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锅防堵限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971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压锅防堵限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锅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压锅限压阀防堵功能主要是通过其锅盖内的防堵罩上的多孔结构来实现,一旦防堵罩上的孔被堵,无法自动排除被堵物,势必使高压锅内的压力升高,使用不安全。并且限压阀大多安装在锅盖的顶部外端,在打开锅盖前,若锅内有压力,则须移开限压阀,进行放气操作,操作时容易烫伤操作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排气通道不易被堵的高压锅防堵限压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高压锅盖上部的喷嘴,其结构特点是它还具有相互对接的、具有中空内腔的主阀体和副阀体,主阀体上设有与所述的喷嘴下部对接、中通的对接部,主阀体和副阀体两远端各设有通气孔;在主阀体和副阀体的内腔中设有空腔内芯和插装在空腔内芯内腔中的阀杆内芯,空腔内芯内腔中装有与阀杆内芯的阀座接触的限位弹簧,空腔内芯和阀杆内芯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尖端的锥形杆,该两锥形杆分别从所对应的通气孔中伸出。
所述的主阀体和副阀体的两远端部位为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锥形杆采用尖端设计,在空腔内芯内腔中装有与阀杆内芯的阀座接触的限位弹簧,能有效的防止排气通道被堵,使用安全、延长高压锅的使用寿命。而高压锅防堵限压阀的对接部与现有的喷嘴的规格匹配,方便与现有的阀体互换,无须改变锅盖的设计。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防堵限压阀的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防堵限压阀的使用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的高压锅防堵限压阀,是在高压锅盖7上部安装有喷嘴8,在高压锅盖7内设有相互对接的、具有中空内腔的主阀体1和副阀体2,主阀体1和副阀体2之间通过螺纹旋接或插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主阀体1上设有与所述的喷嘴8下部对接、中通的对接部3,对接部3与喷嘴8下部通过螺纹旋接在一起,主阀体1和副阀体2两远端各设有通气孔9,主阀体1和副阀体2的两远端部位为锥形。在主阀体1和副阀体2的内腔中设有空腔内芯4和插装在空腔内芯4内腔中的阀杆内芯5,空腔内芯4内腔中装有与阀杆内芯5的阀座接触的限位弹簧6,该限位弹簧6的弹性强度为5个标准大气压,空腔内芯4和阀杆内芯5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尖端的锥形凸出(11、10),该两锥形杆(10、11)分别从所对应的通气孔9中伸出,两锥形杆(10、11)与两通气孔9之间为气密封配合,并且两锥形杆(10、11)的尖端与两通气孔9为对称设计,其安装位置可以互换。
上述的高压锅防堵限压阀的防堵原理是当高压锅内的压力升高时(大于5个大气压),两锥形杆在高压作用下向主、副阀体内腔中缩进,当锥形杆的尖端部位缩至通气孔内时,通气孔与主、副阀体内腔及喷嘴之间形成气压通道,并开始泄压,当锅内压力将到设定压力时,两锥形杆在空腔内芯中的限位弹簧的作用下被向外推出,关闭气压通道,高压锅处于保压状态。在泄压过程中,若通气孔被堵时,则主、副阀体内腔中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而锥形杆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被向外推出,由于锥形杆在其尖端部位的形成压强大于被堵的通气孔截面上的压强,因此堵在通气孔上的杂物很容易被推离通气孔,则泄压过程继续,并且两个通气孔一般不会同时被堵,当一个通气孔被堵是,并不影响泄压过程。同时,该高压锅防堵限压阀的各部件都是可以拆卸的,可定期对高压锅防堵限压阀内各部件进行拆卸清洗,满足卫生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锅防堵限压阀,包括安装在高压锅盖(7)上部的喷嘴(8),其特征是它还具有相互对接的、具有中空内腔的主阀体(1)和副阀体(2),主阀体(1)上设有与所述的喷嘴(8)下部对接、中通的对接部(3),主阀体(1)和副阀体(2)两远端各设有通气孔(9);在主阀体(1)和副阀体(2)的内腔中设有空腔内芯(4)和插装在空腔内芯(4)内腔中的阀杆内芯(5),空腔内芯(4)内腔中装有与阀杆内芯(5)的阀座接触的限位弹簧(6),空腔内芯(4)和阀杆内芯(5)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尖端的锥形杆(11)、(10),该两锥形杆(11)、(10)分别从所对应的通气孔(9)中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锅防堵限压阀,其特征是所述的主阀体(1)和副阀体(2)的两远端部位为锥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锅防堵限压阀,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高压锅盖上部的喷嘴,它还具有相互对接的、具有中空内腔的主阀体和副阀体,主阀体上设有与所述的喷嘴下部对接、中通的对接部,主阀体和副阀体两远端各设有通气孔;在主阀体和副阀体的内腔中设有空腔内芯和插装在空腔内芯内腔中的阀杆内芯,空腔内芯内腔中装有与阀杆内芯的阀座接触的限位弹簧,空腔内芯和阀杆内芯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尖端的锥形杆,该两锥形杆分别从所对应的通气孔中伸出。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防止排气通道被堵,使用安全、延长高压锅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7J27/08GK2645561SQ0326938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7日
发明者刘可嘉 申请人:刘可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