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8162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间向体外插出,从而穿出段端口到达外界,最后固定于大腿内侧,该竖向管的斜面端口较平口面更容易插入体内。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现有技术采用的T型胆管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的右视图。
[0031]图中标记:
[0032]101、竖向管,102、横向管,103、平口面,104、平口面;
[0033]1、竖向管,11、端口,2、横向管,21、开口,22、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3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6]如图2、3所示,一种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包括竖向管I和横向管2,所述竖向管I垂直连接在所述横向管2中部位置,所述竖向管I和横向管2连通形成三通管,所述横向管2沿轴向设有开口 21,以使所述横向管2截面为弧形的U形结构。
[0037]上述的竖向管I和横向管2为胶乳材质的一体成型体。采用现有的胶乳一体成型体,成本较低,制作容易,对人体无伤害。
[0038]另外,如图2所示,横向管2的两个端口22形状为斜面,横向管2两个端口 22的斜面的方向相对竖向管I朝向上方。斜面能够满足引流时的引流面积。该竖向管I的端口11形状为斜面。
[0039]其中上述横向管2端口 22均设计为斜面,相对于现有的胆管引流管横向管102的平口面104而言,此两端口 22的设计为斜面的原因是,斜面更容易放进盆腔淋巴结清扫后的闭孔窝内,闭孔淋巴结是盆腔淋巴结中最低最深的,清扫后的闭孔窝是盆腔最深最不易引流到的位置,此位置的引流不当不畅也极易引起术后并发症比如淋巴囊肿或其它感染情况等等,做此斜面设计相对于平面更锐利,更易放置,且引流面更大,更易引流。
[0040]竖向管I端口 11设计为斜面,相对于现有的胆管引流管竖向管101的平口面103所起到的详细作用和技术效果是:尖端的斜面设计主要是相对于平口面103更锐利,方便于由盆腔方向从阴道段端的中间向体外插出,从而穿出段端口到达外界,最后固定于大腿内侧。临床叫做“拉T管”,先缝合好阴道段端,最后段端中间留很小切口不缝合,大小仅能容下T管穿过,外观看几乎是闭合完全的,只有把T管插进去才能通过,所以此时用斜面较平面更容易插入通过。
[0041]上述横向管2的开口 21位于竖向管I的正上方,使横向管2截面成U形结构的形状相对所述竖向管I轴线为对称结构。横向管2的截面为圆弧形状,其直径大小为1cm,高度h采用为0.8cm。横向管2的长度为10-15cm,竖向管I的长度为30-40cm。
[0042]该T型盆腔引流管,包括竖向管I和横向管2,其中横向管2沿轴向设有开口 21,其截面直接设计成U型结构。相对现有的需要裁剪的T型胆管引流管而言,其形状能够充分的与盆腔部分配合,能够直接满足临床盆腔引流的需要,方便实用。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包括竖向管(I)和横向管(2),所述竖向管(I)垂直连接在所述横向管(2)中部位置,所述竖向管(I)和横向管(2)连通形成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管(2)沿轴向设有开口(21),以使所述横向管(2)截面为弧形的U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I)和横向管(2)为胶乳材质的一体成型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管(2)的两个端口(22)形状为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管(2)两个端口(22)的斜面的方向相对竖向管⑴朝向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I)的端口(11)形状为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1)位于竖向管(I)的正上方,使横向管(2)截面成U形结构的形状相对所述竖向管(I)轴线为对称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管(2)的截面为圆弧形状,其直径大小为1cm,高度为0.6-0.8c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管(2)的高度为0.8cm0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管(2)的长度为10_15cmo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管(I)的长度为 30_4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包括竖向管和横向管,所述竖向管垂直连接在所述横向管中部位置,所述竖向管和横向管连通形成三通管,所述横向管沿轴向设有开口,以使所述横向管截面为弧形的U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T型盆腔引流管,包括竖向管和横向管,其中横向管沿轴向设有开口,其截面直接设计成U型结构。相对现有的需要裁剪的T型胆管引流管而言,其形状能够充分的与盆腔部分配合,能够直接满足临床盆腔引流的需要,方便实用。
【IPC分类】A61M25/14
【公开号】CN204890919
【申请号】CN201520669354
【发明人】廖莎, 周俊英, 罗万英
【申请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