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54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筷子,尤其是一种可以组合的筷子。
技术背景筷子又名箸,是中国人(还有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饮食餐具(A47G21/),流传 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入口的餐具—— 筷子——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实中的木(竹)制一次性筷子卫生、环保,但浪费太 大,对中国的林木自然资源是一个很大的摧残!根据中国政府的统计,中国每年生产和消费的一次性筷子达450亿双,要加工这些 筷子需要砍掉2500万棵树。另有150亿双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一些其他国家。按照现 在森林的使用状况,环境学家们已经发出警告,中国再有十年,就将消耗掉所拥有的森 林资源。北京是中国首都,是经济、文化中心,饮食文化在北京有南北交融,东西贯通;全国 各地都有在北京开的特色餐馆。100多家地方餐馆联合宣布,开始实行绿色经营,也就 是说,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取而代之的是以前那种可以重复利用的筷子。中国上海等 城市也开始逐步禁止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政府也出台了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调控政策。 如何让筷子既卫生、又不浪费、还能保持筷子的原有风格? 一种实用新型组合筷子 ——^筷,在传统筷子的基础上改进而来l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让筷子既卫生、又不浪费、还能保持筷子的原有风格 的合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合筷,其特征在于包括筷身、筷节、筷尖,筷身、 筷节、筷尖相互连接,筷身与筷节紧固连接,筷节与筷尖活动连接。如上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身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的直杆,有一端制成圆榫 状或方榫状。如上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尖的外形为圆锥形或圆柱形,圆锥大圆端或圆柱 一端沿轴线有段圆柱形榫状端。如上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节筒状端筒壁上开有铆钉轴或蠊丝钉轴刚好穿过 的孔。如上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节筒状端与筷身榫状端承插榫合连接后铆钉穿透 结合部铆固或蠊丝钉旋入结合部紧固。如上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节筒状端筒壁与筷身榫状端承插连接,其间塑胶 粘固。如上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节另一筒状端筒孔内壁表面外段无蠊纹内段有蠊 纹,筷尖榫状端插入筷节筒状端孔内外段后旋入内段。
有益的效果筷尖用过可去掉,筷身与筷节紧固连接一起长期使用。合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能不断地多次地更换一次性筷尖,保证饮食卫生,是宾馆酒店上隹的卫生餐具。


图l是合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l一筷身,2—筷节,3—筷尖,4一嫘母。 图2是图1中A-A处筷身方形直杆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处筷节圆筒端与筷身圆榫端嵌合与铆钉截面示意图。其中,5—铆钉。 图4是图1中C-C处筷尖榫状端与筷节螺母端无蠊纹段插入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D处筷尖截面示意图。图6.1,图6.2,图6.3,图6.4是图9中£-E处筷节筒状端与筷身圆榫端嵌合后,铆钉 穿透铆固连接截面示意图。图7是图9中F-F处筷节筒状端螵纹段截面图。 图8是图9中G~G处筷节筒状端无螺纹段截面图。图9是图1中筷节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铆钉孔,7—蠊纹段,8—无螺纹段。图10是图11中H-H处筷节圆筒状端筒壁上无孔的截面示意图。图11是图1中筷节2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9—无铆钉孔筒壁。图12是图13中I-1处筷节圆筒状端筒内壁上有蠊纹截面示意图。图13是图1中筷节2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连接蠊纹。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筷子~^筷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筷身1、筷节2、筷尖3; 其特征在于筷身、筷节、筷尖的相互连接而组成(如图l所示)。筷身与筷节紧固连接, 筷节与筷尖活动连接。筷身是筷子的方形(圆形)杆子部分(如图2所示),有一端成圆形、方形榫状端 与筷节筒状端紧固连接(如图6所示)。筷尖是筷子的圆锥(圆柱)形前端,圆锥大圆端 (或圆柱一端)沿轴线有一段圆柱形榫状端与筷节筒状端承插后螺纹连接(如图1所示), 一段插入一段旋入筷节筒状端筒孔内。筷节是连接筷身与筷尖的构件,二端均为筒孔状(见图9), 一端筒状端圆孔(方 孔)与筷身圆形(方形)榫状端承插榫合后铆钉(或蠊丝钉或塑胶粘固)紧固连接(如 图6.1、图6.2、图6.3、图6.4所示);另一端筒状端(圆孔)筒孔内壁表面一段无嫘纹 一段有據纹,见图9和图7中的无蠊纹段8,和图9和图8中的有蠊纹段7。筷尖圆柱形榫状端先插入后旋入筷节筒状端(如图l所示)筒孔内成活动连接。筷 尖用过可去掉,筷身与筷节紧固连接一起长期使用。筷身筷尖加工采用木(竹)材料或塑料,筷节加工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合筷结构 简单,使用方便,能不断地多次地更换一次性筷尖,保证饮食卫生,是宾馆酒店上隹的卫 生餐具;筷身不丢弃浪费,大量节约(60%)我国林木资源,是理想的节能型筷子。本实 用新型筷子是通过如下方案实施的。
权利要求1.一种合筷,其特征在于包括筷身、筷节和筷尖,筷身、筷节和筷尖相互连接,筷身与筷节紧固连接,筷节与筷尖活动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身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的直杆,有一端制成圆榫状或方榫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尖的外形为圆锥形或圆柱形,圆锥大圆端或 圆柱一端沿轴线有段圆柱形榫状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节筒状端筒壁上开有铆钉轴或嫘丝钉轴刚好 穿过的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节筒状端与筷身榫状端承插榫合连接后铆钉 穿透结合部铆固或蠊丝钉旋入结合部紧固。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节筒状端筒壁与筷身榫状端承插连接,其间 塑胶粘固。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筷,其特征在于筷节另一筒状端筒孔内壁表面外段无蠊纹内段 有蠊纹,筷尖榫状端插入筷节筒状端孔内外段后旋入内段。
专利摘要一种合筷,包括筷身1、筷节2、筷尖3,其特征在于筷身、筷节、筷尖的相互连接筷身与筷节紧固连接,筷节与筷尖活动连接。既能保持筷子的原有风格,又能使用方便,且能不断地多次地更换一次性筷尖,保证饮食卫生、节省自然资源。
文档编号A47G21/00GK201042353SQ20062009599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4日
发明者李正国 申请人:李正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