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746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其特征在包括头垫(1)、面垫(2)、下颌垫(3)、颈垫(4)、上护翼(5)、下护翼(51)、身垫(6)和椅脚(7);所述头垫(1)为半圆形,可折叠,头垫(1)的一端与面垫(2)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头部,防止下滑;所述面垫(2)为与头垫(1)连接的镂空部分,用于婴幼儿呕吐异物;所述下颌垫(3)为固定于面垫(2)另一端的弧形突起,用于抬高下颌,开放气道;所述颈垫(4)为与人体颈部相贴合的弧形凹陷部位。本实用新型装置用于抢救婴幼儿突发气道异物阻塞,使婴幼儿趴在椅子上面朝下,下颌放在下颌垫上,抢救者拍击婴幼儿背部即可进行海姆立克急救。
【专利说明】
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产科医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海姆力克急救椅。
【背景技术】
[0002]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是是儿科急诊遇到的常见问题之一。
[0003]海姆立克教授是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
[0004]利用该急救方法的原理,并将其与婴幼儿喂食所使用的椅子结合,将满足很多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婴幼儿进食过程中突发气道异物阻塞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海姆力克急救椅。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其特征在包括头垫(1)、面垫(2)、下颂垫(3)、颈垫(4)、上护翼(5)、下护翼(51)、身垫(6)和椅脚(7);所述头垫(I)为半圆形,可折叠,头垫
(I)的一端与面垫(2)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头部,防止下滑;所述面垫(2)为与头垫(I)连接的镂空部分,用于婴幼儿呕吐异物;所述下颂垫(3)为固定于面垫(2)另一端的弧形突起,用于抬高下颂,开放气道;所述颈垫(4)为与人体颈部相贴合的弧形凹陷部位,防止压迫颈部气道,颈垫(4)的一端与面垫(2)连接,另一端与身垫(6)连接;所述2个上护翼5分别连接在头垫(I)的两侧,防止头部左右摆动,2个下护翼(51)分别连接在身垫(6)的两侧;所述身垫(6)为与颈垫(4)相连接的凸起部分内含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孔,该气孔与充气装置连通,充气后可压迫腹部,增加胸腔压力,有助于异物排除;所谓椅脚
[7]为椅座下方的部分,用于支撑起整个椅子,椅脚(7)为双交叉结构的可折叠椅脚。
[0008]所述头垫(1)、面垫(2)、下颂垫(3)、颈垫(4)、上护翼(5)、下护翼(51)和身垫(6)的表面均覆盖有较软的材料,如干净的柔软毛巾、棉质的套子等。
[0009]所述面垫(2)的宽度为10厘米。
[0010]所述下颂垫(3)凹陷部分的上表面到面垫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2?2.5厘米。
[0011]所述颈垫(4)的上表面到面垫(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I?2厘米。
[0012]所述身垫(6)内的充气气囊充气后的上表面到面垫(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0?15厘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4]采用本发明的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将婴幼儿面朝下趴在急救椅上,下颂放在下颂垫上,通过头垫和两侧的护翼将头部固定,自然开放气道,颈垫下凹,防止压迫颈部气道,通过充气气囊调整身垫的高度,充气后可压迫腹部,增加胸腔压力,有助于异物排除,身垫两侧护翼防止抢救过程中婴幼儿坠地,抢救者拍击婴幼儿背部即可进行海姆立克急救,不需要用手即可使婴幼儿维持在一个正确的体位上,既节约抢救人员摆放婴幼儿体位的时间,又能够更加方便、快速的进行抢救。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I为头垫,2为面垫,3为下颂垫,4为颈垫,5为上护翼,51为下护翼,6为身垫,61为气囊,7为椅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一种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其特征在包括头垫(I)、面垫(2)、下颂垫
(3)、颈垫(4)、上护翼(5)、下护翼(51)、身垫(6)和椅脚(7);所述头垫(I)为半圆形,可折叠,头垫(I)的一端与面垫(2)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头部,防止下滑;所述面垫(2)为与头垫(I)连接的镂空部分,用于婴幼儿呕吐异物;所述下颂垫(3)为固定于面垫(2)另一端的弧形突起,用于抬高下颂,开放气道;所述颈垫(4)为与人体颈部相贴合的弧形凹陷部位,防止压迫颈部气道,颈垫(4)的一端与面垫(2)连接,另一端与身垫(6)连接;所述2个上护翼5分别连接在头垫(I)的两侧,防止头部左右摆动,2个下护翼(51)分别连接在身垫(6)的两侧;所述身垫(6)为与颈垫(4)相连接的凸起部分内含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孔,该气孔与充气装置连通,充气后可压迫腹部,增加胸腔压力,有助于异物排除;所谓椅脚(7)为椅座下方的部分,用于支撑起整个椅子,椅脚(7)为双交叉结构的可折叠椅脚。
[0019]所述头垫(1)、面垫(2)、下颂垫(3)、颈垫(4)、上护翼(5)、下护翼(51)和身垫(6)的表面均覆盖有较软的材料,如干净的柔软毛巾、棉质的套子等。
[0020]所述面垫(2)的宽度为10厘米。
[0021]所述下颂垫(3)是凹陷部分的上表面到面垫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2?2.5厘米。
[0022]所述颈垫(4)的上表面到面垫(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I?2厘米。
[0023]所述身垫(6)内的充气气囊充气后的上表面到面垫(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0?15厘米。
[0024]本发明装置用于抢救婴幼儿突发气道异物阻塞,使婴幼儿趴在椅子上面朝下,下颂放在下颂垫上,抢救者拍击婴幼儿背部即可进行海姆立克急救。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主权项】
1.一种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垫(I)、面垫(2)、下颂垫(3)、颈垫(4)、上护翼(5)、下护翼(51)、身垫(6)和椅脚(7);所述头垫(I)为半圆形,可折叠,头垫(I)的一端与面垫(2)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头部,防止下滑;所述面垫(2)为与头垫(I)连接的镂空部分,用于婴幼儿呕吐异物;所述下颂垫(3)为固定于面垫(2)另一端的弧形突起,用于抬高下颂,开放气道;所述颈垫(4)为与人体颈部相贴合的弧形凹陷部位,防止压迫颈部气道,颈垫(4)的一端与面垫(2)连接,另一端与身垫(6)连接;所述2个上护翼(5)分别连接在头垫(I)的两侧,防止头部左右摆动,2个下护翼(51)分别连接在身垫(6)的两侧;所述身垫(6)为与颈垫(4)相连接的凸起部分内含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孔,该气孔与充气装置连通,充气后可压迫腹部,增加胸腔压力,有助于异物排除;所谓椅脚(7)为椅座下方的部分,用于支撑起整个椅子,椅脚(7)为双交叉结构的可折叠椅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垫(2)的宽度为1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颂垫(3)凹陷部分的上表面到面垫(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2?2.5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垫(4)的上表面到面垫(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I?2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身垫(6)内的充气气囊充气后的上表面到面垫(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0?15厘米。
【文档编号】A61G15/00GK205459659SQ201620049056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发明人】陈彦, 王魏魏, 陈君, 张恒东, 田晶
【申请人】南京伴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