方便;
[0013]5.无论使用七个入口和角度中的哪一个,该复位固定钳都能将克氏针送至预定好的指定位置;
[0014]6.在完成复位及固定之后能够非常轻松地将压板及压针退出关节腔,避免副损伤。
[0015]通过该复位固定钳能够方便、迅速的将髁间棘骨折块准确定位、复位以及固定,并通过骨隧道限位板准确加工骨隧道,使困难、繁杂的手术变得简单快捷,不仅减少手术中的副损伤,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提高远期疗效和病人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复位固定钳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骨隧道加工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19]图4为带有强化凹槽的骨隧道加工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的俯视图;
[0021]图6为骨折片压板的后视图;
[0022]图7为骨折片压板的俯视图。
[0023]图8为钳嘴下颁对应的钳柄的俯视图。
[0024]标号说明:1复位固定钳、11限位突起、12定位钩、13限位架、14限位槽、15通槽、2骨髓道加工限位板、21横板、22上限位板、23下限位板、24引导孔、25强化凹槽、3骨折片压板、31压板、32缺口、33限位孔、34钉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0026]如图1?8所示:它包括复位固定钳1、多组骨隧道加工限位板2、骨折片压板3,
[0027]所述的复位固定钳I的钳嘴上颚内侧设有的限位突起11、钳嘴下颁内侧设有定位钩12,与钳嘴上颚对应的手柄外侧还固设有限位架13,在限位架13上设有多条限位槽14 ;钳嘴下颁对应的钳柄上,还设有贯穿钳柄内、外侧壁面的通槽15,所述的通槽位于该钳柄的手柄与定位钩12之间的位置;限位突起11主要是配合骨折片压板3使用,定位钩12的目的是为了定位,限位架13以及限位槽14是为了配合骨隧道加工限位板使用,用于引导克氏针,而通槽15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克氏针能够通过钳柄,并最终穿过定位钩打入膝关节内。
[0028]每组骨隧道加工限位板2主体为一块与限位槽配合的横板21,横板21的上表面设有一条与横板垂直且与限位槽等宽的上限位板22,横板21的下表面设有与上限位板22关于横板21上下对称的下限位板23,上、下限位板23的后端与横板21的后端齐平,上、下限位板23的前端延伸出横板21的前端,延伸出横板21的上、下限位板23部分、上限位板22与下限位板23之间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在横板21上还设有三条贯穿横板21前后端面的引导孔24,不同骨隧道加工限位板2的引导孔直径均不相同;这里的横板与限位槽配合,即将横板插入限位架上,上限位板、下限位板支撑在限位架限位槽两侧以及前方的架体上,从而使得隧道加工限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