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46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大面积、敞开式的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生的恶臭气体的控制,通 过沙土及时覆盖填埋的固体废物和通过覆盖膜覆盖来减少堆体垃圾的暴露面
积,从而减少臭味扩散面予以控制;有些填埋场在此基础上,在垃圾堆体上不 定时地喷洒除臭药剂,通过除臭药剂与臭气中的成分进行作用,来降低垃圾臭 味的浓度。由于垃圾填埋场环境特殊,垃圾填埋区面积大、臭源广,且全部是 露天状况,在采用喷洒除臭药剂的过程中,药剂喷洒量大,费用高,持续时间 短,在抑制臭味的同时也可能会抑制曱烷气体的产生。目前,垃圾卫生填埋场 产生的恶臭气体基本上处于无组织排放的状况,对于这种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气 体没有采取什么很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其进行组织和处理。
目前的垃圾填埋场作业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恶臭气体处于无组织排放 的状况,对周围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2)因为降水带来大量的渗沥 液,渗沥液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且处理成本高;3)填埋的垃圾堆体中 产生的大量细菌、扬尘和废旧塑料很容易在气流的作用下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 与此同时大量蚊蝇的滋生,给周围的环境带来^f艮多负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 垃圾填埋场作业区的上述存在的问题,利用封闭式的围合空间对无组织的恶臭 气体进行气流组织,通过隔断降水与填埋垃圾堆体直接接触来减少渗沥液的产 生量,进而隔断细菌、蚊蝇、扬尘和废旧塑料向外界环境扩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包括空气支撑膜结构、鼓风风机、 压力控制设备、压力传感器、计算机终端系统、监测系统、自动排风阀、气体
处理设备、排气风机和烟囱;空气支撑式膜结构的边缘与预埋在垃圾填埋作业 区的钢性支撑结构或基础相连接,空气支撑式膜结构位于垃圾填埋作业区的上 方;监测系统的传感器设置在空气支撑式膜结构内,监测系统、鼓风风机、排 气风机均与计算机终端系统相连,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设备相连,压力控制 设备与计算机终端系统相连;所述自动排风阀设在空气支撑膜结构上,自动排 风阀连接气体处理设备与排气风机,所述排气风机与烟囱连接。压力传感器检 测空气支撑膜结构内的压力,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计算机终端系统便启动鼓风 风机向空气支撑膜结构内充气;监测系统当检测到气体成分超标时,计算机终 端系统启动排气风机和自动排风阀,排气风机将空气支撑膜结构内的气体抽入 气体处理设备进行处理,使得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恶臭气体通过处理技术处理后 通过与排气风机相连接的烟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空气支撑式膜结构是通过鼓风风机向内部鼓气,使内部与外界环境形成一 定的压力差,通过压力差来使空气支撑式膜结构正常工作;所述的空气支撑膜 结构所用的膜材为拱型织物,是一种高强度纤维和高分子复合材料,其单位重 量为0.5-1.0千克/平方米。
所述的监测系统为对空气支撑膜结构内部空间的环境及其对人和环境带来 危害的气体进行监测的系统。
所述的计算机终端系统为对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的数据的采 集、分析、处理,实现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所述的气体处理设备为活性碳纤维吸附处理设备,根据恶臭气体的具体成 分可选择不同的气体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垃圾卫生填埋场可实现对作业区产生的恶臭气体进 行很好气流组织,并且对组织的气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控制作业区产生 的恶臭气体不向填埋场周围扩散;可以大大的减少因为降水带来的渗沥液产生量;可使恶臭气体进行很好的组织和处理;可大大的改善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视 觉效果;可改善人们对垃圾卫生填埋场整体印象。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气支撑膜结构的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垃圾卫生填埋场作业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中1、垃圾填埋作业区;2、空气支撑膜结构;3、生活垃圾;4、鼓风 风机;5、压力控制设备;6、压力传感器;7、计算机终端系统;8、监测系统; 9、自动排风阀;10、气体处理设备;11、排气风机;12、烟囱。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 包括空气支撑膜结构2、鼓风风机4、压力控制设备5、压力传感器6、计算机 终端系统7、监测系统8、自动排风阀9、气体处理设备IO、排气风机ll和烟 囱12;空气支撑式膜结构2的边缘与预埋在用于填埋生活垃圾3的垃圾填埋作 业区1的钢性支撑结构或;io5出相连接,并保证空气支撑式膜结构2在垃圾填埋 作业区1的上方,使垃圾填埋作业区1的填埋作业在一个围合的空间内作业; 监测系统8的传感器设置在空气支撑式膜结构2内,监测系统8、鼓风风机4、 排气风机ll均与计算机终端系统7相连,压力传感器6与压力控制设备5相连, 压力控制设备5与计算机终端系统相连;所述自动排风阀9设在空气支撑膜结 构2上,自动排风阀9连接气体处理设备10与排气风机11,所述排气风机11 与烟囱12连接。压力传感器6检测空气支撑膜结构2内的压力,当压力低于设 定值时计算机终端系统7便启动鼓风风机4向空气支撑膜结构2内充气;监测 系统8当检测到气体成分超标时,计算机终端系统7启动排气风机11和自动 排风阀9,排气风机11将空气支撑膜结构2内的气体抽入气体处理设备10进 行处理,使得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恶臭气体通过处理技术处理后通过与排气风机 11相连接的烟囱12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空气支撑式膜结构2是通过鼓风风机4向内部鼓气,使内部与外界环境形 成一定的压力差,通过压力差来使空气支撑式膜结构正常工作;所述的空气支 撑膜结构2所用的膜材为拱型织物,是一种高强度纤维和高分子复合材料,其 单位重量为0.5 ~ 1.0千克/平方米。
所述的监测系统8为对空气支撑膜结构2内部空间的环境及其对人和环境 带来危害的气体进行监测的系统。
所述的计算机终端系统7为对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的数据的 采集、分析、处理,实现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所述的气体处理设备10为活性碳纤维吸附处理设备,根据恶臭气体的具体 成分可选择不同的气体处理设备10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在大面积、敞开式 的垃圾卫生填埋场作业区1,采用空气支撑式膜结构2对其封闭,空气支撑式 膜结构2的尺寸依据具体的填埋场作业区1的大小而定;空气支撑式膜结构2 内的气流将通过设置在膜结构中的鼓风风机4作用,对封闭前的无组织排放的 恶臭气体进行气流组织;空气支撑式膜结构2的稳定性将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 器6来进行监测,不足的压力将通过鼓风风机4进行补充;空气支撑式膜结构 2内的安全将通过设置在内部的环境空气监测系统8进行监测,当其中某些气 体成分超标时,将通过风机进行换气处理;通过空气支撑式膜结构2的气流将 通过管道引送到气体处理设备10中进行处理,气体处理设备10将依据具体的 处理技术进行选定,处理技术将根据具体的恶臭气体的风量的大小,恶臭气体 的成分而进行选择;通过气体处理设备10处理过的气体,将按照国家相关的法 律法规进行排放。
权利要求
1、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包括空气支撑膜结构、鼓风风机、压力控制设备、压力传感器、计算机终端系统、监测系统、自动排风阀、气体处理设备、排气风机和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支撑式膜结构的边缘与预埋在垃圾填埋作业区的钢性支撑结构或基础相连接,空气支撑式膜结构位于垃圾填埋作业区的上方;所述监测系统的传感器设置在空气支撑式膜结构内,所述监测系统、鼓风风机、排气风机均与计算机终端系统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设备相连,所述压力控制设备与计算机终端系统相连;所述自动排风阀设在空气支撑膜结构上,自动排风阀连接气体处理设备与排气风机,所述排气风机与烟囱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气支撑膜结构所用的膜材为拱型织物,是一种高强度纤维和高分子复 合材料,其单位重量为0.5 ~ 1.0千克/平方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监测系统为对空气支撑膜结构内部空间的环境及其对人和环境带 来危害的气体进行监测的系统。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计算机终端系统为对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的数据的 采集、分析、处理,实现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气体处理设备为活性碳纤维吸附处理设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包括空气支撑膜结构、鼓风风机、压力控制设备、压力传感器、计算机终端系统、监测系统、自动排风阀、气体处理设备、排气风机和烟囱,空气支撑式膜结构边缘与预埋在垃圾填埋作业区的刚性支撑结构或基础相连接;监测系统的传感器设置在空气支撑式膜结构内,监测系统、鼓风风机、排气风机均与计算机终端系统相连;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设备相连,压力控制设备与计算机终端系统相连;自动排风阀设在空气支撑膜结构上,自动排风阀连接气体处理设备与排气风机,排气风机与烟囱连接。本发明有益效果对垃圾填埋作业区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很好气流组织,并且对组织的气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使其不向填埋场周围扩散;可大大减少降水带来的渗沥液量。
文档编号B08B15/00GK101468356SQ20071030157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小云, 王红亚 申请人:华益兰馨(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