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2899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产品,尤其涉及一种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医生进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部麻醉时,常需要病人采取侧卧体位,并且需要低头屈膝弯腰,以尽量扩大脊柱椎之间的间隙,硬膜外针从脊柱的正中垂直穿刺,硬膜外针依次经过脊柱正中位的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最后突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使麻醉剂在硬膜外针的导引下进入硬膜外腔发挥药效。如此正中垂直穿刺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开损伤主要分布在脊柱两侧的神经,以及对脊柱韧带产生最低限度的损伤。
[0003]然而,这种穿刺方式的穿刺成功率受多因素影响:一方面来自病人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于韧带钙化的老年人,另一方面来自医生的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特别是对于初学者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广,能提高脊柱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效果的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
[0005]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其包括开设有定位孔的定位板和通过枢接件与该定位板的左右两侧相连接的支撑臂。
[0007]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枢接件为柔性枢接件。
[0008]为使该固定器更稳固地支撑,每个所述支撑臂的底部设有具有弧形面的垫片。
[0009]可选择地,所述垫片为弹性垫片,每个所述支撑臂底部延伸出一对固定所述垫片两端的垫脚。
[0010]为了稳定所述定位板和支撑臂之间为垂直夹角的状态,所述定位板或支撑臂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定位板和支撑臂之间的夹角的限位部。
[0011]优选地,所述夹角不小于90°。
[0012]该限位部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定位板左右两侧形成与所述支撑臂抵靠的限位壁。
[0013]该限位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在所述定位板的底面的边缘与所述每个支撑臂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限位块,该限位块的其中一个侧面与所述定位板上的限位壁平齐。
[0014]该限位部的再一种实现方式为:在每个所述支撑臂上与所述定位板相抵靠的位置沿所述支撑臂的表面延伸出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定位板的底面相抵靠的抵靠壁的限位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0016](I)本实用新型的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其定位板的一对侧边设有支撑臂,并且该支撑臂的底部设有具有弧形面的垫片,一方面该垫片可以与病人的背部更稳定地贴合,使该固定器支撑在病人背部时不易滑动,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病人背部的表面线条选择该支撑臂是抵靠在脊柱上,还是抵靠在脊柱两侧,使该固定器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人群;
[0017](2)本实用新型的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定位板和支撑臂之间设置有限定两者在某个夹角(优选直角)的限位部,用于在穿刺初始进行硬膜外针的定位;定位板和支撑臂之间也设置了提供枢转条件的枢接件,并且最终使支撑臂平展,由此可以适应硬膜外针由浅至深的穿刺深度的变化;
[0018](3)本实用新型的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结构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以生产为一次性的医疗用品,方便医疗工作者使用或医学教学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平展状态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所示的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从底部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一种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包括定位板1、设置在该定位板I左右两侧的支撑臂2及将所述定位板I与相应的支撑臂2连接起来的柔性枢接件3。
[0029]所述定位板I上纵向开设定位孔11,并且该定位孔11优选开设在所述定位板I的中心。该定位孔11的孔径仅限硬膜外针针头处的衬芯通过。
[0030]所述每个支撑臂2包括一对竖直布置的臂条21、在所述一对臂条21的中间位置将两者连接起来的臂连接杆22和在所述一对臂条21的底部位置将两者连接起来且具有向上弯曲的弧形面的垫片23。所述垫片23由硬质材料制成。
[0031]优选地,所述一对臂条21的顶部与所述定位板I的顶面平齐并且借助上述枢接件3互相铰接,使所述臂条21 (即支撑臂2)可绕所述柔性枢接件3相对于定位板I转动一定角度。
[003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I的左右两侧形成限位壁12,对应地,每个所述支撑臂2提供了与该限位壁12相抵靠的抵靠壁24。通过所述限位壁12和抵靠壁24的抵靠效果,使该定位板I与每个所述支撑臂2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并且,即使存在外力的挤压作用,由于限位壁12和抵靠壁24之间的相互抵靠作用,该夹角的大小也不会发生变化。
[0033]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脊柱穿刺辅助固定器的使用步骤如下:
[0034](I)确定穿刺点;
[0035]定义所述一对支撑臂2所在的轴线为X轴,穿过所述定位孔11中心轴线的轴线为z轴,同时垂直于所述X轴和z轴的轴线为y轴,所述X轴、y轴和z轴形成一个共同的交点A。
[0036]病人侧躺准备进行脊柱穿刺时,其背部表面作为所述固定器的固定平面,当确定好穿刺位置后,将所述点A和所述穿刺位置重叠并且定义为穿刺点A,将所述X轴和y轴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固定平面重叠,此时,z轴的延伸轴线即为硬膜外针的正确的穿刺轨迹。
[0037](2)确定该固定器的固定位置;
[0038]若病人的脊柱的轮廓在其背部表面比较凸显,可将所述X轴与脊柱的延伸方向重叠,即所述支撑臂2的垫片23抵靠在脊柱上;若病人背部肌肉或脂肪较多,其脊柱的轮廓不太凸显,可将所述y轴与脊柱的延伸方向重叠,即所述支撑臂2横跨在脊柱两侧,相应地,所述垫片23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