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3010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供微量血液样本的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
【背景技术】
[0002]采血笔是用于与采血针配合使用在指端或手臂采取微量末梢血液的医用装置。目前最广泛的应用是在糖尿病领域,患者用于个人检测血糖提供微量血液样本。随着快速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微量末梢血液的应用及采血笔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广泛,诸如维生素D检测等方面。
[0003]目前在国内外医用市场上主要有两类采血笔类型,第一种为普通型采血笔,结构简单,由调节笔帽、弹射装置、笔筒三部分构成,使用时将采血针装入采血笔内的笔芯针槽,再装上调节笔帽进行穿刺深度调节(通常只有5个调节深度档位);向后拉笔筒上膛,并将采血笔笔帽端头按压在手指或手臂的适当部位,按压按键后进行弹射取血,采血完成后,拧开笔帽,需用手直接将采血针取出丢弃。另一种为可退针型采血笔,主要增加了推针功能,使用情况与第一种采血笔相似,区别主要是在采血完成后,拧开笔帽,无需用手直接取出采血针,而是借助笔上的卸针装置将采血针卸出丢弃,无疑第二种采血笔使用更加安全、方便。但目前的可退针型采血笔结构单一、质地粗糙,特别是采血针在笔内运动时振动性较大,直线性较差,因此影响采血针在采血笔内运动精度;而国外产品价格居高不下,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成本低,振动小,运动精度高的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包括,深度调节帽、弹射回针装置和后拉帽;所述深度调节帽中第一调节帽的内侧周面形成有锯齿形膛线;深度调节帽与弹射回针装置卡槽连接,所述后拉帽与弹射回针装置中的后拉杆卡位连接。
[0006]所述深度调节帽包括笔帽、第一调节帽和第二调节帽;所述第一调节帽和第二调节帽通过楔槽固定连接,所述笔帽内设有功能卡位和调节凸点,第一调节帽中下部设有螺纹,第一调节帽通过螺纹与笔帽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帽上形成有与笔帽功能卡位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笔帽的调节凸点与第一调节帽内壁周围的纵向开槽接触。
[0007]所述弹射回针装置包括按键、内筒、外筒、笔芯、卸针推杆、后拉杆、主簧和复位簧;所述内筒与外筒卡位连接,笔芯设有双翼导轨,在内筒两侧内壁稳定滑动;笔芯尾部套入主簧安装在内筒内,笔芯尾部设有开槽,通过复位簧将后拉杆与笔芯及内筒固定连接,卸针杆安装在外筒的开口槽位上。
[0008]所述深度调节帽中的第二调节帽内侧周面形成有三个弹性卡槽,所述弹射装置中的内筒端部周面上形成与弹性卡槽位置形状相适配的三个卡扣。
[0009]所述无痛采血笔的截面为三角型。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调节帽内侧周面形成有锯齿形膛线,因此提高采血针膛口弹射速度,使用者痛感小甚至无痛;另外,加长的卸针杆可直接将多种采血针顺利推出,操作方便;三角形截面手感更舒适,该采血针部件少、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卫生行业。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的剖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帽的剖视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帽的仰视图。
[0014]图中:
[0015]1.笔帽 2.第一调节帽 3.第二调节帽 4.笔芯
[0016]5.内筒 6.卸针杆7.外筒8.后拉杆
[0017]9.后拉帽 10.按键11.主簧12.复位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无痛采血笔的截面为三角型,包括,深度调节帽、弹射回针装置和后拉帽;所述深度调节帽中第一调节帽的内侧周面形成有锯齿形膛线,深度调节帽与弹射回针装置卡槽连接,后拉帽与弹射回针装置中的后拉杆卡位连接。
[0020]所述深度调节帽包括笔帽1、第一调节帽2和第二调节帽3 ;所述第一调节帽2和第二调节帽3通过楔槽固定连接,所述笔帽内设有一个功能卡位和一个调节凸点,第一调节帽2中下部设有螺纹,第一调节帽2通过螺纹与笔帽1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帽2上形成有与笔帽1功能卡位相适配的卡槽,功能卡位与卡槽接触后,功能卡位提升,将第一调节帽锁在笔帽上,不能旋出;笔帽内壁周围的纵向10个开槽,与第一调节帽的调节凸点配合连接后,转动笔帽,笔帽在第一调节帽上的螺旋轨道上运动并发出“咔咔”的响声,并可实现10个档位的深度调节和近360度的旋转,调节间距小、精度高,有效减小了不必要的穿刺深度;第二调节帽内侧周面形成有三个三角形排布的弹性卡槽,弹射回针装置中的内筒端部周面上形成与弹性卡槽位置形状相适配的三个卡扣对应连接,可实现笔帽的快速拆装插拔。
[0021]所述弹射回针装置包括透明按键10、内筒5、外筒7、笔芯4、卸针推杆6、后拉杆8、主簧11和复位簧12 ;所述内筒5与外筒7卡位连接,笔芯4设有双翼导轨,在内筒5两侧内壁稳定滑动,使针体的运动轨迹平滑顺畅,稳定性增强,有助于将采血时的痛感将至最低;笔芯4尾部套入主簧11安装在内筒5内,笔芯4尾部设有开槽,通过复位簧12将后拉杆8与笔芯4及内筒5固定连接,卸针杆6安装在外筒7的开口槽位上,值得指出的是,卸针杆6的长度大于现有卸针杆,可直接将多种采血针顺利推出,操作方便。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拉动后拉帽后,在复位簧作用下后拉帽迅速回位,后拉杆带动笔芯压缩主簧与复位簧移动至里筒的卡口槽处,笔芯开叉端卡入里筒开口槽内并提升将外筒上的透明按键提升,笔芯开叉端面处涂有指示颜色,颜色透过透明按键可视,用来指示已预位等待发射,按下透明按键后,笔芯部件在受压主簧的作用下迅速弹出,实现弹射。
[0023]采血笔弹射后,推动卸针针杆,卸针杆将笔芯插槽内采血针直接安全顶出。
[0024]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调节帽内形成有锯齿形膛线,因此提高采血针的膛口弹射速度,使用者痛感小甚至无痛;另外,加长的卸针杆可直接将多种采血针顺利推出,操作方便;插拔式的笔帽结构,使装卸采血针更加方便;三角形截面以及流线性设计的外观更加协调,使手感更加贴合舒适,该采血针部件少、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卫生行业。
[0025]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包括,深度调节帽、弹射回针装置和后拉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调节帽中第一调节帽的内侧周面形成有锯齿形膛线;深度调节帽与弹射回针装置卡槽连接,所述后拉帽与弹射回针装置中的后拉杆卡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调节帽包括笔帽(1)、第一调节帽(2)和第二调节帽(3);所述第一调节帽(2)和第二调节帽(3)通过楔槽固定连接,所述笔帽内设有功能卡位和调节凸点,第一调节帽(2)中下部设有螺纹,第一调节帽(2)通过螺纹与笔帽(1)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帽(2)上形成有与笔帽(1)功能卡位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笔帽(1)的调节凸点与第一调节帽(2)内壁周围的纵向开槽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回针装置包括按键(10)、内筒(5)、外筒(7)、笔芯(4)、卸针推杆(6)、后拉杆(8)、主簧(11)和复位簧(12);所述内筒(5)与外筒(7)卡位连接,笔芯(4)设有双翼导轨,在内筒(5)两侧内壁稳定滑动;笔芯(4)尾部套入主簧(11)安装在内筒(5)内,笔芯(4)尾部设有开槽,通过复位簧(12)将后拉杆(8)与笔芯(4)及内筒(5)固定连接,卸针杆(6)安装在外筒(7)的开口槽位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调节帽中的第二调节帽内侧周面形成有三个弹性卡槽,所述弹射装置中的内筒端部周面上形成与弹性卡槽位置形状相适配的三个卡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痛采血笔的截面为三角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包括,深度调节帽、弹射回针装置和后拉帽;所述深度调节帽中第一调节帽的内侧周面形成有锯齿形膛线;深度调节帽与弹射回针装置卡槽连接,所述后拉帽与弹射回针装置中的后拉杆卡位连接。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调节帽内侧周面形成有锯齿形膛线,因此提高采血针膛口弹射速度,使用者痛感小甚至无痛;另外,加长的卸针杆可直接将多种采血针顺利推出,操作方便;三角形截面手感更舒适,该采血针部件少、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卫生行业。
【IPC分类】A61B5/151
【公开号】CN205083489
【申请号】CN201520742270
【发明人】陈小柔
【申请人】北京瑞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