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225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由于久坐办公桌或者长期缺乏运动,身体疲劳程度越来越重,通常感到疲劳的人们通过专业技师的按摩手法或者临床电磁针灸疗法等方式减轻人体的疲劳程度,但是专业按摩技师的按摩费用不仅成本高,人们也不能随时随地去进行专业按摩,而市面上有的大型按摩床大多成本较高,大部分人们使用不起,且携带不便,因此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功能单一的按摩工具对自己身体进行简单的按摩,从而无法有效的进行全方位的按摩。电磁针灸疗法的治疗电极多为针灸针或者电级贴片,无法与人们使用的上述按摩工具结合起来,使人们无法既能随时随地享受按摩放松,又能通过电磁疗法对身体疲劳部分进行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人们无法既能随时随地享受按摩放松,又能通过电磁疗法对身体疲劳部分进行治疗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了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其带有按摩头装置和尾部按摩装置,按摩头装置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按摩放松,且尾部按摩装置又能通过电磁脉冲装置对人体进行电磁疗法。
[0004]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一端设置有按摩头装置,所述把手中部两侧沿侧壁表面向内设置有若干个容纳腔,每个所述容纳腔内置有一个可任意方向旋转掌心滚珠,所述把手两侧侧壁表面与所述掌心滚珠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容纳腔并让所述掌心滚珠伸出部分珠体,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能够推动所述掌心滚珠部分珠体伸出所述把手开口的复位弹簧,所述把手底部设有尾部按摩装置。
[0006]所述尾部按摩装置包括与所述把手底部相连接的尾部接头,所述尾部接头底部设有可任意方向旋转的尾部滚珠。
[0007]所述尾部接头外侧包裹有导电橡胶层,所述尾部滚珠为导电橡胶材料;所述导电橡胶层外侧设有与电磁脉冲控制器的电脉冲输出插头相连接的导电橡胶层插口。
[0008]所述按摩头装置包括支架,其两端为竖立的圆盘结构,所述圆盘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支架两端的圆盘向外侧凸出并逐渐向轴心延伸形成半截球面体结构。
[0009]所述支架一端的半截球面体沿球面体表面凸出分布有若干个按摩钉;所述支架另一端的半截球面体靠近把手一侧向内凹形成凹口,其余球面体位置上凸出分布有若干个按摩针。
[0010]所述支架内设有沿连接轴旋转的转环,所述转环外壁分布设有若干排按摩圆块,所述按摩圆块沿轴心向内设有若干水平贯穿所述按摩圆块两侧的缺口。
[0011]所述把手与所述按摩头装置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为V型结构,所述连接片底部为束口端,固定在所述把手顶部,所述连接片顶部为开口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两端圆盘底部内侧壁上。
[0012]所述把手两侧内置的所述容纳腔数量为每侧各为2个。
[0013]所述按摩钉与所述按摩针为木质材质。
[0014]所述导电橡胶层和所述尾部滚珠的电阻值为200 Ω -500 Ω。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包括把手,把手一端设置有按摩头装置,通过按摩头装置对人体进行按摩,由于把手具有一定长度,使得按摩范围能够通过人手覆盖到整个人体。把手中部两侧沿侧壁表面向内设置有若干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置有一个可任意方向旋转掌心滚珠,把手两侧侧壁表面与掌心滚珠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连通容纳腔并让掌心滚珠伸出部分珠体的开口,容纳腔内设有能够推动掌心滚珠部分珠体伸出把手开口的复位弹簧。当使用者用手握持把手时通过把手一端的按摩头装置对自己的身体部位进行按压滚搓或者敲打,形成有效的按摩效果,人手持握把手的同时,把手中部从开口伸出的掌心滚珠接触到人手掌心,通过顶压人手手掌的表面,形成对人手手掌的按摩效果,从而减轻人手持握把手形成的手部疲劳感。把手底部设有尾部按摩装置,使把手底部也能对人体进行按摩,功能性强大。
[0018]尾部按摩装置包括与把手底部相连接的尾部接头,尾部接头底部设有可任意方向旋转的尾部滚珠,当人们将把手竖立起来通过尾部滚珠与人体皮肤表面的接触,形成针对人体穴位的点穴按摩效果。
[0019]尾部接头外侧包裹有导电橡胶层,尾部滚珠为导电橡胶材料;导电橡胶层外侧设有与电磁脉冲控制器的电脉冲输出插头相连接的导电橡胶层插口,导电橡胶材料制成的尾部滚珠成为了一个球状的治疗电极,接触到人体皮肤时通过导电橡胶材料将电磁脉冲控制器输出的电流引导至人体皮肤上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产生电疗的效果,而操作者手握把手时可以像握笔写字一样,符合人手习惯,舒适度和稳定性更加,而相比于传统的针状治疗电极,尾部滚珠的球状结构大大减少了触碰人体时带来的不适感,同时相比与传统电极治疗贴片而言,一些有毛发的部位或者五指、面部五官等表面过小以至于不方便贴敷传统电极治疗体贴片的部位皆属于尾部滚珠作为治疗电极的正常使用范围。
[0020]按摩头装置包括支架,其两端为竖立的圆盘结构,圆盘结构按摩时对人体部位的不适感较小,圆盘之间设有连接轴,支架两端的圆盘向外侧凸出并逐渐向轴心延伸形成半截球面体结构,半截球面体的表面在触碰到人体时,能够减少对人体的不适感。
[0021]支架一端的半截球面体沿球面体表面凸出分布有若干个按摩钉,用于对人体部位形成多点按摩效果;支架另一端的半截球面体靠近把手一侧向内凹形成凹口,在接触人体表面时,能够形成手推按摩的效果,其余球面体位置上凸出分布有若干个按摩针,形成类似痒痒挠的效果。
[0022]支架内设有沿连接轴旋转的转环,转环外壁分布设有若干排按摩圆块,当按摩头装置在人体皮肤表面进行滚搓式按摩时,按摩圆块能够形成按压效果,按摩圆块沿轴心向内设有若干水平贯穿按摩圆块两侧的缺口,通过减少接触面积,增加按压压强,使按摩圆块18按压效果大大增强。
[0023]把手与按摩头装置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连接片为V型结构,连接片底部为束口端,固定在把手顶部,连接片顶部为开口端,固定在支架两端圆盘底部内侧壁上,V连接片具有弹性效果的同时又能保证连接强度。
[0024]把手两侧内置的容纳腔数量为每侧各为2个,不管怎么握持把手都能减轻人手握持产生的疲劳感。
[0025]按摩钉与按摩针为木质材质,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性小。
[0026]脉冲电流过大则会引发对于人体表面的不适感,导电橡胶层和尾部滚珠的电阻值为200 Ω-500 Ω,用以降低脉冲电流值,在保证人体表面的舒适感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电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把手、2-按摩头装置、3-容纳腔、4-掌心滚珠、5-开口、6-尾部按摩装置、7_尾部接头、8-尾部滚珠、9-导电橡胶层、10-导电橡胶层插口、11-支架、12-圆盘、13-半截球面体、14-按摩钉、15-凹口、16-按摩针、17-转环、18-按摩圆块、19-缺口、20-连接片、21-连接片束口端、22-连接片开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按摩棒,包括人手可以握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