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5211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
【背景技术】
[0002]钳夹式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利用血管夹夹闭和挤压脊髓主要用于模拟脊髓挤压伤情形,对研究脊髓损伤的损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0003]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造模多使用的是配套的脑动脉瘤夹和施夹钳,这是因为脑动脉瘤夹标定了夹闭力,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且认为施夹钳咬合血管夹时能保证后者张口度始终一定,确保了血管夹储备的弹性势能一定。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其存在以下严重缺陷:1.易得性差。成套的脑动脉瘤夹及施夹钳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般科研机构的广泛使用;2.施夹张口度不确定。虽然现有施夹钳上卡时可维持血管夹在一定张口度,但施夹时张口度会先增大后闭合,且张口度增大程度因操作者施力大小的不同而不同,使得初次挫伤程度不一致;3.钳夹的深度不确定。现有的脑动脉瘤夹在钳夹脊髓时不能保证恒定的钳夹深度,而血管夹夹力是随着钳夹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这使得脊髓的损伤力度难以保持一致性;4.最大挤压程度未知。由于脊髓最大受压程度反应了夹子的实时夹力,挤压程度越大,说明夹子的回复力(夹力)就越小,这一差异会随着挤压时间的延长而扩大,造成脊髓持续挤压损伤程度的不一致。此外,记录挤压程度对分析脊髓损伤程度的差异有一定的比较意义。5.实用性差,造成短缺医疗资源的浪费。现有脑动脉瘤夹应用于该模型制备中,并不能保证打击力度、挤压程度的一致性,而其固有标定力在严格意义上也不具备可比性,其特殊的材质无疑是对短缺医疗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施夹部位由上柄、下柄构成,夹持部位由上夹臂、下夹臂构成,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施夹部位的下柄内侧面连接橡皮片,橡皮片与下柄内侧面之间有垫片。
[0007]所述橡皮片两端固定于下柄的内侧面,橡皮片中段与下柄的内侧面留有空腔。
[0008]所述垫片为可拆卸式,垫片塞入橡皮片与下柄内侧面之间的空腔。
[0009]所述上夹臂的外侧面上由远至近标有刻度。
[0010]所述下夹臂两侧呈对称连有挡板水平部,挡板水平部右端均垂直向上连接挡板垂直部,两侧挡板垂直部也对称,位于同一个垂直面。
[0011]所述挡板垂直部从下向上标有刻度,零刻度同下夹臂的闭合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2]所述两垂直挡板的内侧缘距离大于上夹臂、下夹臂的闭合宽度。
[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制作成本低,易得性好,闭合标定力可以自行测量,可以限定和控制每次钳夹的深度,保证每次完全钳夹脊髓时,所在位置的闭合夹力一致;每次施夹的程度一致,保证了每次施夹释放的弹性势能一致,这与施夹钳的效果一致,且更为简便易行和经济实用;可测量实时的钳夹挤压脊髓的程度,通过测量实时张口度可以测得实时的夹力大小。总之,特制的血管夹更适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5]图2—一本实用新型实施示例的工作模式示意图。
[0016]图中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17]施夹部位1(上柄1-1、下柄1-2、橡皮片1-3、垫片1-4);夹持部位2(上夹臂2-1、下夹臂2-2、挡板水平部2-3-1、挡板垂直部2-3-2);动物脊髓3。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2所示:
[0020]本实用新型从左到右由施夹部位I和夹持部位2构成;
[0021]所述施夹部位I由上柄1-1、下柄1-2构成。所述夹持部位2由上夹臂2-1和下夹臂2-2构成。
[0022]所述施夹部位I的上柄1-1、下柄1-2在图中左端汇合固定为一体,但在右端分叉然后交叉平行走行构成了夹持部位2;所述上柄1-1、下柄1-2的外侧均为粗糙面,内侧均为光滑面,所述上夹臂2-1、下夹臂2-2分别是由施夹部位的下柄1-2、上柄1-1呈Z字形交叉延续而来,所述上夹臂2-1与下柄1-2是一体连接,所述下夹臂2-2与上柄1-1也是一体连接。血管夹闭合时,上夹臂2-1、下夹臂2-2平行,闭合面紧密接触无缝隙。
[0023]所述下柄1-2的内侧面靠近最右端进行了改进:
[0024]此处附有一橡皮片1-3,在下柄1-2的内侧面上,橡皮片1-3的两端固定与之不可分离,橡皮片1-3中段下方形成空腔,在使用状态时,垫片1-4可经过此空腔塞入并固定且不发生滑动,但垫片1-4可从下柄1-2的两侧抽出。从上、下柄的外侧向内挤压时,远端夹臂会同步张开。由于内侧垫片1-4的存在,施夹部位达到一定形变不再形变,此时夹臂的张口度也固定,从而确保了每次施夹前两夹臂储备的弹性势能均匀一致。
[0025]所述下夹臂2-2的上表面,自游离末端起,又远向近标有刻度,这一设计用于测量钳夹脊髓的深度。
[0026]所述下夹臂2-2离游离末端的一定距离处也有一定的改进:此处呈机翼状向两侧游离伸出构成了挡板水平部2-3-1,两侧挡板水平部2-3-1均垂直向上延伸形成了两侧的挡板垂直部2-3-2。两侧的挡板垂直部2-3-2均在一个垂直面,用于控制和限制钳夹脊髓的深度,而两挡板垂直部2-3-2的内侧距离略大于上下臂的闭合宽度,以保证夹子在夹闭过程中没有摩擦耗能,确保了夹闭过程弹性势能打击的一致性。所述的挡板垂直部2-3-2由下至上标有刻度,零刻度在下夹臂2-2的夹闭面水平,这一设计用于测定脊髓的最大受压程度,根据夹子的实时开口度可以测量血管夹的实时夹力,用于分析脊髓损伤模型稳定性的差异来源。
[0027]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钳夹式脊髓损伤动物造模时,在橡皮片1-3下塞入预定的垫片1-4如图1开始工作。
[0028]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
[0029]本实用新型有两种工作方案:一种是依赖垂直挡板的限制钳夹,另一种是不依赖垂直挡板的限制钳夹,可以理解的是垂直挡板的距离位置应该没有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生产不同的规格。
[0030]实施例1:
[0031]依赖垂直挡板的限制钳夹
[0032]如图2,实验者暴露分离脊髓腹侧后,持施夹部位I按压至上柄1-1内侧面触及垫片1-4不再移动,此时两夹臂也打开了一定的张口度,假设预设钳夹深度为挡板位置,即可将下夹臂2-2伸入脊髓的腹部,至脊髓贴上挡板时,停止伸入,此时,可以松右手释放血管夹,完成对脊髓的钳夹。
[0033]脊髓瞬间受压至最大形变,通过读取垂直挡板的刻度可以记录此时该待测点的夹子张口度,可以反映脊髓的最大受压状态,用于批量造模后对模型稳定程度的分析。
[0034]实施例2:
[0035]非依赖挡板式限制钳夹(依赖刻度式限制钳夹),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0036]如图2,实验者暴露分离脊髓腹侧后,持施夹部位I按压至上柄1-1内侧面触及垫片1-4不再移动,此时两夹臂也打开了一定的张口度,假设预设钳夹深度距离末端5_,即可将下夹臂2-2伸入脊髓的腹部(如图2脊髓的下方),以脊髓表浅的背正中血管(如图2脊髓上面的血管)为参照,当上夹臂2-1刻度的5mm处与该血管对齐时,停止继续伸入,此时松开施夹部位I释放血管夹,完成对脊髓的钳夹。
[0037]同上所述记录此时该待测点的夹子张口度,可以反映脊髓的最大受压状态,用于批量造模后对模型稳定程度的分析。
[0038]综上,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能显示出其独特的限定损伤程度、辅助分析损伤差异等优点。而且操作过程更为简便易行,设计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对高消费耗材(脑动脉瘤夹和施夹钳)进行替代使用,促进医疗资源利用的合理化,降低基础科研实验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脊髓损伤基础研究的发展。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施夹部位由上柄、下柄构成,夹持部位由上夹臂、下夹臂构成,其特征在于施夹部位的下柄内侧面连接橡皮片,橡皮片与下柄内侧面之间有垫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片两端固定于下柄的内侧面,橡皮片中段与下柄的内侧面留有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其特征在于垫片为可拆卸式,垫片塞入橡皮片与下柄内侧面之间的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臂的外侧面上由远至近标有刻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臂两侧呈对称连有挡板水平部,挡板水平部右端均垂直向上连接挡板垂直部,两侧挡板垂直部也对称,位于同一个垂直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垂直部从下向上标有刻度,零刻度同下夹臂的闭合面在同一水平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板垂直部的内侧缘距离大于上夹臂、下夹臂的闭合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的血管夹。本实用新型结构是施夹部位由上柄、下柄构成,夹持部位由上夹臂、下夹臂构成,施夹部位的下柄内侧面连接橡皮片,橡皮片与下柄内侧面之间有垫片。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过去存在的施夹张口度不确定、钳夹的深度不确定、最大挤压程度未知和实用性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易得性好,闭合标定力可以自行测量,可以限定和控制每次钳夹的深度,保证每次完全钳夹脊髓时,所在位置的闭合夹力一致;每次施夹的程度一致,保证了每次施夹释放的弹性势能一致,这与施夹钳的效果一致,且更为简便易行和经济实用;可测量实时的钳夹挤压脊髓的程度,通过测量实时张口度可以测得实时的夹力大小。
【IPC分类】A61D1/00
【公开号】CN205307138
【申请号】CN201520788282
【发明人】荣辉, 马正良, 顾小萍, 代淑红
【申请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