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瓶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72564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自动换瓶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控制输液顺序的自动换瓶输液器,属于输液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静脉输液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而且多存在联合用药的情况,普通的双头输液器在使用时,为了实现顺序输注两组药液的功能,必须先只打开一个瓶塞穿刺器与三通间的止水夹,待其药液输注结束后关闭该止水夹,同时打开另一瓶塞穿刺器与三通间的止水夹,操作较多,给护理人员增添了工作量。若第一组药液输注完毕后,未及时执行换瓶操作,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有输液器流空,造成病患发生血管栓塞等危险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过程中无须人工干预即可实现自动控制输液顺序的自动换瓶输液器。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换瓶输液器,包括输液三通,输液三通为防逆流三通,由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两个能够上下移动的密封块组成,壳体上端有两个进液口,下端有一个出液口,两个密封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进液口下方且能够阻挡进液口,所述密封块的密度比水小,壳体的内部固定一个将两密封块分隔开的挡片。
[0005]在本输液器的防逆流三通中,由于密封块的密度比水小,密封块能在进液口下方的壳体空腔内随液面的增减而上下浮动,密封块能够在药液的浮力作用下与进液口配合并封闭相应的输液通路。在防逆流三通中,在保证药液顺畅流出的情况下,密封块与壳体内壁的间隙要尽量小一些,密封块的高度在允许的高度范围内尽量高一些,以减少密封块在输注药液过程中发生偏移、翻转的可能性。
[0006]本输液器的使用过程如下:
[0007]先打开任意一侧的止水夹输注第一组药液,与该止水夹同侧的密封块(称为A密封块)在药液的冲击下不会封闭该侧液路,而另一侧的密封块(称为B密封块)则会随壳体内药液的增加而上浮至与其同侧的进液口,达到封闭液路的效果,当第一组药液输注完毕后,防逆流三通内药液减少,当被顶在进液口处的B密封块所受浮力小于其重力时,B密封块落下,封闭的液路被打开。B密封块在第二组药液的冲击下不会封闭该侧液路,而另一侧的A密封块则会上浮至与其对应的防逆流三通内的进液口,达到封闭液路的效果,从而实现了顺序输注两组药液的功能。
[0008]优选地,对应两个密封块在壳体的内底部分别设置两个能够限制密封块下移幅度的限位块,密封块位于对应的限位块上方。通过在密封块的下方引入限位块,限制了密封块在药液冲击下的上下活动范围,从而避免密封块在输注药液过程中发生偏移、翻转。
[0009]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密封块导向机构,使密封块在能够随液面的增减而上下浮动的同时减少了左右摆动,并有效避免了密封块在输注药液过程中发生偏移、翻转。
[0010]上述的密封块导向机构可以是与两密封块对应设置的两滑杆,滑杆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对应滑杆在密封块底部设置盲孔,滑杆位于盲孔中且与盲孔间隙配合,在滑杆的导向作用下,密封块仅产生上、下位移,不会发生偏移、翻转;密封块导向机构也可以是设置在壳体内壁上的竖直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数量至少为一个,对应限位凸起在密封块的相应位置上设有与限位凸起间隙配合的凹槽,在限位凸起的导向作用下,密封块在壳体内随液面的增减只能上、下浮动,而不相对壳体转动,也不会在药液的冲击下发生偏移、翻转。
[0011]优选地,可以使密封块的高度较高,使密封块即使落在壳体底部,其上表面仍在进液口的下表面以上,具体方案有以下两种:
[0012]方案一:
[0013]所述的密封块上窄下宽,进液口的下部开口形状与密封块上端形状相匹配,密封块的外壁与进液口的下部开口之间留有药液流动间隙,当密封块底部与壳体的内底部接触时,密封块的顶端位于进液口中。通过将密封块插入进液口的下部开口能够实现封闭输液通路的功能;密封块的外壁与进液口的下部开口之间留有药液流动间隙,确保密封块与进液口脱离后药液能够从进液口顺畅的流入壳体空腔;由于进液口的下部开口形状与密封块形状相匹配(即进液口的下部开口上窄下宽),因此能够有效控制密封块的运动路径,使密封块沿与其形状对应的进液口发生位移,避免出现密封块在药液的作用下出现偏移、翻转等错位的情况。
[0014]方案二:
[0015]所述的进液口的下端外凸,所述外凸部位上宽下窄,对应所述外凸部位在密封块上端开设有形状与所述外凸部位形状相匹配的上宽下窄的槽,所述外凸部位的外壁与所述槽之间留有药液流动间隙,当密封块底部与壳体的内底部接触时,所述外凸部位位于所述槽中。通过将进液口下端的外凸部位插入密封块的槽中能够实现封闭输液通路的功能;所述外凸部位的外壁与所述槽之间留有药液流动间隙,确保密封块与进液口脱离后药液能够从进液口顺畅的流入壳体空腔;由于密封块上所述槽的形状与所述外凸部位的形状相匹配,能够有效控制密封块的运动路径,使密封块沿与进液口的外凸部位发生位移,避免出现密封块在药液的作用下出现偏移、翻转等错位的情况。
[0016]通过上述两种方案,将密封块插入进液口的下部开口或将进液口外凸部位插入密封块的槽中来实现封闭输液通路的功能。由于上述两种方案中,即使密封块落下,其上端仍在进液口的底面以上,且进液口与密封块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密封块在上浮过程中的导向。
[0017]在本输液器的防逆流三通中,可以将壳体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滴斗进液口连通;也可以将壳体与滴斗盖一体成型或固定在滴斗盖上,使壳体的出液口与滴斗进液口相通。
[00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在输液过程中,无须等待第一组药液输注结束后开闭两个止水夹,只需在输液开始控制两个止水夹开闭的顺序即可实现两组药液的顺序控制,使用安全方便,操作快捷可靠。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防逆流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防逆流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防逆流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防逆流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防逆流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防逆流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防逆流三通的壳体与滴斗盖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防逆流三通的壳体固定在滴斗盖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瓶塞穿刺器;2、输液管路;3、止水夹;4、防逆流三通;5、滴斗;6、流量调节器;7、药液过滤器;8、静脉输液针;9、滴斗盖;10、壳体;11、进液口 ;12、挡片;13、密封块;14、出液口 ;15、限位块;16、滑杆;17、限位凸起;18、凹槽;19、进液口的下部开口 ;20、外凸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32]如图1、2所示,本自动换瓶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输液管路2、止水夹3、防逆流三通4、滴斗5、流量调节器6、药液过滤器7和静脉输液针8,防逆流三通有以下多种实施例: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3所示,防逆流三通由壳体10和位于壳体10内的两个能够上下移动的密封块13组成,壳体10上端有两个进液口 11,下端有一个出液口 14,两个密封块13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进液口 11下方且能够阻挡进液口 11,所述密封块13的密度比水小,壳体10的内部固定一个将两密封块13分隔开的挡片12。
[0035]在本输液器的防逆流三通中,由于密封块13的密度比水小,密封块13能在进液口11下方的壳体10空腔内随液面的增减而上下浮动,密封块13能够在药液的浮力作用下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