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310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牦牛的繁殖主要是自然交配,自然交配弊端多,容易造成牦牛自身的损伤和疾病的传播,人工授精可以成功避免以上问题。人工授精技术中采精是重要的一环,而采精架在人工授精操作中又是很重要的工具,目前国内外均没有专门生产的厂家及机构,大部分情况使用的是自制的钢制。通常种公牦牛进行人工采精时,需俯趴在采精架上,采精架的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种公牛性欲强弱、精液质量好坏,影响牦牛的繁殖质量;牦牛由于机敏而强悍,采精架架体的高度和形状的设计是否能使牦牛俯趴舒适自然,保持自然交配的姿势,才能激发种公牦牛的性欲,以利于射精并便于采集。
[0003]目前牦牛应用的采精架多采用肉牛等相近动物的采精架拿来给牦公牛使用,由于牛种脾性和形体的差异导致公牦牛难以达到生理高潮,不能充分射精,长期使用对种公牛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而且对采精人员的伤害也不容忽视。所以,设计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能激起牦牛性欲,营造一种牦牛舒适的交配氛围,使得采精充分的牦牛用模拟米精架对于耗牛米精是很有益处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该装置制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可靠进行种公牦牛采精,适合牧区种牛场牦牛采精工作开展的需要,且易于推广使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包括身体部位固定支架,防护横杆,支撑踏板、模拟畜体、尾骨架、前骨架、外套、海绵垫和带毛的牦牛皮,所述的身体部位固定支架包括两侧的防护横杆和前侧的横杠,在所述防护横杆上设有支撑踏板,所述支撑踏板的形状与其下方的防护横杆的形状相适应,即呈前高后低的形状设置;主体为骨架结构的模拟畜体固定于支撑踏板和横杠上,所述的模拟畜体包括尾骨架、前骨架、外套、海绵垫、带毛的牦牛皮;所述模拟畜体的外形为母牛的皮骨结构形状,尾骨架和前骨架构成母牦牛的尾部结构状态,尾骨架的内侧凹槽包套软状材料后形成放置仿真母牛阴道的凹槽结构,以便于种公牛的阴茎插入并采精;整个模拟畜体的外侧包套式制有海绵垫,海绵垫的外侧包套式制有布质外套,外套的外侧又包套式制有带毛的牦牛皮;模拟畜体的整个外侧形状对称模拟于母牛的外形,以使公牛爬跨上时,相当于爬跨在母牛身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身体部位固定支架分别左右间距固定于坚硬质平面地面上,呈前高后低的形状设置;所述的身体部位固定支架由钢管焊接而成,支柱后柱高出地面部分为60_65cm,支撑前柱比支撑后柱再高出10_15cm。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踏板利用木板材料制成,大小为长IlOcmX宽30cmX厚2cm,木板上用橡胶垫包裹起到防滑作用。支撑踏板的形状呈前高后低的形状设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模拟畜体的架体均使用钢材料焊接而成。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制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可靠进行种公牦牛采精,适合牧区种牛场牦牛采精工作开展的需要,且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包括身体部位固定支架1,防护横杆2,支撑踏板3、模拟畜体4、尾骨架5、前骨架6、外套7、海绵垫8和带毛的牦牛皮9,所述的身体部位固定支架I包括两侧的防护横杆2和前侧的横杠13,在所述防护横杆2上设有支撑踏板3,所述支撑踏板3的形状与其下方的防护横杆2的形状相适应,即呈前高后低的形状设置;主体为骨架结构的模拟畜体4固定于支撑踏板3和横杠13上,所述的模拟畜体4包括尾骨架5、前骨架6、外套7、海绵垫8、带毛的牦牛皮9 ;所述模拟畜体4的外形为母牛的皮骨结构形状,尾骨架5和前骨架6构成母牦牛的尾部结构状态,尾骨架5的内侧凹槽包套软状材料后形成放置仿真母牛阴道的凹槽结构,以便于种公牛的阴茎插入并采精;整个模拟畜体4的外侧包套式制有海绵垫8,海绵垫8的外侧包套式制有布质外套7,外套7的外侧又包套式制有带毛的牦牛皮9 ;模拟畜体4的整个外侧形状对称模拟于母牛的外形,以使公牛爬跨上时,相当于爬跨在母牛身上。
[0013]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身体部位固定支架I分别左右间距固定于坚硬质平面地面上,呈前高后低的形状设置;所述的身体部位固定支架I由钢管焊接而成,支柱后柱11高出地面部分为60-65cm,支撑前柱12比支撑后柱11再高出10_15cm。
[0014]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支撑踏板3利用木板材料制成,大小为长IlOcmX宽30cmX厚2cm,木板上用橡胶垫包裹起到防滑作用。支撑踏板3的形状呈前高后低的形状设置。
[0015]此外,所述的模拟畜体4的架体均使用钢材料焊接而成,以承受种公牛的体重和采精时种公牛爬跨产生的冲击力,其长度为150cm,呈半圆柱状牛背形,直径为60cm。模拟畜体4的外套的内外分别由海绵垫和真实牦牛皮毛套配合构成,三者的总厚度为5-8cm,不仅柔软舒适、耐磨结实而且具有防滑作用,种公牦牛爬跨时不易滑下,感觉更为真实、利于充分射精,兼顾经济性和实用性。
[001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0017]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包括身体部位固定支架1,防护横杆2,支撑踏板3、模拟畜体4、尾骨架5、前骨架6、外套7、海绵垫8、真皮层9。
[0018](I)身体部位固定支架I有钢管焊接制成,分别左右间距固定于坚硬质平面地面上。
[0019](2)支撑踏板3利用木板材料制成,木板上用橡胶垫包裹起到防滑作用。支撑踏板3的形状呈前高后低的形状固定在身体部位固定支架I。
[0020](3)模拟畜体4主体为骨架结构,固定于支撑踏板3和横杠13上,包括尾骨架5、前骨架6、外套7、海绵垫8、带毛的牦牛皮9。模拟畜体4的架体均使用钢材料焊接而成,呈半圆柱状牛背形。模拟畜体4的外形为母牛的皮骨结构形状,尾骨架5和前骨架6构成母牦牛的尾部结构状态,尾骨架的内侧凹槽包套软状材料后形成放置仿真母牛阴道的凹槽结构,以便于种公牛的阴茎插入并采精;整个模拟畜体4的外侧包套式制有海绵垫8,海绵垫的外侧包套式制有布质外套7,外套7的外侧又包套式制有带毛的牦牛皮9 ;模拟畜体4的整个外侧形状对称模拟于母牛的外形,以使母牛爬跨上时,相当于爬跨在母牛身上。
[0021]本实用新型的采精架制作简单,易于野外推广使用。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体部位固定支架(I),防护横杆(2),支撑踏板(3)、模拟畜体(4)、尾骨架(5)、前骨架(6)、外套(7)、海绵垫(8)和带毛的牦牛皮(9),所述的身体部位固定支架(I)包括两侧的防护横杆(2)和前侧的横杠(13),在所述防护横杆(2)上设有支撑踏板(3),所述支撑踏板(3)的形状与其下方的防护横杆(2)的形状相适应,即呈前高后低的形状设置;主体为骨架结构的模拟畜体(4)固定于支撑踏板(3)和横杠(13)上,所述的模拟畜体(4)包括尾骨架(5)、前骨架(6)、外套(7)、海绵垫(8)和带毛的牦牛皮(9);所述模拟畜体(4)的外形为母牛的皮骨结构形状,尾骨架(5)和前骨架(6)构成母牦牛的尾部结构状态,尾骨架(5)的内侧凹槽包套软状材料后形成放置仿真母牛阴道的凹槽结构;整个模拟畜体(4)的外侧包套式制有海绵垫(8),海绵垫(8)的外侧包套式制有布质外套(7),外套(7)的外侧又包套式制有带毛的牦牛皮(9);模拟畜体(4)的整个外侧形状对称模拟于母牛的外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身体部位固定支架(I)分别左右间距固定于坚硬质平面地面上,呈前高后低的形状设置;所述的身体部位固定支架(I)由钢管焊接而成,支柱后柱(11)高出地面部分为60-65cm,支撑前柱(12)比支撑后柱(11)再高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踏板(3)利用木板材料制成,大小为长IlOcmX宽30cmX厚2cm,支撑踏板(3)的形状呈前高后低的形状设置,且支撑踏板(3)外部包裹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拟畜体(4)的架体均使用钢材料焊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牦牛用模拟采精架。所述的身体部位固定支架包括两侧的防护横杆和前侧的横杠,在所述防护横杆上设有支撑踏板,所述支撑踏板的形状与其下方的防护横杆的形状相适应,即呈前高后低的形状设置;主体为骨架结构的模拟畜体固定于支撑踏板和横杠上,所述的模拟畜体包括尾骨架、前骨架、外套、海绵垫、带毛的牦牛皮;所述模拟畜体的外形为母牛的皮骨结构形状,尾骨架和前骨架构成母牦牛的尾部结构状态,尾骨架的内侧凹槽包套软状材料后形成放置仿真母牛阴道的凹槽结构,以便于种公牛的阴茎插入并采精。本实用新型装置制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可靠进行种公牦牛采精,适合牧区种牛场牦牛采精工作开展的需要。
【IPC分类】A61D19-02
【公开号】CN204542457
【申请号】CN201520252466
【发明人】梁春年, 王宏博, 郭宪, 丁学智, 阎萍, 包鹏甲, 杨胜元, 朱新书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