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08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煮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煮饭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能够将作为精米以前的米的胚芽米发芽后进行煮饭的煮饭器中,将胚芽米及水投入内锅内,在发芽工序中,将胚芽米以15分钟以上、3小时以内的设定的时间,在预定的温度加热并使之发芽,接着,在煮饭工序中,将发芽后的米、即发芽米煮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84391号公报但是,在前述以往的煮饭器中,在煮饭工序中将发芽米在施加预定的压力的状态下煮饭的情况下,煮饭结束后,需要时间来降低煮饭器内的压力,其间,不能打开煮饭器的盖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前述以往的问题,提供一种煮饭后能够直接打开煮饭器的盖体的煮饭器。
为此,在本发明的煮饭器中,具有煮饭器本体以及相对于该煮饭器本体可自由摆动地设置得、可开闭的盖体。
并且,在前述煮饭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被烹调物的锅部件。此外,在前述盖体上,设置有根据重力负荷及锅部件内的压力来开闭连通前述锅部件内与煮饭器外的开口的开闭部件,以及用于将前述开口强制性地开放的压力排出装置。
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在煮饭器中,具有煮饭器本体以及相对于该煮饭器本体可自由摆动地设置的、可开闭的盖体。
并且,在前述煮饭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被烹调物的锅部件。此外,在前述盖体上,设置有根据重力负荷及锅部件内的压力来开闭连通前述锅部件内与煮饭器外的开口的开闭部件,以及用于将前述开口强制性地开放的压力排出装置。
在此情况下,由于在盖体上,设置有根据重力负荷及锅部件内的压力来开闭连通锅部件与煮饭器外的开口的开闭部件,以及用于将开口强制性地开放的压力排出装置,所以能够例如在煮饭结束后,直接通过压力排出装置强制性地开放开口,能够在降低锅部件内的压力的状态下打开盖体。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立体侧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要部的俯视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立体正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锅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锅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盖体的底视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锁紧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力开放机构的动作的第1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力开放机构的动作的第2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力开放机构的动作的第3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衬垫的底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衬垫的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衬垫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1的X-X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立体侧面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要部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立体正面图,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锅的正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锅的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盖体的底视图,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锁紧机构的动作的图,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力开放机构的动作的第1图,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力开放机构的动作的第2图,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力开放机构的动作的第3图,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衬垫的底视图,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衬垫的剖面图,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衬垫的俯视图,图14为图11的X-X剖面图。此外,图6为从内面看盖体13的图。
在图中,11为煮饭器,12为该煮饭器11的本体、即煮饭器本体,13为盖体,Cs1为前述煮饭器本体12的外壳,Cs2为盖体13的外壳。
在前述煮饭器12内,在预定处设置有作为第1锅部件的外锅14,在该外锅14内可装卸地设置有具有圆形形状的、作为第2锅部件的内锅15。在前述外锅14的侧壁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加热、保温用的加热器h1,在外锅14的底壁的内周面与内锅15的底壁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加热用的加热器h2。此外,在前述盖体13内,在内盖21上设置有加热、保温用的未图示的加热器3。由前述加热器2构成第1加热源,由加热器1构成第2加热源,由加热器3构成第3加热源。
此外,如图4及图5所示,前述内锅15具有锅本体16、在该锅本体16的上端朝向直径方向外方突出地形成的凸缘部17、及在比该凸缘部17稍下方安装在圆周方向上的2处上的把手18。在前述凸缘部17上,在圆周方向的多处,本实施方式中为6处,以一定的间距形成有伸出量较大的第1伸出部25,及在各第1伸出部25之间形成有伸出量比第1伸出部25小的第2伸出部26。
此外,在前述盖体13内,在预定处设置有作为第1盖部件的外盖20,在该外盖20内与前述盖体13的底面面对地设置有作为第2盖部件的内盖21,沿前述内盖21的外周缘设置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作为密封部件的衬垫22。
前述盖体13通过铰链(hinge)hg1相对于前述煮饭器本体12可自由摆动地被支持,通过位于关闭位置及打开位置,煮饭器被11开闭。此外,盖体13通过未图示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施加力,以位于打开位置。并且,在推压设置在与前述煮饭器本体12的盖体13相邻接的部分上的按扭19时,前述盖体13由于弹簧的作用力回转,自动地被打开。
此外,在操作者将前述盖体13关闭时,内盖21覆盖内锅15的上方,由衬垫22将内锅15密闭,进而,能够根据需要将内锅15内加压。
再者,前述盖体13具有锁定机构31,能够通过该锁定机构31将盖体13在关闭的状态下锁定。前述锁定机构31具有作为操作部件的操作控制杆32以及环状的卡止部件33等,其中,操作控制杆32如图2所示地在形成于盖体13的前端(图1中左端)附近的具有圆弧状形状的操作窗30内、可沿箭头A方向自由移动地设置,并且朝向上方地突出地形成;卡止部件33如图6所示地对于前述外盖20相对地在箭头B方向上自由回转地设置,伴随着操作操作控制杆32使之移动而回转,使盖体13位于被锁定的锁定位置、及解除盖体13的锁定的锁定解除位置。
该卡止部件33如图3所示,具有沿内盖21的外周缘的上面环状地延伸的水平环状部34;从该水平环状部34的外周缘向下方延伸、包围前述内盖21的外周缘面的垂直状环部35;以及从该垂直环部35朝向直径方向内方环状地延伸的水平环状部36,该水平环状部36与前述凸缘部17相对应地形成。
并且,如图6所示地,在水平环状部36上以一定的间距在圆周方向的多处,本实施方式中为6处上形成有卡止部37,在各卡止部37之间形成非卡止部。该非卡止部38的圆周方向的宽度比第1伸出部25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大。
在卡止部件33位于锁定解除位置上时,将前述盖体13关闭时,则如前所述地,内盖21覆盖内锅15的上方,由衬垫22将内锅15内密闭。此时,水平环状部36的卡止部37从凸缘部17的第1伸出部25之间的第2伸出部26向直径方向外侧脱出,而位于比凸缘部17向下方的位置上。此外,凸缘部17的第1伸出部25从水平环状部36的卡止部37之间的非卡止部38向直径方向内侧脱出,而位于比水平环状部36向上方的位置上。
接着,在关闭前述盖体13的状态下,操作操作控制杆32,将卡止部件33置于锁定位置上时,各卡止部37向各第1伸出部25的下方移动,各第1伸出部25与卡止部37卡止。
其结果,即使要打开盖体13,由于阻止了内锅15的移动,也能够将前述盖体13在关闭的状态下锁定。
在前述结构的煮饭器11中,能够在发芽工序使半胚芽米发芽后,在煮饭工序中将发芽米煮饭。此外,由前述胚芽米、发芽米等、以及用于使胚芽米发芽的或用于将发芽米煮饭的水构成被烹调物。
并且,在前述发芽工序中,在内锅15置于气密状态时,在发芽米上附着有伴随发芽产生的臭气。因此,在发芽工序中,内锅15内与煮饭器11外相连通,而被置于大气压下。
另一方面,在煮饭工序中,内锅15内与煮饭器11外被阻断,而被置于气密状态,内锅15的压力提高,发芽米在被加压的状态下煮饭。
因此,为了将内锅15内与煮饭器11外相连通、或与煮饭器11外阻断,设置了第1、第2开闭机构41、43。
前述第1开闭机构41具有从内盖21向内锅15内突出地形成的通气口55;与该通气口55相连通、朝向上方延伸地形成的压力排出管56;安装在该压力排出管56的前端上的外侧开口部57;以及作为在煮饭器11外覆盖前述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部件、并作为压重的砝码58。
前述压力排出管56贯通内盖21、外盖20及外壳Cs2地延伸,将前端从外壳Cs2突出地形成。并且,前述外侧开口部57在上端形成有开口,前述砝码58以预定的重力负荷覆盖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因而,由于通常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由砝码58闭锁,因此能够将内锅15内的压力维持在预定的值。并且,在内锅15的压力比第1阈值、本实施方式中为69[kPa]高时,抵抗砝码58的重力负荷而将砝码58抬起,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被开放。其结果,能够降低内锅15内的压力。
此外,为了强制性地开放前述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在前述第1开闭机构41上与压力排出管56相邻接触地设置了压力排出装置60。该压力排出装置60具有贯通前述外盖20及外壳Cs2、可在上下方向上自由移动地设置的杆件61以及作为将该杆件6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部件的凸轮63,在前述凸轮61的上端形成有与砝码58自由搭接的跳起部62。
前述凸轮63安装在卡止部件33的预定处的上面上,伴随着卡止部件33被回转,与杆件61的下端面滑动的同时移动,将杆件6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置于下位置及上位置上。并且,在卡止部件33被置于锁定位置时,如图8及9所示地,凸轮63从杆件61的下端面离开,杆件61被置于下位置。此时,跳起部62从砝码58的下端离开,砝码58将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闭锁。此外,在卡止部件33被置于锁定解除位置时,如图10所示地,凸轮63推起杆件61的下端面,杆件61被置于上位置。此时,跳起部62使砝码58跳起,砝码58使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开放。
因而,在要打开盖体13、操作操作控制杆32而将卡止部件33置于锁定解除位置上时,砝码58跳起,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被开放。其结果,能够在降低内锅15内的压力的状态下打开盖体13。并且,在煮饭结束后,能够直接打开盖体13。
此外,前述第2开放机构43具有从内盖21朝向内锅15内突出地形成的通气口71;与该通气口71相连通地形成的、作为在内锅15内和煮饭器11外之间选择性地连通的开闭阀的电磁阀72;与该电磁阀72相连通且贯通外壳Cs2地向上方延伸、前端从外壳Cs2突出地形成的外侧开口部73;以及在煮饭器11外覆盖前述外侧开口部73、具备多孔的罩体74。前述电磁阀72具有作为压力检测部的未图示的压力传感器;具备滑阀(spool)的阀门部、以及作为驱动部的未图示的螺线管(solenoid)部。
因而,第2开闭机构43具有作为开闭装置的功能,通过操作操作部51,能够驱动螺线管部,移动滑阀开闭阀门部,将前述外侧开口部73置于开放状态或闭锁状态。此外,前述第2开闭机构43具有作为压力开放装置的功能,能够开放内锅15内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在由前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比第2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2[kPa]高时,螺线管部被驱动,移动滑阀使阀门部开放。其结果,能够降低内锅15内的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根据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来驱动螺线管部而使阀门部开放的,但也可根据作为温度检测部的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来驱动螺线管部,使阀门部开放。
以下,对前述结构的煮饭器1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将胚芽米、及用于使该胚芽米发芽的水和将发芽米煮饭的水投入内锅15内,通过操作操作部51设定发芽工序的时间及煮饭工序的时间。接着,当操作前述操作部51将开关打开时,未图示的控制部的发芽处理装置进行发芽处理,开始发芽工序,将加热器h1、h3通电,开始加热内锅15内的胚芽米及水。然后,前述胚芽米及水被加热到28~34[℃]的温度,胚芽米发芽,成为发芽米。此外,能够根据需要由定时器设定到发芽工序开始为止的时间。
此外,前述控制部的压力控制处理装置进行压力控制处理,在进行发芽工序的期间开放电磁阀72。因而,内锅15内与煮饭器11外被连通。
接着,在前述发芽工序中,仅进行预先设定的时间,在经过了设定的时间时,前述发芽处理装置结束发芽工序,使前述加热器h1、h3的通电停止。
可是,在发芽工序中水的温度为28[℃],当时效性地测定胚芽米中含有γ氨基酪酸的量时,可知在0~4小时内急剧增加,此后慢慢增加。并且,可知将胚芽米在水中连续浸泡6小时以上时会产生臭气。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发芽工序的时间为3小时以上、6小时以内。
接着,控制部的煮饭处理装置开始煮饭工序,将加热器h2、h3通电,开始内锅15内的发芽米及水的加热,进行煮饭。此外,前述压力控制处理装置进行压力控制处理,将电磁阀72闭锁。随之,在内锅15内的压力增高,当高于69[kPa]时,砝码58抵抗重力负荷而被抬起,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被开放。其结果,内锅15内的蒸气等被排出,防止压力过量地升高。
接着,在前述煮饭工序中,进行温度控制以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在外锅14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前述煮饭处理装置结束煮饭工序,停止前述加热器h2、h3的通电。
然后,前述控制部的未图示的保温处理装置进行保温处理,开始保温工序,开始加热器h1、h3的通电,将煮饭后的米保温。
此外,前述压力控制处理装置在进行保温工序期间,开放电磁阀72。因而,内锅15内与煮饭器11外被连通,内锅15内的压力被降低。
可是,在前述煮饭工序中,电磁阀72被闭锁,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被间歇地开放,内锅15内的压力被保持在69[kPa],但在第1开闭机构41发生异常时,应考虑内锅15内的压力过量地升高。然而,由于在内锅15内的压力高于102[kPa]时,在第2开闭机构43中,螺线管部被驱动,滑阀移动使阀门部开放,因此内锅15内的蒸气等排出到煮饭器11外。因而,能够防止内锅15内的压力过量地升高。
此外,由于能够根据需要开闭前述电磁阀72,所以能够在进行发芽及煮饭以外的烹调时,使内锅15内的压力为最适宜的值,例如不向被烹调物施加压力。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能够通过前述第1、第2开闭机构防止内锅15内的压力过量地升高,但在第1开闭机构41中外侧开口部57的开口被堵塞,或第2开闭机构43中电磁阀72的阀门部被堵塞时,内锅15内的压力也会过量地提高。
因此,前述衬垫22具有压力排出装置的功能。因而,前述衬热22具有由弹性材料、本实施方式中为硅酮橡胶构成的、用于粘着在内盖21上的底壁81;从该底壁81的直径方向内方的缘部立起地形成的内侧壁82;从该底壁81的直径方向外方的缘部立起地形成的外侧壁83;与前述内锅15的上端接触、将内锅15内密封的密封片84;以及使衬垫22相对于内盖21进行定位用的突出部85。
并且,在前述底壁81的与内盖21相对的面侧上,以一定的间距形成有作为变形起因部的凹部86。该凹部86在圆周方向上延续预定的长度,以预定的深度形成,伴随着内锅15内的压力的上升而成为衬垫22的变形起因。
因而,在内锅15内的压力高于第3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20[kPa]时,前述衬垫22的凹部86的周边部分变形,能够在密封片84与内锅15之间形成间隙,通过该间隙使内锅15内的蒸气等排出。其结果,能够防止内锅15内的压力过量地升高。
前述第3阈值能够通过选择衬垫22的材料变更硬度或变更凹部86的间距、形状等来调整。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其并不从本发明的范围内排除。
权利要求
1.一种煮饭器,其特征为,具有煮饭器本体;以及盖体,其相对于该煮饭器本体可自由摆动地设置并可开闭,并且,在所述煮饭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被烹调物的锅部件,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根据重力负荷及锅部件内的压力而将连通所述锅部件内与煮饭器外的开口开闭的开闭部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开口强制性地开放的压力排出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为,所述盖体具有用于在盖体关闭的状态下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压力排出装置伴随着解除盖体的锁定而强制性地开放所述开口。
3.一种煮饭器,其特征为,具有煮饭器本体;盖体,其相对于该煮饭器本体可自由摆动地设置并可开闭;以及控制部,并且,在所述煮饭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被烹调物的锅部件,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选择性地连通所述锅部件内与煮饭器外的开闭阀,所述控制部的压力控制处理装置与被烹调物对应地开闭所述开闭阀。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为,所述压力控制处理装置在发芽工序中开放所述开闭阀,在煮饭工序中闭锁所述开闭阀。
5.一种煮饭器,其特征为,具有煮饭器本体;以及盖体,其相对于该煮饭器本体可自由摆动地设置、可开闭,并且,在所述煮饭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被烹调物的锅部件,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将所述锅部件内与煮饭器外密闭的密闭部件,在该密闭部件上,形成有伴随着锅部件内的压力上升而成为变形起因的变形起因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煮饭后能够直接打开煮饭器的盖体的煮饭器。具有煮饭器本体(12)和盖体(13)。并且,在前述煮饭器本体(12)内设置有锅部件。此外,在前述盖体(13)上,设置有根据重力负荷及锅部件内的压力而将连通前述锅部件内与煮饭器(11)外的开口开闭的开闭部件,以及用于将前述开口强制性地开放的压力排出装置。在此情况下,能够在煮饭结束后,直接通过压力排出装置强制性地开放开口,能够在降低锅部件内的压力的状态下打开盖体(13)。
文档编号A47J27/09GK1957807SQ200510118620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三宅治 申请人:三宅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