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7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餐具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具清洗机,这种餐具清洗机通过使从清洗泵排出的清洗水朝各种餐具进行喷射而将其加以清洗,并且向机体内引入外气、由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后吹到餐具上,使餐具干燥。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餐具清洗机的构造如图7及图8中所示。下面对其构成进行具体说明。如图7中所示,清洗槽1的前方设有开口部分2,该开口部分2由机门3加以开闭。清洗槽1的内部设有用于喷射清洗水的旋转自如的清洗喷嘴4、以及用于供各种餐具5装入的餐具筐6。清洗槽1由底框7加以支承。
清洗槽1内的清洗水由加热器8进行加热,然后经设在排水口10上的残滓过滤器11由清洗泵9吸入,经加压后送入清洗喷嘴4中,朝各种餐具5进行喷射;然后清洗水发生循环,从而实现清洗。进水阀12对清洗槽1进行的加水进行控制。排水泵13被设置在清洗槽1的下部,用于将清洗槽1内的清洗水排到机外。
水位检测单元14对清洗槽1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具体说来,通过检测与清洗槽1相连通的辅助槽15中的水位,来检测清洗槽1内的水位有没有达到规定水位。
控制装置16的构成如图8中所示。控制单元17由微电脑等构成,根据用户从用于设定操作模式等的输入单元18设定的模式,经负载控制单元19来对加热器8、清洗泵9、进水阀12、排水泵13及鼓风风扇20等的操作进行控制,依次控制清洗、冲洗、干燥等一连串操作行程。
这里,控制单元17还通过与清洗槽1的底面紧密贴合的热敏电阻21来对清洗槽1内的清洗水温进行检测,当清洗水温达到规定的温度时,清洗行程也告结束。另外,电源电路22用于向控制单元17中提供直流电压。显示单元23进行显示操作。
下面对上述构成中的操作情况进行说明。操作开始后,控制单元17按照表1中所示的顺序对清洗行程、冲洗行程、加热冲洗行程、和干燥行程进行控制。
在清洗行程中,清洗泵9向清洗喷嘴4中送入经加压的清洗水,朝各种餐具5进行喷射,同时加热器8的放热使清洗水升温,直至清洗水达到规定的温度(55℃)。当从进水阀12加入来自热水器的热水时,由于工作一开始清洗水马上就能达到规定的温度(55℃),故在这样的场合下,加热器8无需进行通电,从而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清洗行程。
在冲洗行程中,加热器8不通电,清洗泵9工作规定的时间后就告结束。在加热冲洗行程中,再次通过加热器8的放热使清洗水升温。在操作达到规定的时间(5分钟)且清洗水达到规定的温度(69℃)时,加热冲洗行程就告结束。
在干燥行程中,加热器8间断地进行通电,对从机外导入到清洗槽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将热空气吹到餐具5上,使附着在餐具5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实现干燥。热敏电阻21达到规定的温度(80℃)时,加热器8的通电即停止。当操作达到规定的时间(20分钟)时,干燥行程即结束。具有上述构成的餐具清洗机的一个例子见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3-304996。
近年来,随着餐具清洗机的普及,用户又增加了希望能对各种各样的餐具进行清洗的要求,其中之一是希望能够对耐热温度低的树脂餐具进行清洗。在上述的现有餐具清洗机中装入耐热温度低的树脂餐具(例如耐热温度为60℃的聚乙烯餐具)进行清洗的场合下,清洗水的温度太高,存在着会使餐具发生变形的问题,而上面所提到的清洗水设定温度又是通过清洗剂使油性及淀粉类污垢发生分解、将其洗掉、冲洗掉的最佳温度。结果,光是采用现有的餐具清洗机中的低温模式那样的方法、即将清洗水的温度设定在树脂餐具的耐热温度以下再延长操作时间的话,还是存在着不能达到充分的清洗结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机体内设有清洗槽;用于加热清洗水的加热装置;含有高浓度清洗剂的水雾的发生装置;用于设定操作模式等的输入单元;根据从所述输入单元设定的模式来对雾发生、清洗、冲洗、加热冲洗、干燥等一连串行程依次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和对所述清洗槽内的清洗水进行温度监测的温度测定装置。同时,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至少设有标准模式和低温模式。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低温模式中进行如下的控制即与所述标准模式相比,将清洗行程中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和加热冲洗行程中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中的至少一个缩短,同时延长所述雾发生行程的时间。这样,比起标准模式来,含有高浓度清洗剂的水雾的发生时间更长,更加充分地附着到餐具上。其结果,即使清洗行程及加热冲洗行程中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较低,低温模式也可以实现与标准模式同等的清洗效果,从而实现一种能够清洗耐热温度低的树脂餐具、用户使用起来也方便的餐具清洗机。
此外,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在所述低温模式中的加热冲洗行程之前的冲洗行程中也使所述加热装置中通电,将清洗水加热温度到规定的温度。这样,即使清洗行程及加热冲洗行程中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较低,低温模式也能实现很高的清洗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控制单元使所述低温模式的干燥行程中的清洗槽内温度低于所述标准模式的干燥行程中的清洗槽内温度,且使所述低温模式的干燥行程时间的缺省值大于标准模式中的缺省值。这样,干燥行程时间可以控制得长一些,从而不必担心耐热温度低的树脂餐具在干燥行程中发生变形。另外,由于低温模式下的干燥行程时间的缺省值设定得比标准模式中的缺省值长,故可以提供一种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干燥也能实现充分的干燥效果的低温模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餐具清洗机中的电路方框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餐具清洗机的纵截面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餐具清洗机的操作部分经放大后的正视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餐具清洗机中的清洗行程的操作流程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餐具清洗机的冲洗行程的操作流程图,图6为图1中所示的餐具清洗机的加热冲洗行程的操作流程图,图7为现有餐具清洗机的纵截面图,图8为现有餐具清洗机的电路方框图。
上述附图中,1为清洗槽,5为各种餐具,8为加热器(加热装置),21为热敏电阻(清洗水温度测定装置),25为输入单元,26为控制单元,32为雾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来对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对于与上面参照图7和图8描述过的现有餐具清洗机中相同的构成部件,这里标上了相同的符号,同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定。本发明中的“缺省值”为初期设定值的意义。
如图1及图2中所示,控制装置24中包括用于设定操作模式等的输入单元25、和由微电脑等构成的控制单元26。控制单元26根据输入单元25的设定,对雾化、清洗、冲洗、加热冲洗、干燥等行程依次进行控制。
如图3中所示,输入单元25中包括电源开关27、启动开关28、用于选择与各种餐具5的污垢强度相适应的操作模式的模式设定开关29、和根据需要来选择加热冲洗行程结束后的干燥时间的干燥时间设定开关30。
操作模式由用户根据根据要清洗的各种餐具5的污染强度及餐具5的种类来进行判断,可以从高温模式、标准模式、快速模式和低温模式中来进行选择。举例来说,在要清洗的各种餐具5在饭后放置了数小时的场合,可以认为污垢很强,应选择高温模式;而在饭后马上进行清洗的场合下,则可判断污垢属于标准情况,可选择标准模式;在预先将各种餐具5进行过浸泡清洗的场合下,可认为污垢较轻,可选择快速模式;在对耐热温度低于60℃的树脂餐具进行清洗的场合下,可以选择低温模式。用户选定的操作模式通过模式显示单元31的点亮来进行显示。
控制单元26如表2中所示的那样以雾发生行程、清洗行程、冲洗行程、加热冲洗行程、和干燥行程的顺序对操作行程进行控制。
下面对具有上述构成的餐具清洗机中的操作情况进行说明。首先,用户在餐具筐6内装入各种餐具5,在雾发生装置32中加入规定量的清洗剂,然后关闭机门3,接通电源开关27。接下来,将模式设定开关29按压数次,选择与餐具的数量或者餐具上的污垢相适应的操作模式。此外,通过按压干燥时间设定开关30,来选择加热冲洗行程结束后的干燥时间。此时,如果餐具5中包含耐热温度低的树脂餐具(如耐热温度为60℃的聚乙烯餐具),则应选择低温模式。之后,按压启动开关28,开始清洗操作。图4中示出了各种模式下的雾发生行程和清洗行程的操作情况,图5中示出了冲洗行程的操作情况,图6中示出了加热冲洗行程的操作情况。
雾化行程~清洗行程的操作情况如图4中所示。操作从步骤32处开始,在步骤33打开进水阀12,加水加到规定的水位。在步骤34,产生含有高浓度清洗剂的水雾,使清洗剂成分附着到各种餐具5上。在步骤35中,如果判定工作时间已经超过规定的时间,则在步骤36使清洗泵9进行连续操作,由清洗喷嘴4朝各种餐具5喷射清洗水,同时使加热器8连续通电,对清洗水进行加热。另外,在步骤35中,如果工作时间还未达到规定的时间时,则返回到步骤34。在步骤37中,如果判定清洗水的温度超过规定的温度,则在步骤38停止对加热器8的通电。另外,如果在步骤37中清洗水的温度还未达到规定的温度,则返回到步骤36。
在步骤39中,如果判定操作时间已经超过规定的时间,则进到步骤40,使清洗泵9的操作停止,并使排水泵13进行操作,将清洗水向机外排出,然后在步骤41进入下一个行程。另外,如果在步骤39中判定工作时间还未达到规定的时间,则再次返回到步骤39。
清洗行程之后进行的冲洗行程如图5所示。操作从步骤42开始,在步骤43打开进水阀12加水,加到规定的水位;在步骤44使清洗泵9进行规定时间的连续操作,由清洗喷嘴4朝各种餐具5喷射清洗水。接下来,在步骤45使排水泵13进行操作,将清洗水排到机外。在步骤46,如果判定冲洗次数已经重复了规定的次数,则进到步骤47进入下一行程。而在冲洗次数未达到规定次数的场合下,则返回到步骤43。
之后进行的加热冲洗行程如图6中所示。在步骤48开始工作,在步骤49打开进水阀12,加入规定水位的水。在步骤50使清洗泵9进行连续操作,由清洗喷嘴4朝各种餐具5喷射清洗水,同时使加热器8连续通电,对清洗水进行加热。如果在步骤51中判定清洗水的温度已经达到或超过规定温度时,则在步骤52中停止对加热器8的通电。另外,在步骤53中,如果判定工作时间已经达到规定的时间,则进至步骤54,停止清洗泵9的操作,使排水泵13开始操作,将清洗水排到机外。接下来,进到步骤55,进入下一行程。再经过干燥行程后,操作结束。另外,在步骤51中,如果判定清洗水的温度未达到规定的温度,则返回到步骤50。在步骤53中,如果判定工作时间未达到规定的时间,则再次返回到步骤53。
这里,如果用户通过输入单元25选择了低温模式,则控制单元26进行如表2中所示的设定。亦即,雾化时间为比标准模式的4分钟长的10分钟,清洗行程达到的最高温度设定为低于树脂餐具的耐热温度的45℃,且清洗时间设定为比标准模式的12分钟长的20分钟。此外,在加热冲洗行程之前的冲洗行程3中,在清洗水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45℃)之前加热器8一直进行通电。而且,在加热冲洗行程中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被设定在树脂餐具的耐热温度之下的50℃。在干燥行程中,温度设定值也不超过树脂餐具的耐热温度(60℃),被设定在比标准模式的干燥温度(80℃)低的温度(60℃)上。
这样,从雾化行程直至干燥行程,树脂餐具的温度都不会超过耐热温度(60℃),从而不但可以清洗掉污垢,并且还可以顺利地进行干燥。在加热冲洗行程之前的冲洗行程3中,由于清洗水的温度也能上升到45℃,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
在低温模式下,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不但将清洗行程的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和加热冲洗行程的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中的至少一方控制得比较低,同时将含有高浓度清洗剂的水雾的发生行程时间设定得比标准模式长,故可以实现与标准模式相同的清洗效果,从而提供一种使用更加方便的餐具清洗机。
权利要求
1.一种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餐具清洗机机体内包括清洗槽;用于加热清洗水的加热装置;含有高浓度清洗剂的水雾的发生装置;用于设定操作模式等的输入单元;根据从所述输入单元设定的模式来对雾发生、清洗、冲洗、加热冲洗、干燥等一连串行程依次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和对所述清洗槽内的清洗水进行温度监测的温度测定装置,同时所述餐具清洗机中至少设有标准模式和低温模式,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低温模式中进行如下的控制,即,与所述标准模式相比,将清洗行程中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和加热冲洗行程中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中的至少一个加以缩短,同时使所述雾发生行程的时间延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如下的控制在所述低温模式中的加热冲洗行程之前的冲洗行程中,使所述加热装置中通电,将清洗水加热温度到规定的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如下的控制使所述低温模式的干燥行程中的清洗槽内温度低于所述标准模式的干燥行程中的清洗槽内温度,且使所述低温模式的干燥行程时间的缺省值大于标准模式中的缺省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具清洗机,其中,餐具清洗机机体内设有用于生成含有高浓度清洗剂的水雾的雾发生装置,同时,低温模式的清洗行程中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和加热冲洗行程中清洗水达到的最高温度中的至少一个被设定成低于标准模式,且将雾发生行程时间设定得较长。这样,清洗水温度较低的低温模式也可以达到与标准模式相同的清洗效果。
文档编号A47L15/42GK1857153SQ20061007356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4日
发明者上崎昌芳, 角谷胜彦, 宫内隆, 榎本和久, 谷口裕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