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58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餐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
背景技术
中餐合餐是中华食文化的传统,几千年来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国人,但其产生的疾病交叉感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日前公知的中西餐具对预防合餐产生的疾病交叉感染,在使用上会有诸多不便,如中餐使用最普遍的筷子,人们往往只有一只手会使用它,要再使用另一双公筷,必须放下私筷,不仅不方便,而且使用中公、私筷容易混淆,致形同虚设,而西式餐具中的刀、叉对于食用中餐中的如粉丝、线面、整鱼等效果不佳,以上情况使得推行的预防合餐产生的疾病交叉感染的行动收效甚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中西式餐具对中餐预防疾病交叉感染使用中造成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具,该餐具不必经过训练左右手都能方便使用,单独使用或与筷子或其它餐具配合使用,能有效地预防饮食中的疾病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三个技术方案是第一种技术方案弧形的弹性板两端连接有两根柄,两柄的下端是宽面的叉,形成夹子,两柄中间有指环,使用时拇指插进一指环,食指与中指插进另一指环,手指的闭合与张开,使夹子不仅能夹持食物,而且能张开自如,本方案由于弧形的弹性板和根柄较细,重量轻,重心低,而底部宽面的叉较宽,两叉间有一定的距离,故能较轻易地站立在平面上或插在菜肴上,柄垂直向上,立在桌子中间,合餐时方便桌面上四面八方的人使用,作为公用餐具,在一只手不放下筷子或其它餐具的情况下用另外一只手夹菜放进自己的碗里,也可立于个人的一侧,作为个人夹菜的专用餐具。第二种技术方案弧形的弹性件两端连接有两根持柄,两持柄的末端是窄面的叉或是平面的,夹持面上可加工防滑花纹,形成夹子,两持柄中间有指环,使用时拇指插进一指环,食指与中指插进另一指环,手指的闭合与张开,使夹子不仅能夹持食物,而且能张开自如,持柄在指环处弯曲,持夹时使持柄处于人手掌的虎口之上或转180度于掌心之下,本方案作为个人夹菜的专用餐具,在一只手不放下筷子或其它餐具的情况下用另外一只手夹菜放进自己的碗里,第二种技术方案两根持柄头部也可采取铰接的方式。第三种技术方案剪刀式的夹持餐具下部是指环,中间是剪刀叉的转轴,上部是夹持部,在指环和转轴之间构件弯曲,便于夹持食物,使用时拇指插进一指环,食指与中指插进另一指环,手指的闭合与张开,使夹子不仅能夹持食物,而且能张开自如,夹持部的夹持面图示是平面的,夹持面上可加工防滑花纹,夹持部也可是窄面的叉,本方案作为个人夹菜的专用餐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不必经过训练,左右手都能方便使用本餐具,合餐中能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将与口接触的餐具与夹持公共菜盘的餐具严格区分,有效地防止合餐中的疾病交叉感染的问题,使古老的中华食文化更加适应现代文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种技术方案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侧视图。
图3是第二种技术方案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侧视图。
图6是第三种技术方案展开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第二种技术方案两根持柄头部铰接的方式。
图中,1.弧形的弹性板 2.柄 3.指环 4.宽面的叉 5.弧形的弹性件 6.持柄 7.指环 8.窄面的叉 9.指环 10.转轴 11.夹持部 12.铰接点具体实施方式
图1、2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中,弧形的弹性板(1)两端连接有两根柄(2),两柄(2)的下端是宽面的叉(4),形成夹子,两柄(2)中间有指环(3),使用时拇指插进一指环,食指与中指插进另一指环,手指的闭合与张开,使夹子不仅能夹持食物,而且能张开,本方案由于弧形的弹性板(1)和根柄(2)较细,重量轻,重心低,而底部宽面的叉(4)较宽,两叉间有一定的距离,故能较轻易地站立在平面上或插在菜肴上,柄(2)垂直向上,立在桌子中间,合餐时方便桌面上四面八方的人使用,作为公用餐具,在一只手不放下筷子或其它餐具的情况下用另外一只手夹菜放进自己的碗里,也可立于个人的一侧,作为个人夹菜的专用餐具。
图3、4、5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中,弧形的弹性件(5)两端连接有两根持柄(6),两持柄(6)的末端是窄面的叉(8),形成夹子,两持柄(6)中间有指环(7),使用时拇指插进一指环,食指与中指插进另一指环,手指的闭合与张开,使夹子不仅能夹持食物,而且能张开,持柄(6)在指环(7)处弯曲,持夹时使持柄(6)处于人手掌的虎口之上或转180度于掌心之下,本技术方案作为个人夹菜的专用餐具,在一只手不放下筷子或其它餐具的情况下用另外一只手夹菜放进自己的碗里。
图6、7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中,剪刀式的夹持餐具下部是指环(9),中间是剪刀叉的转轴(10),上部是夹持部(11),在指环(9)和转轴(10)之间构件有弯曲,便于夹持食物,位置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使用时拇指插进一指环,食指与中指插进另一指环,手指的闭合与张开,使夹子不仅能夹持食物,而且能张开,夹持部(11)的夹持面图示是平面的,面上可加工防滑花纹,夹持部(11)也可是如图3所示的窄面的叉,本方案作为个人夹菜的专用餐具。
图8是第二种技术方案两根持柄(6)头部铰接的方式,铰接点(12)。
权利要求1.一种餐具,弧形的弹性板两端连接两根柄,形成夹子,或是另一种技术方案的剪刀叉,下部是指环,中间有转轴,其特征是第一种技术方案中,两柄的下端是宽面的叉,两柄中间有指环;第二种技术方案中,两持柄的末端是窄面的叉或是平面的,夹持面上可加工防滑花纹,两持柄中间有指环,持柄在指环处弯曲,两持柄头部也可采取铰接的方式;第三种技术方案中,指环和转轴之间构件弯曲,夹持部的夹持面可以是平面的,夹持面上可加工防滑花纹,夹持部也可是窄面的叉。
专利摘要一种餐具,弧形的弹性板两端连接两根柄,形成夹子,第一种技术方案中,两柄的下端是宽面的叉,两柄中间有指环;第二种技术方案中,两持柄的末端是窄面的叉或是平面的,夹持面上可加工防滑花纹,两持柄中间有指环,持柄在指环处弯曲,两持柄头部也可采取铰接的方式;第三种技术方案中的剪刀叉,下部是指环,中间有转轴,指环和转轴之间构件弯曲,夹持部的夹持面可以是平面的,夹持面上可加工防滑花纹,夹持部也可是窄面的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必经过训练,左右手都能方便使用本餐具,可防止合餐中的疾病交叉感染的问题。
文档编号A47G21/10GK2708785SQ200420058849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7日
发明者杨人杰, 杨子荣 申请人:杨人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