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8709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护理床是作为病房病员作治疗、抢救、转运用的重要护理设备之一。
[0003]以前的护理床包括下床架,所述下床架的底部设有脚轮,所述下床架通过支撑杆连接有上床架,上床家两端设有床头板,上床架上设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通过套管连接有背部面板,背部面板内端铰接在上床架上,背部面板内端还连接有可升降的支撑件,上床架的中部铰接有臀部面板,臀部面板的另一端接触在支撑件上;所述上床架上设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通过套管连接有可翻起的第一腿部面板、第二腿部面板。上述结构设计的护理床虽然可以实现翻身、仰身、抬腿等功能,但无法实现站立的功能。
[000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尚。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站立功能的多功能护理床。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上床架、下床架和万向轮,所述下床架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下床架的两下横梁上设有两个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二支撑部,该两个第一、第二支撑部分别相对设置;所述两第一支撑部的外侧面铰接于所述上床架;所述下床架靠近所述上床架的下纵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气压撑杆连接上床架的两上横梁,该下纵梁的中部铰接有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上床架的上横梁中部。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即通过连接上床架和下床架的电机以及气动撑杆,使得上床架上的病员实现站立,便于病员完成相应的康复作业。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不意图;
[001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时的示意图。
[0011]图中各标号分别是:(I)上床架,(2)下床架,(3)万向轮,(4)下横梁,(5)第一支撑部,(6)第二支撑部,(7)下纵梁,(8)气压撑杆,(9)上横梁,(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上床架1、下床架2和万向轮3,所述下床架2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下床架2的两下横梁4上设有两个第一支撑部5和两个第二支撑部6,该两个第一、第二支撑部分别相对设置;所述两第一支撑部5的外侧面铰接于所述上床架I;所述下床架2靠近所述上床架I的下纵梁7的两端分别通过气压撑杆8连接上床架I的两上横梁9,该下纵梁7的中部铰接有电机10,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上床架的上横梁9中部。
[0014]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站立时,下床架2通过第一支撑部5和第二支撑部6支撑上床架I,当上床架I上的病员需要站立时,启动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推动上床架I沿上床架I与下床架2铰接处实现翻转,同时气压撑杆8伸长直至上床架I站立;待完成站立时相应的康复作业后,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拉动上床架I,上床架I在电机输出轴的气压撑杆收缩作用下完成复位。
[0015]所述上床架I上还安装有由转动杆控制的左右翻转架、仰身架、抬腿架等,从而实现左右翻身、仰身、抬腿等功能。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上床架、下床架和万向轮,所述下床架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床架的两下横梁上设有两个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二支撑部,该两个第一、第二支撑部分别相对设置;所述两第一支撑部的外侧面铰接于所述上床架;所述下床架靠近所述上床架的下纵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气压撑杆连接上床架的两上横梁,该下纵梁的中部铰接有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上床架的上横梁中部。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上床架、下床架和万向轮,所述下床架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下床架的两下横梁上设有两个第一支撑部和两个第二支撑部,该两个第一、第二支撑部分别相对设置;所述两第一支撑部的外侧面铰接于所述上床架;所述下床架靠近所述上床架的下纵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气压撑杆连接上床架的两上横梁,该下纵梁的中部铰接有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上床架的上横梁中部。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即通过连接上床架和下床架的电机以及气动撑杆,使得上床架上的病员实现站立,便于病员完成相应的康复作业。
【IPC分类】A61G7/015, A61G7/057
【公开号】CN205198328
【申请号】CN201521009999
【发明人】郝金池, 郝金龙
【申请人】郝金池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