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91897阅读:来源:国知局
调温块采用空心结构,而调温块之间也通过空心管连接,这样调温块和空心管中构成了水通道,利用水循环来改变脑脊液的温度。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器11、导水管12、水泵13、冷热水箱14,如图3所示,控制器11检测水箱温度,并控制水泵13、导水管12实现水循环。水循环系统的优点是成本低,技术成熟,与半导体制冷片相比,其体积显得大一些。
[0033]具体的一种布设调温块的方式,如图1所示,调温块包括第一调温块1、第二调温块6、第三调温块3和第四调温块4,其中第一调温块I设置多个,并相互通过可弯折的第一连接杆2连接,构成半球形结构,覆盖在患者颅顶部位;第三调温块3设置与人体后脑部位(脑干),与第一调温块I连接;第四调温块4设置于枕大池处,与第三调温块3连接;第二调温块6设置多个,沿着脊柱布设至腰大池处,第二调温块6之间、第二调温块6和第四调温块4之间均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0034]第一调温块I呈弯折状,形状与颅面曲线相贴合,并相互连接,构成一顶半球形的“帽子”结构,戴在患者的颅顶部位,主要用来调控大脑部分的温度。第一连接杆2可以是空心杆,可弯折,那么“帽子”戴在不同患者头上后,可通过弯折第一连接杆2来使“帽子”更贴近颅面。第三调温块3也是弧形结构,较第一调温块I大一些,设置一块,能使患者颅部压在其上面,防止颅部转动,同时调控后脑温度。由于较多的脑脊液处于枕大池处,因此在枕大池处设置的第三调温块3的外形也应大一些,以快速影响枕大池处的温度。第一调温块1、第三调温块3和第四调温块4构成上半部分结构,从颅顶至枕大池。
[0035]而为了方便患者穿戴,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下半部分包括第二调温块6,沿脊柱布设,设置多个。由于不同患者脊柱长度不同,为了方便增减第二调温块6,第二调温块6之间也是可拆卸式连接。而腰大池处的一个第二调温块6,整体结构也应设置大一些。
[0036]具体的一种连接方式可以是,第二调温块6之间、第二调温块6和第四调温块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5连接,第二连接杆5为空心结构,包括设置于第四调温块4、第二调温块6下端的下段杆502,下段杆502内壁上设置有外螺纹507 ;在第二调温块6的上端设置有上段杆503,上段杆503中装配有可在上段杆503中移动的套管506,套管506上端部设置有与外螺纹507配合的内螺纹501。
[0037]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杆5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并与第二调温块6内部相通,采用水循环时,第二连接杆5和第二调温块6内部可通过水流,而采用半导体制冷片时,内部可通过导线10。其中第四调温块4的下端设置有一段下段杆502,是为了和第二调温块6连接。
[0038]套管506的下端部伸入到上段杆503中,并在套管506的下端外部设置有外径与上段杆503内径相同的卡圈504 ;在上段杆503的上端处设置一圈防止卡圈504从上段杆503中脱出的卡板505。
[0039]第二连接杆5中,上段杆503的长度是可以调节的,具体通过套管506来实现。向上段杆503外部拽动套管506,可使相邻的两个第二调温块6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向内部推动套管506,可缩短第二调温块6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调节方式,可设置第二调温块6在脊柱外部布设的密度。
[0040]如第二调温块6的数量不够,可自其中的两个第二调温块6之间,通过转动套管506,使螺纹连接的套管506、下段杆502之间相互分开,从而使相邻的两个第二调温块6分开,添加新的第二调温块6后再依次连接。而由于设置了卡圈504和卡板505结构,当采用水循环,水流从内部通过时,也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0041]为了使第二调温块6更加贴近脊柱外部,第二调温块6靠近人体的一面呈中部高、中部两侧低的结构。
[0042]而该调节系统的调温块部分还可以整体放置在一个床垫9上,如图1、图3所示,床垫9表面带有与人体背部和颅部平躺时曲线相切合的凹面8,起到防止调温块位置改变、同时使调温块更加贴近人体表面的作用。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覆盖在颅外部以及从背部沿着脊椎分布的温度可调的调温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人体鼻咽温度的温度探测器(7),调温块的温度根据温度探测器(7)测量的温度调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温块采用半导体制冷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温块为空心结构,调温块之间互相连接,通过水循环系统改变调温块的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温块包括第一调温块(I)、第二调温块(6)、第三调温块(3)和第四调温块(4),其中第一调温块(I)设置多个,并相互通过可弯折的第一连接杆(2)连接,构成半球形结构,覆盖在患者颅顶部位;第三调温块(3)设置与人体后脑部位,与第一调温块(I)连接;第四调温块(4)设置于枕大池处,与第三调温块(3)连接;第二调温块(6)设置多个,沿着脊柱布设至腰大池处,第二调温块(6)之间、第二调温块(6)和第四调温块(4)之间均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调温块(6)之间、第二调温块(6)和第四调温块(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5)连接,第二连接杆(5)为空心结构,包括设置于第四调温块(4)、第二调温块(6)下端的下段杆(502),下段杆(502)内壁上设置有外螺纹(507);在第二调温块¢)的上端设置有上段杆(503),上段杆(503)中装配有可在上段杆(503)中移动的套管(506),套管(506)上端部设置有与外螺纹(507)配合的内螺纹(50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506)的下端部伸入到上段杆(503)中,并在套管(506)的下端外部设置有外径与上段杆(503)内径相同的卡圈(504);在上段杆(503)的上端处设置一圈防止卡圈(504)从上段杆(503)中脱出的卡板(505)。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调温块(6)靠近人体的一面呈中部高、中部两侧低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一个床垫(9),床垫(9)表面带有与人体背部和颅部平躺时曲线相切合的凹面(8)。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器(11)、水泵(13)和冷热水箱(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中枢神经整体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多个覆盖在颅外部以及从背部沿着脊椎分布的温度可调的调温块。本实用新型能根据患者颅部外形大小调整颅部降温装置的外形结构,使其与患者颅外部表面更贴近,加强降温效果;可拆解式连接方式,便于组装;其整体长度可调节,能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与患者整体中枢神经系统贴近,通过温度的改变来有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温度,反应快,灵敏度高;使用方便,降温效果好,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IPC分类】A61F7-00
【公开号】CN204501188
【申请号】CN201520157928
【发明人】梁宏亮, 侯慧媛, 易定华, 俞世强, 刘金成, 段维勋, 毛星刚, 金振晓, 陈涛, 陈文生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