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801阅读:1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卫生间的卫生防护用品,特别是一种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庭、宾馆和公共场所的卫生间设置的坐便器,包括马桶和坐垫两部分,由于人们的皮肤直接接触坐垫板,不可避免地交叉传染各种皮肤病,采用最普通的除菌卫生手段是用水冲或消毒液清洗,其缺点之一是不能达到消毒彻底的效果;缺点之二是不能每个人用完后均进行消毒处理;缺点之三是消毒后使用者无法能确认,同样不能放心的使用。鉴于上述问题,曾经有人发明了一种采用棉、毛、麻或化纤织物为材料制成的可多次使用的垫板护套,该护套为坐板垫形状,并设有侧开拉练,由于其成本高、不易携带和安装不方便,所以很少被用于公共场所。现有的一次性使用于坐便器坐垫上的卫生护套或垫,虽然采用了经济的材料,如纸、塑料,但是其结构不合理。其中护套全部套体结构,既制作复杂、耗材多、成本高,又使用不便。卫生垫是由坐垫形状的卫生垫及下面的双面胶粘点组成,此种卫生垫有时候不能完全覆盖住坐垫板,也容易使坐垫板接触到皮肤。而且这种卫生垫粘贴和取下都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实用性,又制作简单和成本低,能够完全覆盖住坐垫板的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由塑料薄膜制成外周边成U字形,内镂空部分成椭圆形的双层套体组成,双侧套体的后端开口,其余外周边采用缝接、粘接或热压使双层之间连接,内镂空的周边在套上坐垫板后,用双面胶或塑料封条或拉练粘合连接。
所述双层套体的前端设置有一拉手部分,拉手部分内置有商标层。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套体采用聚乙烯材质制成。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套体的开口套入坐垫板,待完全套入后,用双面胶或塑料封条或拉练粘合连接内镂空的周边即可使用。使用完后,撕开内镂空周边的双面胶或塑料封条或拉练,用手拉住拉手部分就可将本实用新型从坐垫板取下来,仍进垃圾桶。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套体,能够完全覆盖住坐垫板,能有效的隔离马桶坐垫板与肌肤的接触,因此杜绝了马桶坐垫板上的病菌对人体的危害,防止病菌交叉感染,对家庭和社会的卫生安全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聚乙烯材质制造,对于个人用户便于携带使用,防水防漏,安全卫生。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宾馆、饭店、商务楼、KTV等所有公共场所卫生间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1是双层套体,2为双层套体中部的镂空部分,3为双层套体的开口处,4为双层套体中部的镂空部分周边,5为拉手部分,6为商标层。
由聚乙烯薄膜(可降解最好)制作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将上述材料裁制成外周边成U字形,内镂空部分2成椭圆形的双层套体1,双侧套体1的后端开口3,其余外周边采用缝接、粘接或热压使双层之间连接,内镂空部分2的周边4在套上坐垫板后,用双面胶或塑料封条或拉练粘合连接。在双层套体1的前端设置有一拉手部分5,拉手部分5内置有商标层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其特征在于,由塑料薄膜制成外周边成U字形,内镂空部分成椭圆形的双层套体组成,双侧套体的后端开口,其余外周边采用缝接、粘接或热压使双层之间连接,内镂空的周边在套上坐垫板后粘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套体的前端设置有一拉手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部分内置有商标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镂空的周边用双面胶或塑料封条或拉练连接。
专利摘要口袋式一次性座便套,由聚乙烯塑料薄膜制成外周边成U字形,内镂空部分成椭圆形的双层套体组成,双侧套体的后端开口,其余外周边采用缝接、粘接或热压使双层之间连接,内镂空的周边在套上坐垫板后,用双面胶或塑料封条或拉练粘合连接。所述双层套体的前端设置有一拉手部分,拉手部分内置有商标层。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套体,能够完全覆盖住坐垫板,能有效的隔离马桶坐垫板与肌肤的接触,因此杜绝了马桶坐垫板上的病菌对人体的危害,防止病菌交叉感染,对家庭和社会的卫生安全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本实用新型对于个人用户便于携带使用,防水防漏,安全卫生。适合于宾馆、饭店、商务楼、KTV等所有公共场所卫生间使用。
文档编号A47K13/00GK2910089SQ20062004162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9日
发明者张俊晶 申请人:张俊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