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吊桥干区吊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035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Icu吊桥干区吊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CU吊桥干区吊箱,主要用于I⑶病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ICU已成为现代医院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ICU的吊桥作为ICU监护病室必不可少的辅助功能医疗设备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根据医疗行业ICU病室管理标准等相关规定,对ICU床旁设备功能提出了相关要求。但是现有的ICU吊桥干区吊箱的结构为:前吊箱与后吊箱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此结构稳定性差、强度低,长时间使用会影响医疗设备的精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更改铝型材结构的方法,将分体式吊箱改为一体式吊箱,增强吊箱的强度,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准确的使用,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的不足之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提供一种ICU吊桥干区吊箱,包括吊箱本体,其特征在于:吊箱本体包括壳体、左侧带、右侧带和由左侧带、壳体与右侧带围成的型腔,所述的壳体包括上侧带、下侧带和加强筋,其中上侧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上连接段、第二连接端,下侧带包括第三连接端、下连接段、第四连接端,上连接段与下连接段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上侧带、下侧带和加强筋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壳体的高度为140_,宽度为212_ ;所述加强筋位于型腔内,且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上,加强筋与壳体的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过渡圆角。
[0006]所述左侧带包括左侧带上连接端、左侧带连接段和左侧带下连接端,其中左侧带上连接端与壳体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左侧带下连接端与壳体的第四连接端连接。
[0007]所述右侧带包括右侧带上连接端、右侧带连接段和右侧带下连接端,其中右侧带上连接端与壳体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右侧带下连接端与壳体的第三连接端相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0009]与现有的ICU吊桥干区吊箱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将分体式吊箱改为一体式吊箱,采用铝合金一次成型技术,经大吨位液压设备挤压成型,强度高;一体式结构设计,取消螺栓连接,增强吊箱的稳定性,保证医疗设备运行的精度;取消繁琐的钻孔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结构简单,组装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所示的ICU吊桥干区吊箱的壳体;
[0012]图3是图1所不的ICU吊桥干区吊箱的左侧带;
[0013]图4是图1所示的I⑶吊桥干区吊箱的右侧带;
[0014]图5是ICU吊桥干区吊箱的总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6]如图1所示,I⑶吊桥干区吊箱,包括吊箱本体,吊箱本体包括壳体1、左侧带2、右侧带3和由左侧带2、壳体I与右侧带3围成的型腔4。所述左侧带2通过扣压方式与壳体I相连接,所述右侧带3通过扣压方式与壳体I相连接。所述的壳体I包括上侧带U、下侧带12和加强筋107,其中上侧带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01、上连接段105、第二连接端102,下侧带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端103、下连接段106、第四连接端104,上连接段105与下连接段106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07,上侧带11、下侧带12和加强筋107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壳体I的高度为140臟,宽度为212mm。
[0017]如图3所述左侧带2包括左侧带上连接端201、左侧带连接段203和左侧带下连接端202,其中左侧带上连接端201与壳体I的第一连接端连接101,左侧带下连接端202与壳体I的第四连接端104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右侧带3包括右侧带上连接端301、右侧带连接段303和右侧带下连接端302,其中右侧带上连接端301与壳体I的第二连接端102相连接,右侧带下连接端302与壳体I的第三连接端103相连接。
[0018]如图2所示所述加强筋107的一端与壳体I的上连接段105相连接,另一端与壳体I的下连接段106相连接,加强筋107与壳体I的上连接段105和下连接段106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过渡圆角,为降低最大应力值,减少应力集中,加大加强筋连接部位过渡圆角的半径。
[0019]将吊箱型材加工成需要尺寸后,表面喷漆处理,将加工后的吊箱安装在转动组成上,然后将左侧带2和右侧带3通过扣压的方式分别使壳体I的第一连接端101与左侧带上连接端201、壳体I的第二连接端102与右侧带上连接端301、壳体I的第三连接端103与右侧带下连接端302、壳体I的第四连接端104与左侧带下连接端202相连接。
【主权项】
1.一种ICU吊桥干区吊箱,包括吊箱本体,其特征在于:吊箱本体包括壳体(I )、左侧带(2)、右侧带(3)和由左侧带(2)、壳体(I)与右侧带(3)围成的型腔(4),所述的壳体(I)包括上侧带(11)、下侧带(12 )和加强筋(107 ),其中上侧带(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01)、上连接段(105)、第二连接端(102),下侧带(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端(103)、下连接段(106)、第四连接端(104),上连接段(105)与下连接段(106)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07),上侧带(11)、下侧带(12)和加强筋(107)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壳体(I)的高度为140mm,宽度为212mm;所述加强筋(107)位于型腔(4)内,且加强筋(10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连接段(105)和下连接段(106)上;左侧带(2)连接在壳体(I)的第一连接端(101)和第四连接端(104)之间,右侧带(3)连接在壳体(I)的第二连接端(102)和第三连接端(103)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U吊桥干区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带(2)包括左侧带上连接端(201)、左侧带连接段(203)和左侧带下连接端(202),其中左侧带上连接端(201)与壳体(I)的第一连接端(101)连接,左侧带下连接端(202)与壳体(I)的第四连接端(104)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ICU吊桥干区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带(3)包括右侧带上连接端(301)、右侧带连接段(303)和右侧带下连接端(302),其中右侧带上连接端(301)与壳体⑴的第二连接端(102)相连接,右侧带下连接端(302)与壳体⑴的第三连接端(103)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ICU吊桥干区吊箱,其特征在于:加强筋(107)与壳体(I)的上连接段(105)和下连接段(106)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过渡圆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ICU吊桥干区吊箱,包括壳体、左侧带、右侧带和由左侧带、壳体与右侧带围成的型腔,其中壳体的高度为140mm,壳体的宽度为212mm,通过更改铝型材结构的方法,将分体式吊箱改为一体式吊箱,并在型腔内设计加强筋,使吊箱强度增大,稳定性增强,保证医疗设备运行的精度,取消繁琐的钻孔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结构简单,组装维修方便。
【IPC分类】A61G12/00
【公开号】CN204909679
【申请号】CN201520717823
【发明人】曹善江, 程志强, 彭伟
【申请人】烟台冰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